《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认知与建构》是北京交通大学课题组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作者分析了运输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世界交通运输领域发生的主要变化以及我国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包括经济时空分析、公共管理和系统论等学科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综合交通运输及其体系的本质与演变趋势;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运输化三个进程共同作用,同时受到全球化推动与信息化支持,并在社会目标及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运输业通过市场、政府、社会三者协调关係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发展形态;并在深化认知和广泛国际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运营及服务、企业及组织和政策及体制四个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构思路。
基本介绍
- 书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认知与建构
- 作者:荣朝和 等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14134743, 9787514134742
- 外文名: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in China Theory and Application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页数:484页
- 开本:16
- 品牌:经济科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认知与建构》适合相关业界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研究机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对该方面感兴趣人士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荣朝和,江苏籍。1969年下乡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85年获北京交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该所副研究员;1994年起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199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运输政策分析和区域经济分析。已出版《论运输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运输经济学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简明市场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和《西方运输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008年第二版)等多部专着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图书目录
综述与问题篇
第一章运输业的发展及主要变化
第一节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第二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
第三节运输组织及体制政策的发展
第四节运输业近期的主要变化
第二章已有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综述
第一节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的起因与发展方向
第三节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内容
第四节综合交通运输的实现方式
第三章我国运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交通运输网的建设成就
第二节运输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第三节运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运输业发展巨观战略的调整
认识框架篇
第四章综合交通运输及其体系的概念与认识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及其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若干原有认识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第三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範式的变化
第四节综合交通运输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第五章工业化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
第二节工业化与运输化的关係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要求
第四节目前我国所处的工业化与运输化阶段
第六章城市化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城市化的相关概念与进程
第三节城市化与运输化之间的关係
第四节现阶段城市化对综合交通运输的要求
第七章综合交通运输的时空意义
第一节对于经济时空的相关认识
第二节交通一物流时间价值分析
第三节等距离曲线与位移链条分析
第四节经济时空分析的重要意义
第五节时空关係视角下的综合交通运输
第八章信息化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信息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交通运输的信息化
第三节信息化促进综合交通发展
第九章运输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
第一节资源环境概述
第二节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
第三节传统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第四节建设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章运输经济学的基础性分析框架
第一节近期运输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第二节产品一资源一网路经济分析框架
第三节交通运输网路或体系形态的分层分析框架
第四节运输经济学方法在综合运输研究中的套用
体系形态篇
第十一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态
第一节运输业的网路形态与体系形态
第二节商业业态对综合运输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运输业体系形态的若干表现
第四节综合运输体系形态的分类
第五节综合运输体系形态分析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运输通道
第一节通道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国内外通道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通道的功能定位与分工
第四节通道的资源最佳化配置
第十三章综合枢纽
第一节交通枢纽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交通枢纽的功能
第三节综合枢纽的资源整合作用
第四节枢纽体系的构建
第十四章多式联运
第一节多式联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多式联运的意义
第四节我国的货柜多式联运
第十五章一体化运输中的生产与交易组织
第一节一体化运输对相关组织的要求
第二节多式联运组织的特性与形态
第三节运输市场的中间层组织
第四节运输生产的精益管理
第十六章一体化运输中的标準化问题
第一节运输标準化的意义
第二节货柜标準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货柜标準化的过程
第四节货柜标準化对我国的启示
第十七章物流与一体化交通运输
第一节对物流的认识及发展
第二节物流业的形态及其演变
第三节交通一物流与时空的协调
第四节一体化运输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十八章旅游业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性质
第二节旅游业与运输业的关係
第三节旅游活动中的时空关係
第四节旅游业与综合交通的相互促进
第五节风景道的概念与发展
第十九章耖综合交通运输体现的社会公平与和谐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社会公平性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社会和谐性
第二十章综合交通运输与土地联合开发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係
第二节公共运输与土地高密度开发
第三节交通与土地的联合开发
第四节土地联合开发的制度保障
体制与机制篇
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运输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对行政效率的要求
第二节其他国家的交通运输体制与机制
第三节我国运输管理体制的变迁与现状
第四节我国交通运输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方向
第二十二章综合交通运输政策
第一节运输政策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综合运输政策演变的趋势
第三节我国运输政策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对我国运输政策研究与制定的建议
第二十三章交通运输规划
第一节交通规划的概念及其演进
第二节目前我国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推进交通规划方法与体制的完善
第四节美国大都市规划组织的借鉴
第二十四章运输业的监管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交通运输监管概述
第二节交通运输业监管的模式
第三节综合交通体制下的经济监管
第四节综合交通体制下的社会监管
第二十五章综合运输体制下的信息共享
第一节交通运输信息的作用
第二节我国交通运输信息的状况与问题
第三节综合交通体制下的信息产品与共享机制
第二十六章公益性运输的提供机制
第一节公益性运输概述
第二节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运输
第三节企业在公益性运输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公益性运输的提供与治理
第二十七章结束语
各章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运输业的发展及主要变化
第一节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第二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
第三节运输组织及体制政策的发展
第四节运输业近期的主要变化
第二章已有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综述
第一节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的起因与发展方向
第三节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内容
第四节综合交通运输的实现方式
第三章我国运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交通运输网的建设成就
第二节运输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第三节运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运输业发展巨观战略的调整
认识框架篇
第四章综合交通运输及其体系的概念与认识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及其体系的概念
第二节若干原有认识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第三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範式的变化
第四节综合交通运输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第五章工业化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
第二节工业化与运输化的关係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要求
第四节目前我国所处的工业化与运输化阶段
第六章城市化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城市化的相关概念与进程
第三节城市化与运输化之间的关係
第四节现阶段城市化对综合交通运输的要求
第七章综合交通运输的时空意义
第一节对于经济时空的相关认识
第二节交通一物流时间价值分析
第三节等距离曲线与位移链条分析
第四节经济时空分析的重要意义
第五节时空关係视角下的综合交通运输
第八章信息化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信息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交通运输的信息化
第三节信息化促进综合交通发展
第九章运输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
第一节资源环境概述
第二节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
第三节传统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第四节建设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章运输经济学的基础性分析框架
第一节近期运输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第二节产品一资源一网路经济分析框架
第三节交通运输网路或体系形态的分层分析框架
第四节运输经济学方法在综合运输研究中的套用
体系形态篇
第十一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态
第一节运输业的网路形态与体系形态
第二节商业业态对综合运输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运输业体系形态的若干表现
第四节综合运输体系形态的分类
第五节综合运输体系形态分析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运输通道
第一节通道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国内外通道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通道的功能定位与分工
第四节通道的资源最佳化配置
第十三章综合枢纽
第一节交通枢纽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交通枢纽的功能
第三节综合枢纽的资源整合作用
第四节枢纽体系的构建
第十四章多式联运
第一节多式联运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多式联运的意义
第四节我国的货柜多式联运
第十五章一体化运输中的生产与交易组织
第一节一体化运输对相关组织的要求
第二节多式联运组织的特性与形态
第三节运输市场的中间层组织
第四节运输生产的精益管理
第十六章一体化运输中的标準化问题
第一节运输标準化的意义
第二节货柜标準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货柜标準化的过程
第四节货柜标準化对我国的启示
第十七章物流与一体化交通运输
第一节对物流的认识及发展
第二节物流业的形态及其演变
第三节交通一物流与时空的协调
第四节一体化运输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十八章旅游业与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性质
第二节旅游业与运输业的关係
第三节旅游活动中的时空关係
第四节旅游业与综合交通的相互促进
第五节风景道的概念与发展
第十九章耖综合交通运输体现的社会公平与和谐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社会公平性
第二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社会和谐性
第二十章综合交通运输与土地联合开发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係
第二节公共运输与土地高密度开发
第三节交通与土地的联合开发
第四节土地联合开发的制度保障
体制与机制篇
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运输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综合交通运输对行政效率的要求
第二节其他国家的交通运输体制与机制
第三节我国运输管理体制的变迁与现状
第四节我国交通运输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方向
第二十二章综合交通运输政策
第一节运输政策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综合运输政策演变的趋势
第三节我国运输政策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对我国运输政策研究与制定的建议
第二十三章交通运输规划
第一节交通规划的概念及其演进
第二节目前我国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推进交通规划方法与体制的完善
第四节美国大都市规划组织的借鉴
第二十四章运输业的监管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交通运输监管概述
第二节交通运输业监管的模式
第三节综合交通体制下的经济监管
第四节综合交通体制下的社会监管
第二十五章综合运输体制下的信息共享
第一节交通运输信息的作用
第二节我国交通运输信息的状况与问题
第三节综合交通体制下的信息产品与共享机制
第二十六章公益性运输的提供机制
第一节公益性运输概述
第二节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运输
第三节企业在公益性运输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公益性运输的提供与治理
第二十七章结束语
各章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