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经纬(地理经纬度)

2019-04-13 21:00:42 百科

经纬(地理经纬度)

经纬是地理概念,是经线和纬线的简称。经线是连线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经纬
  • 领域:地理
  • 起源时间:公元前334年
  • 相关人:尼尔库斯

经线

经线:
连线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经纬线的来历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寻资料,準备绘製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后来,长期担任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的埃拉托斯,测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他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製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製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观测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捲地理学着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製出一幅着名的“托勒密地图”。
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覆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儘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準钟”。製造準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英国约克郡有位钟錶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製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第五台只有怀表那幺大,测定经度时误差只有0.54公里。与此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製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含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用大写英文字母E表示,纬线用大写字母N表示,字母后面紧跟着地点所指的具体经纬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