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经济法(第二版)
作者:谭俊华、陈莉、汪澜、李开、孙长虹
定价:39.80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06242
出版日期:2015.08.01
印刷日期:2015.07.30
定价:39.80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06242
出版日期:2015.08.01
印刷日期:2015.07.30
内容简介
本书由五部分共十六章组成。第一部分指第一章,主要是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在这部分讲解了一些与经济法相关的民法知识,增强了实用性;第二部分从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讲授市场主体法,包括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和破产法;第三部分从第六章到第九章,主要讲授市场秩序法,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契约法;第四部分从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主要讲授巨观调控法,包括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智慧财产权法、税法、会计法和审计法;第五部分指第十六章,主要讲授劳动法。
目录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1
第一节与经济法相关的民商法基础知识 1
一、民事主体 1
二、民事权利 4
三、法律行为 8
四、代理 10
五、诉讼时效 12
第二节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13
一、经济法的产生 13
二、经济法的发展 15
第三节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特徵 16
一、经济法的概念 16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7
三、经济法的特徵 19
第四节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 21
一、经济法体系 21
二、经济法的渊源 23
第五节经济法律关係 25
一、经济法律关係的概念与特徵 25
二、经济法律关係的要素 26
三、经济法律关係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28
四、经济法律关係的保护 29
五、经济法律关係保护的监督管理机构 30
练习题 30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法 33
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 33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33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徵 33
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与变更 34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34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式 35
三、对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 36
四、登记机关的责任 36
五、个人独资企业的变更登记 36
第三节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37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37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38
第四节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39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 39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 40
练习题 41
第三章合伙企业法 44
第一节合伙企业法概述 44
一、合伙的概念 44
二、合伙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45
三、合伙企业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45
四、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 46
第二节普通合伙企业 47
一、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与程式 47
二、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 47
三、普通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49
四、普通合伙与第三人的关係 50
五、普通合伙企业的入伙和退伙 50
六、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51
第三节有限合伙企业 52
一、有限合伙企业的概念 52
二、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法律
规定 52
三、有限合伙事务的执行 53
四、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与义务 53
五、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的转换 54
第四节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54
一、合伙企业的解散 54
二、合伙企业的清算 55
练习题 56
第四章公司法 60
第一节公司和公司法概述 60
一、公司概述 60
二、公司法概述 63
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 63
一、有限责任公司概述 64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65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66
四、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70
五、国有独资公司 70
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71
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 72
一、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72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73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74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77
第四节公司债券 80
一、公司债券的概念 80
二、公司债券的特徵 80
三、公司债券的种类 80
四、公司债券的发行 81
五、公司债券的转让 82
第五节公司财务与会计制度 82
一、公司财务会计概述 82
二、财务会计报告 83
三、利润分配製度 83
四、公积金制度 83
第六节公司的合併、分立、增资、减资 84
一、公司合併 84
二、公司分立 85
三、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或减少 86
第七节公司的解散和清算 86
一、公司的解散 86
二、公司的清算 87
练习题 88
第五章破产法 92
第一节破产法概述 92
一、破产的含义 92
二、破产法的含义与特徵 92
三、破产法的使用範围 93
第二节破产申请的提出与受理 93
一、破产申请的概念 93
二、破产申请人 94
三、破产申请书 94
四、破产申请的管辖和受理 94
第三节破产管理人 95
一、破产管理人的选派 96
二、破产管理人的资格 96
三、破产管理人的义务 96
四、破产管理人的职责 96
第四节债权人会议 97
一、债权人会议的组成和召开 97
二、债权人会议的职权 97
三、债权人会议的决议 97
四、债权人委员会 97
第五节破产重整与和解 98
一、破产重整 98
二、破产和解 100
第六节破产宣告、清算、终结及责任 101
一、破产宣告 101
二、破产清算 102
三、破产程式终结 103
四、违反《企业破产法》的法律责任 104
练习题 104
第六章反垄断法 108
第一节反垄断法概述 108
一、垄断概述 108
二、反垄断法概述 110
第二节垄断协定 113
一、垄断协定的概念 113
二、垄断协定的特徵 113
三、垄断协定的分类 113
四、垄断协定的豁免 114
五、对垄断协定的规制 115
第三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15
一、相关市场的含义 115
二、市场支配企业的概念 116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116
四、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 117
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117
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
危害性 118
七、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 118
第四节经营者集中 119
一、经营者集中概述 119
二、对经营者集中的控制 120
第五节行政垄断 121
一、行政垄断概述 121
二、行政垄断行为的特徵 122
三、行政垄断的表现形式 122
练习题 125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128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128
一、竞争的概念 128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徵 128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129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例 129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129
六、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131
第三节限制竞争行为 140
一、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 140
二、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特徵 141
三、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别 141
第四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 145
一、行政执法 145
二、司法诉讼 146
三、法律责任类型 146
练习题 147
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50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150
一、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 150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51
第二节消费者权利 153
一、消费者权利的概念与特徵 153
二、消费者权利的内容 154
第三节经营者义务 157
一、经营者 157
二、经营者义务的概念与特徵 158
三、经营者义务的内容 158
第四节消费者侵权的法律责任 162
一、消费者争议的损害责任承担者 162
二、法律责任的确定 164
第五节消费者争议及其解决途径 166
一、消费者争议的概念 166
二、消费者争议的解决途径 166
三、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机制 167
练习题 169
第九章契约法 173
第一节契约与契约法概述 173
一、契约概述 173
二、契约法的概念和原则 176
第二节契约的订立与效力 177
一、契约的形式和内容 177
二、契约的订立 178
三、契约的成立 181
四、契约的效力 182
第三节契约的履行与变更、转让和终止 186
一、契约的履行 186
二、契约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189
第四节违约责任 192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原则和形态 192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
形式 193
三、违约责任的免除 195
四、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195
练习题 195
第十章银行法 199
第一节银行法概述 199
一、银行概述 199
二、银行法的概念 200
三、银行法的基本原则 200
四、银行法的职能与作用 200
五、金融与银行 201
第二节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201
一、中国人民银行概述 201
二、中央银行法的概念 202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202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202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 202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性质和地位 204
七、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督管理职能 204
八、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会计 205
第三节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205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 205
二、政策性银行的分类 206
三、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206
四、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207
第四节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208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208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概述 209
三、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209
四、监督管理对象、目标和原则 210
五、银监会的监督管理措施 211
第五节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212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及其职能 212
二、《商业银行法》的适用範围 213
三、商业银行的设立 213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 214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215
六、商业银行的业务範围 216
七、商业银行的接管和终止 217
八、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218
练习题 218
第十一章票据法 221
第一节票据和票据法概述 221
一、票据的概念、特徵和功能 221
二、票据法的概念 223
三、票据权利 223
四、票据行为 225
五、票据抗辩与补救 227
第二节汇票 228
一、汇票的概念、特徵和种类 228
二、出票 229
三、背书 229
四、承兑 230
五、保证 231
六、付款 232
七、追索权 232
第三节本票 233
一、本票的概念 233
二、本票的特徵 233
三、本票的出票及付款 234
第四节支票 234
一、支票的概念 234
二、支票的特徵 234
三、支票的种类 235
四、支票的出票及付款 235
第五节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236
一、民事责任 237
二、行政责任 237
三、刑事责任 238
练习题 239
第十二章证券法 241
第一节证券法概述 241
一、证券法的概念 241
二、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242
三、我国证券法体系 242
第二节证券市场主体 243
一、证券交易所 243
二、证券公司 243
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245
四、证券业协会 246
五、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246
第三节证券发行 247
一、证券发行的概念 247
二、证券发行的分类 247
三、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248
四、证券发行的条件 248
五、证券发行的主要方式 248
第四节证券上市 249
一、证券上市的概念 249
二、证券上市的条件和程式 249
三、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暂停和
终止 251
四、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暂停和
终止 251
五、持续信息公开 251
第五节证券交易 252
一、证券交易的概念 252
二、证券交易的方式 252
三、证券交易的类型 253
四、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 254
第六节上市公司收购 256
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 256
二、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 257
三、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式 257
四、收购的法律后果 258
第七节违反证券法的法律
责任 259
一、违反证券发行规定的法律
责任 259
二、违反证券交易规定的法律
责任 259
三、监管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
责任 260
四、证券机构的法律责任 260
五、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
机构、律师事务所的法律
责任 261
练习题 261
第十三章智慧财产权法 265
第一节智慧财产权概述 265
一、智慧财产权的概念 265
二、智慧财产权的特徵 265
三、智慧财产权的保护範围 267
第二节着作权法 267
一、着作权的概念 267
二、着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268
三、着作权的内容 269
四、着作权的取得 270
五、着作权的限制 270
六、邻接权 272
七、侵犯着作权的民事责任 272
第三节商标法 273
一、商标法的概述 273
二、商标权的取得的原则 273
三、商标注册的申请 274
四、商标权的内容与限制 276
五、驰名商标的保护 277
六、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转让
和使用许可 278
七、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278
八、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279
第四节专利法 279
一、专利权的概念 279
二、专利权的主体 280
三、专利权的客体 281
四、专利权的有效期限 282
五、专利权的申请、终止和无效 282
六、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284
七、违反专利法的法律责任 285
练习题 286
第十四章税法 289
第一节税收与税法概述 289
一、税收的一般理论 289
二、税法概述 290
第二节税收实体法律 292
一、流转税 293
二、所得税 296
三、财产税 298
四、行为税 300
五、资源税 302
第三节税收徵收管理法律
制度 303
一、税务管理法律制度 303
二、税款徵收法律制度 304
三、税务检查法律制度 305
第四节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306
一、违反税务登记规定的法律
责任 306
二、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法律
责任 306
三、违反纳税申报规定的法律
责任 307
四、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法律
责任 307
五、违反税款缴纳规定的法律
责任 307
练习题 308
第十五章会计和审计法 311
第一节会计法 311
一、会计法概述 311
二、会计法的基本原则 312
三、会计核算制度 313
四、会计监督制度 316
第二节审计法 317
一、审计与审计法概述 317
二、审计监督制度 319
练习题 322
第十六章劳动法 325
第一节劳动法概述 325
一、劳动法的概念 325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326
三、劳动法的基本特徵 326
四、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劳动关係 327
五、与劳动关係密切联繫的其他
社会关係 328
第二节劳动契约法 329
一、劳动契约概述 329
二、劳动契约的订立 330
三、劳动契约的试用期 332
四、劳动契约的期限 332
五、劳动契约的无效或者部分
无效 333
六、劳动契约和履行 333
七、劳动契约的变更 334
八、劳动契约的解除 335
第三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336
一、工作时间 336
二、休息休假 338
第四节工资 338
一、工资的概念和特徵 338
二、工资形式 339
三、工资的支付 339
四、最低工资保障 340
第五节劳动保护 340
一、劳动保护的概念和目的 341
二、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 341
第六节劳动争议的处理 341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341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342
三、劳动争议处理程式 342
练习题 344
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