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经济效益基数

2020-02-11 16:46:49 百科

经济效益基数

经济效益基数是工资总额基数相对应的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数额,它也是工效挂鈎方案确定的经济效益指标和挂鈎浮动的经济效益起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经济效益基数
  • 外文名:Economic base
  • 性质:经济学名词
  • 适用:企业

经济效益基数原则

经济效益指标基数原则上以挂鈎前一年实际或挂鈎前三年平均水平,再考虑挂鈎以后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变化确定。由于经济效益是综合性的,所以,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企业,其反映经济效益指标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挂鈎对象和挂鈎形式。

确定经济效益基数的原则

确定经济效益指标基数也是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鈎的前提条件。合理确定经济效益指标基数,可以保证园家收入的稳定和不断增长,也是职工工资水平稳定提高的保证。因此,经济效益基数的确定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说来,确定经济效益基数的原则是:
(1)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要坚持多样性
经济效益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所费与所得之间的比例,所得越多,所费越少,则经济效益就越高,所费越多,所得越少,则经济效益就越低。就企业的所得而言,主要是其在生产经营中的财务成果,即利润指标的市低。就企业的所费而言,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对象的耗费,劳动资料的耗费、劳动力的耗费,也包括资金的耗费。所得与所费的多样性,决定了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和反映经济效益指标的多元性。同时,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鈎浮动的办法,在核定经济效益基数时,就必须考虑经济效益扪标的多样性。坚持多样性原则,就要求核定经济效益指标时,哥机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生产经营特点,确定不同的指标为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如一些企业适于与厂缴税利钩挂,一些企业适于与实现税利挂拘,一些企业适于与实物量挂鈎,其挂鈎指标的选择就是坚持多柞性原则的结果。
(2)确定经济效益基数要坚持历史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与确定工资总额基数的原则相似,确定经济效益基数也要考虑历史性,就是说,确定经济效益基数时,要考虑企业过去巳达到的水平。一般地说,要以上年实际为基础,如果上年实际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要以前三年平均水平为基础,再考虑几钩当午生产经营条件、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合理地确定扯一的经济效益基数。这样,既考宏了现实水平,又兼顾了历史水平,能够保证经济效益指切的合理性。
(3)核定经济效益基数要坚持一次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所谓一次性,就是说经济效益基数在挂鈎方案中核定以后,以后各年不再重新核定,下年挂鈎基数应以上年实际完成为準,实行滚动基数的办法。所谓灵活性,是指核定的经济效益基数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和生产经营条件的改变,随着工资总额基数内容的变化及“挂提”方式的变化,已核定的经济效益基数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的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公正地维护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在正确处理三者分配关係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坚持一次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就是要辨证地处理核定经济效益的基数,避免基数一次核低,年年受益,也避免一次核高,逐年吃亏,侵犯国家利益或损害企业,职工利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