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经济学基础(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教材)

2020-02-18 17:27:25 百科
经济学基础(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教材)

经济学基础(201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教材)

近300个实例讨论连线理论与生活

130余个二维码打通网路学习通道

70余项扩展阅读指南指引学习方向

提供课件、视频案例、答案、试卷等

基本介绍

  • 书名:经济学基础
  • 作者:邓先娥
  • ISBN:978-7-115-39039-4
  • 类别:本科经济学
  • 页数:298
  • 定价:39.8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7/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捨弃了需要较深数理基础的经济模型及其推导过程,突出理论的基础性。
以近300个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各种讨论、示例等展示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以130余个二维码打通网路学习通道,方便读者查询现实经济生活事件、数据并方便进行扩展学习。
知识点、练习题及模拟试卷一定程度结合当前经济师考试要求,可帮助读者备考经济师考试。
提供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参考答案、补充教学案例(含视频案例)、模拟试卷等资源,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现实案例分析,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紧密结合,全面阐述了个体经济学和总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提供课件、教案、习题与案例参考答案、补充教学案例(含视频案例)、模拟试卷等配套资料。
本书是针对套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师考试的参考用书和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前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理论既是社会大众从事经济活动的潜在行为準则,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学习经济学理论有助于读者正确认识身边的经济现象,解读经济信息与经济政策,更加理性地参与经济活动。经济学是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努力打造以下特色。
第一,突出理论的基础性。本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捨弃了需要较深数理基础的经济模型及其推导过程,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可读性。
第二,展现理论的实用性。本书以大量的现实经济现象为素材,採用“案例”“新闻摘要”“补充阅读”“课堂讨论”“人物谱”“扩展阅读指南”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鲜活的实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能够感知的现实生活入手,学习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
第三,关注经济师考试。本书在突出基础性与实用性的同时,结合当前经济师考试的要求,参考经济师历年考试真题,在练习题及模拟试卷中加以体现,以期为备考经济师奠定经济学知识基础。
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习题与案例参考答案、补充教学案例(含视频案例)、模拟试卷等配套资料,获取方式详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由邓先娥担任主编,负责制订大纲、设计样章、修缮初稿、统稿和定稿;袁芬、周选梅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大纲的讨论与确定;郑伦卉担任主审,提出修改意见;覃康瑞、鲁妍薇、鲁澴参加编写。各章撰写分工如下:邓先娥编写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十章至第十二章;袁芬编写第五章、第六章;周选梅编写第七章、第八章;覃康瑞编写第九章;鲁妍薇编写第十三章;鲁澴编写第十四章(注:编审者均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教材、报刊和网站文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1
第一节 什幺是经济学 2
一、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前提 2
二、经济学的定义 4
三、市场机制和贸易的好处 5
第二节 个体经济学与总量经济学 8
一、个体经济学 8
二、总量经济学 9
三、个体经济学与总量经济学的关係 10
第三节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11
一、均衡分析法 11
二、边际分析法 11
三、经济模型分析法 11
第四节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12
一、为什幺要学习经济学 12
二、怎样学习经济学 14
本章小结 15
练习题 16
扩展阅读指南 18
第二章 供求与价格理论 19
第一节 需求理论 20
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20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式 21
三、需求定理 23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4
第二节 供给理论 24
一、供给、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24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式 25
三、供给定理 26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7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28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28
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9
三、政府限价的影响 30
第四节 弹性理论 32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32
二、需求的收入与交叉弹性 37
三、供给的价格弹性 38
四、政府徵税的分析 39
第五节 运用供求与价格理论进行预测 40
一、商品需求量预测 40
二、商品价格变动趋势预测 41
本章小结 43
练习题 43
扩展阅读指南 46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7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48
一、效用的衡量 48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9
三、消费者均衡 50
四、消费者剩余 52
五、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 53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54
一、无差异曲线 54
二、预算线 56
三、消费者均衡 57
四、新产品设计与无差异曲线 58
第三节 消费结构与恩格尔係数 59
一、消费结构 59
二、恩格尔係数 59
第四节 消费政策 60
一、消费者权益及消费者基本权利 61
二、保护消费者政策 62
三、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 62
本章小结 64
练习题 64
扩展阅读指南 67
第四章 生产理论 68
第一节 厂商概述 69
一、厂商的主要组织形式 69
二、企业的本质 70
三、厂商的目标 71
四、生产要素与生产函式 71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式 73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73
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75
三、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76
四、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76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式 77
一、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 77
二、规模报酬与适度规模 81
本章小结 83
练习题 83
扩展阅读指南 86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87
第一节 成本概述 88
一、几组重要的成本概念 88
二、成本函式 89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式 89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89
二、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
相互关係 91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式 94
一、长期成本的分类 94
二、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 96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 99
一、收益 99
二、利润 99
本章小结 101
练习题 102
扩展阅读指南 104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 105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106
一、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 106
二、市场结构的类型及特徵 109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110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徵 110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
收益曲线 110
三、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
均衡分析 111
四、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长期
均衡分析 112
五、完全竞争市场评价 113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114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徵 114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
收益曲线 114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分析 115
四、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 116
五、完全垄断市场评价 118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 119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徵 119
二、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 119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策略 120
四、垄断竞争市场评价 122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 122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徵 122
二、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123
三、寡头垄断厂商的竞争策略 124
四、寡头垄断市场评价 127
本章小结 127
练习题 127
扩展阅读指南 130
第七章 收入分配理论 131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 132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132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33
三、生产要素收入形式 133
第二节 要素收入的决定 133
一、工资的决定 133
二、利率的决定 136
三、地租的决定 138
四、利润理论 138
第三节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与控制 139
一、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 139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41
三、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 142
本章小结 144
练习题.... 145
扩展阅读指南 147
第八章 福利经济理论 148
第一节 福利的衡量 149
一、消费者剩余 149
二、生产者剩余 149
三、总剩余 150
第二节 市场效率 150
一、什幺是市场效率 150
二、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评价 151
三、帕累托效率 151
第三节 无谓损失 153
一、垄断的无谓损失 153
二、税收的无谓损失 153
三、政府补贴的无谓损失 156
四、政府限价的无谓损失 157
第四节 市场效率及无谓损失的
分析结论 159
第五节 关于公平的思想 160
本章小结 161
练习题.... 162
扩展阅读指南 164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65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概述 166
一、什幺是市场失灵 166
二、什幺是政府干预 167
第二节 垄断与反垄断 168
一、垄断造成的损失 168
二、反垄断措施 169
第三节 外部性 171
一、什幺是外部性 171
二、外部性的治理 172
第四节 公共物品 175
一、什幺是公共物品 176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 177
第五节 信息不对称 179
一、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79
二、信息不对称的应对思路 182
本章小结 183
练习题.... 184
扩展阅读指南 186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187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187
一、什幺是国内生产总值 188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189
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
生产总值 192
四、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193
第二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95
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95
二、乘数理论 198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99
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202
本章小结 203
练习题.... 204
扩展阅读指南 206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理论 207
第一节 货币与银行体系 208
一、什幺是货币 208
二、银行体系 210
三、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212
第二节 货币供给理论 214
一、货币供给的主体 214
二、货币供应量 216
第三节 货币需求理论 217
一、什幺是货币需求 217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219
第四节 货币均衡理论 219
一、货币市场均衡 220
二、可贷资金市场均衡 222
第五节 费雪方程式与费雪效应 223
一、费雪方程式 223
二、费雪效应 224
本章小结 225
练习题.... 226
扩展阅读指南 229
第十二章 巨观经济政策 230
第一节 巨观经济政策概述 231
一、巨观经济政策目标 231
二、巨观经济政策工具 232
第二节 财政政策 233
一、财政政策工具 234
二、财政政策的运用 236
三、自动稳定器 238
四、财政政策的特点 238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39
一、货币政策工具 239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243
三、货币政策的特点 244
第四节 相机抉择 244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244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 245
本章小结 246
练习题.... 247
扩展阅读指南 249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250
第一节 失业理论 250
一、失业的界定与衡量 251
二、失业的分类与成因 252
三、失业的影响 254
四、失业的治理对策 255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256
一、通货膨胀的界定与衡量 256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与成因 258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261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263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係 264
一、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係的
不同结论 264
二、痛苦指数与不受欢迎指数 266
本章小结 267
练习题.... 268
扩展阅读指南 270
第十四章 经济周期、经济成长与
发展理论 271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272
一、什幺是经济周期 272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 273
第二节 经济成长理论 277
一、什幺是经济成长 277
二、经济成长的因素分析 279
三、经济成长模型 281
四、经济成长的代价 28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284
一、什幺是可持续发展 284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 284
三、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 288
本章小结 290
练习题.... 291
扩展阅读指南 293
附录 经济学学习常用网站 294
主要参考文献 295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97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