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经济学基础 (第2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籍)

2020-02-04 17:27:08 百科
经济学基础 (第2版)(经济学基础(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籍))

经济学基础 (第2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籍)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籍)一般指本词条

本书为高职高专教材,主要讲述了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等十二章。

《经济学基础》第1版出版至今已经三年多了,使用中受到各校师生的好评。但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按照规划教材的要求,我们仍然产生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材的想法。

此次参与修订的多是经济学专业的硕士,他们有着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高职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他们最了解学生,也深谙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因而能较好地贯彻本书修订的宗旨。同时,在历时数月的修订工作中,他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他们是鲍景喜、姜涛、王宏伟、王伟、赵志芳、朱芬华、王民强。他们愿将这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奉献给学生

基本介绍

  • 书名:经济学基础 (第2版)
  • 作者:郑健壮、王培才
  • ISBN:9787302206934
  • 页数:246
  • 定价:3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9-1
  • 装帧:平装
  • 丛书名:高职经管类精品教材

图书简介

我们修订的基本宗旨是:
一、体现科学性。原教材在内容和体例安排上存在科学性和合理性上的不足,如1版教材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在内容上做了精简,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一巨观经济核心内容未安排,影响了理论的的系统性、严密性;教材体例上未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等,不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此次修订增加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内容,体例上做了合理调整。
二、凸显时代性。原教材列举的经济现象和案例显然不失经典,但略显陈旧,且各种版本教材均重複选用,有多滥之嫌。此次修订我们结合我国经济生活的现实,注重选用国际国内近期发生的经济案例,帮助学生分析、认识现实问题,赋予了教材的时代性特徵。
三、增强可读性。1版教材在编写中虽然注意到可读性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教材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适应性仍需加强,如有学生提出教材的内容过于抽象,有些章节读起来晦涩难懂。此次修订,我们把增强可读性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如在每章开篇安排一段导言,要求内容鲜活,深入浅出,我们称之为“趣味入口”,引出本章的理论问题;在文中,我们要求案例与理论观点的“无缝对接”,让案例与理论知识点交汇相融,成为有机整体,使学生在读书时易于理解并兴趣盎然。
四、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1版教材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此次修订我们强调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每章的理论内容中适度安排一些现实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对问题做出分析、解答;在每一章的后面均安排现实案例,针对案例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分析、解决,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教材的始终,以养成学生理论联繫实际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参与修订的多是经济学专业的硕士,他们有着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高职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他们最了解学生,也深谙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因而能较好地贯彻本书修订的宗旨。同时,在历时数月的修订工作中,他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他们是鲍景喜、姜涛、王宏伟、王伟、赵志芳、朱芬华、王民强。他们愿将这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奉献给学生,以示为师之大爱,也将其呈现给社会,并接受专家们的批评、指教。

目录

第2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均衡价格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第六章 市场理论
第七章 生产要素收入与分配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一章 巨观经济理论
第十二章 巨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