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是金融者必备书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经济学原理
- 外文名:jingjixue
经济学原理 个体经济学(第8版)(上册)
作者:李明志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48804
出版日期:2011.03.01
印刷日期:2011.02.22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48804
出版日期:2011.03.01
印刷日期:2011.02.22
由美国韦尔兹利(Wellesley)学院凯斯教授和耶鲁大学菲尔教授合作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8版)——个体经济学》是美国各大学普遍採用的经济学教材之一,在美国国内使用过该教材的学生已超过100万人。两位作者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是着名的经济学家。
目录
第1部分经济学引论
第1章经济学的範围和方法
1.1为什幺学习经济学
1.1.1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1.1.2了解社会
1.1.3了解国际事件
1.1.4做一个明智的选举人
1.2经济学的範围
1.2.1个体经济学和总量经济学
1.2.2经济学的不同领域
1.3经济学的方法
1.3.1理论和模型
1.3.2经济政策
1.4一个起点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如何读懂图表
第2章经济问题: 稀缺和选择
2.1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
2.1.1单人经济中的稀缺与选择
2.1.2在两人或多人经济中的稀缺和选择
2.1.3生产可能性边界
2.1.4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2.1.5经济问题
2.2经济系统
2.2.1计画经济
2.2.2自由放任的经济: 自由市场
2.2.3混合系统体系,市场和政府
2.3前瞻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3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3.1厂商和家庭: 基本的决策单位
3.2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一个循环流程
3.3产品市场上的需求
3.3.1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3.3.2价格和需求量: 需求法则
3.3.3决定家庭需求的其他因素
3.3.4需求的变化与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3.3.5从家庭需求到市场需求
3.4产品市场上的供给
3.4.1价格和供给量: 供给法则
3.4.2供给的其他决定因素
3.4.3供给曲线的移动与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3.4.4从个体供给到市场供给
3.5市场均衡
3.5.1超额需求
3.5.2超额供给
3.5.3均衡的变化
3.6产品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 回顾
3.7前瞻: 市场和资源分配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4章供给和需求的套用
4.1价格体系: 配给与分配资源
4.1.1价格配给
4.1.2市场上的约束和其他配给机制
4.1.3价格和资源的分配
4.1.4价格下限
4.2供给和需求分析: 石油进口税
4.3供给、需求和市场效率
4.3.1消费者剩余
4.3.2生产者剩余
4.3.3竞争市场使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
4.3.4生产不足或生产过剩导致无谓损失可能的原因
4.4前瞻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5章弹性
5.1需求的价格弹性
5.1.1斜率和弹性
5.1.2弹性的种类
5.2计算弹性
5.2.1计算变化的百分比
5.2.2弹性是百分比的比值
5.2.3中点公式
5.2.4沿着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变化
5.2.5弹性和总收入
5.3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
5.3.1替代品的可得性
5.3.2无关紧要的“重要性”
5.3.3时间因素
5.4其他重要的弹性
5.4.1需求收入弹性
5.4.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5.4.3供给弹性
5.5前瞻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点弹性(选学)
第2部分个体经济学的基础: 消费者和厂商
第6章家庭行为和消费者选择
6.1产品市场上的家庭选择
6.1.1家庭需求的决定因素
6.1.2预算约束
6.1.3预算约束方程
6.2选择的依据: 效用
6.2.1边际效用递减
6.2.2分配收入以使效用最大化
6.2.3效用最大化法则
6.2.4边际效用递减和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6.3收入和替代效应
6.3.1收入效应
6.3.2替代效应
6.4消费者剩余
6.5投入品市场上的家庭选择
6.5.1劳动力供给决策
6.5.2闲暇的价格
6.5.3工资变化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6.5.4储蓄和借贷: 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
6.6回顾: 产品市场和投入品市场上的家庭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无差异曲线
第7章生产过程: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行为
7.1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行为
7.1.1利润与经济成本
7.1.2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
7.1.3决策的基础: 产品的市场价格、可利用的技术和投入的价格
7.2生产过程
7.2.1生产函式: 总产出、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
7.2.2包含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式
7.3技术的选择
7.4前瞻: 成本与供给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第8章短期成本和产出决策
8.1短期成本
8.1.1固定成本
8.1.2可变成本
8.1.3总成本
8.1.4短期成本: 回顾
8.2产出决策: 收入、成本与利润最大化
8.2.1总收入和边际收入
8.2.2比较成本和收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8.2.3短期供给曲线
8.3前瞻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9章长期成本和产出决策
9.1短期条件与长期方向
9.1.1利润最大化
9.1.2损失最小化
9.1.3短期行业供给曲线
9.1.4长期方向: 回顾
9.2长期成本: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9.2.1规模报酬递增
9.2.2规模报酬不变
9.2.3规模报酬递减
9.3短期条件下的长期调整
9.3.1短期利润: 扩展到均衡
9.3.2短期损失: 向平衡收缩
9.3.3长期调整机制: 投资向盈利机会流动
9.4产出市场: 最后一点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与长期行业供给曲线
第10章投入品需求: 劳动力与土地市场
10.1投入品市场: 基础概念
10.1.1对投入品的需求: 一种衍生需求
10.1.2投入品: 互补性投入品与替代性投入品
10.1.3收益递减
10.1.4边际产品收益
10.2劳动力市场
10.2.1一个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厂商
10.2.2在短期与长期中均使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厂商
10.2.3多种劳动力市场
10.3土地市场
地租与土地产出品的价值
10.4投入品市场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10.5投入品需求曲线
10.6竞争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与产出组合
收入的分配
10.7前瞻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11章投入品需求: 资本市场与投资决策
11.1资本、投资与折旧
11.1.1资本
11.1.2投资与折旧
11.2资本市场
11.2.1资本收入: 利息与利润
11.2.2运转中的金融市场
11.2.3资本的积累与配置
11.3对新增资本的需求和投资决策
11.3.1建立预期
11.3.2比较成本与预期回报
11.4关于资本的最后一点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计算现值
第12章一般均衡与完全竞争效率
12.1一般均衡分析
12.1.1技术进步: 电子计算器
12.1.2需求变动的市场调整
12.1.3一般竞争均衡的正式证明
12.2效率的分配与竞争均衡
12.2.1帕累托效率
12.2.2完全竞争效率
12.2.3完全竞争与真实市场
12.3市场失灵的原因
12.3.1不健全市场
12.3.2公共品
12.3.3外部性
12.3.4不完全信息
12.4对市场机制的评价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3部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第13章垄断与反托拉斯政策
13.1不完全竞争与市场力量: 核心概念
13.1.1界定行业边界
13.1.2进入壁垒
13.1.3价格: 第四个决策变数
13.2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价格与产出决策
13.2.1垄断市场中的需求
13.2.2完全竞争与垄断的对比
13.2.3勾结与垄断的比较
13.3垄断的社会成本
13.3.1无效率与消费者损失
13.3.2寻租行为
13.4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例子
13.5对垄断的修正: 反托拉斯政策
13.5.1反托拉斯法的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
13.5.2反托拉斯法立法的里程碑
13.6反托拉斯法的执行
13.6.1托拉斯行为的起诉
13.6.2制裁与补救
13.7自然垄断行业
13.8不完全市场: 回顾与展望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14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14.1垄断竞争
14.1.1产品差异,广告和社会福利
14.1.2垄断竞争中的价格和产量决定
14.1.3经济有效性与资源配置
14.2寡头垄断行业
14.2.1寡头垄断
14.2.2博弈论
14.2.3重複博弈
14.2.4多个参与者的博弈: 囚徒困境可以阻碍集体行动
14.2.5可争市场
14.2.6寡头垄断和经济表现
14.2.7行业集中与技术改变
14.3政府的角色
14.3.1对于合併的管制
14.3.2是否起到正确的作用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15章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信息和社会选择
15.1外部性和环境经济
15.1.1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成本定价
15.1.2私人选择和外部效果
15.1.3外部性的内部化
15.2公共(社会)品
15.2.1公共品的特徵
15.2.2收入分配是一种公共品?
15.2.3公众筹备公共品
15.2.4公共品的最优提供
15.2.5地方对公共品的提供: Tiebout假设
15.2.6混合品
15.3 不完全信息
15.3.1逆向选择
15.3.2道德风险
15.3.3市场解决方案
15.3.4政府解决方式
15.4社会选择
15.4.1选举悖论
15.4.2政府无效性: 公共选择理论
15.4.3回顾寻租行为
15.5政府与市场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16章收入分配和贫困
16.1效用可能性边界
16.2家庭收入的来源
16.2.1工资和薪水
16.2.2财产收入
16.2.3从政府处获得的收入: 转移支付
16.3收入分配
16.3.1美国的收入不平等
16.3.2贫困
16.3.3财富的分配
16.4对再分配的争论
16.4.1反对再分配的观点
16.4.2赞同再分配的观点
16.5再分配计画和政策
16.5.1为再分配项目融资: 税收
16.5.2支出项目
16.5.3反贫困计画是否有效
16.6政府还是市场?回顾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17章公共财政: 税收经济学
17.1税收经济学
17.1.1税: 基本概念
17.1.2税收平等
17.1.3什幺是“最优”税基
17.1.4赠与税和遗产税
17.2税收负担: 谁支付
17.2.1薪金税的最终负担
17.2.2公司所得税的最终负担
17.2.3美国税收负担的总效果: 经验证据
17.3超额负担和中性原则
17.3.1超额负担是如何产生的
17.3.2次优原则
17.4对超额负担的计量
超额负担与扭曲的程度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