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须蒟蒻薯(学名:Tacca integrifolia Ker-Gawl.)是蒟蒻薯科蒟蒻薯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大,近圆柱形。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0-56厘米,宽18.5-21厘米。花葶长约55厘米。浆果肉质,长椭圆形;种子为不规则的椭圆状卵形,长0.4-0.5毫米。花果期7-8月。
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东部和中国等;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墨脱。生长于海拔800-850米的山坡密林下。
(概述图参考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丝须蒟蒻薯
- 学名:Tacca integrifolia Ker-Gaw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百合目
- 亚目:百合亚目
- 科:蒟蒻薯科
- 属:蒟蒻薯属
- 种:丝须蒟蒻薯
- 命名者及年代:Ker-Gawl.,1812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大,近圆柱形。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0-56厘米,宽18.5-21厘米,顶端渐尖,有时尾状,基部渐狭,楔形;叶柄基部有鞘。
花葶长约55厘米;总苞片4 枚,外轮2枚无柄,狭三角状卵形,内轮2枚质薄,有长柄,匙形,连柄长14-16.5厘米,宽5-6厘米;小苞片线形;花紫黑色,花被管长1-2厘米,花被裂片6,2轮,外轮3片,狭长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0.5厘米,内轮3片,宽倒卵形,长约1.3厘米,宽约1厘米;雄蕊6,花丝短,顶部为勺状,柱头3深裂,每裂片又2裂,花柱极短,略隆起。浆果肉质,长椭圆形,具6棱,长4-5厘米,直径约2厘米,顶端有宿存的花被裂片;种子为不规则的椭圆状卵形,长0.4-0.5毫米。花果期7-8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高棉、寮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东部和中国等;可从海边一直分布到海拔1200米,甚至到1500米。大多生长在常绿潮湿的原始林或次生林下,喜生于陡坡、山脊或近水边,有时也长在路旁和空旷地;可生于各种士壤,如沙壤、多石土、石灰土或红壤等。在中国仅局限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主要是墨脱一带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热带原始森林植被下,海拔600-850米,上层主要树种为阿丁枫和千果榄仁。

繁殖方法
种子应清除纸浆,空气乾燥并立即种植。通过人工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可以增加种子组。在任何标準萌发培养基(等量的泥炭和珍珠岩或等份的蛭石和珍珠岩)中播种种子托盘并覆盖0.3厘米。将繁殖的托盘保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理想的间歇性雾)在明亮的光线下,但没有直接的太阳。发芽需要8-12周。当第一片叶子发育良好时,将幼苗刺入单个细胞或6-8厘米盆中的小盆中。幼苗受益于可溶性肥料的频繁稀释套用。当它们很小时,它们会经历几乎长期萎黄的阶段,即使经常受精,但在几周内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一旦它们在细胞或小盆中建立良好,将它们移入15厘米盆中,此时植物高约5厘米。植物在70-80%的阴影下茁壮成长。
丝须蒟蒻薯通过从较厚的根茎侧面少量产生的偏移增加。在转型过程中,这种传播是一个好主意。偏移应单独放置在10-13厘米的盆中。这些应该在排水良好的情况下在底部有大量的缸,并且应该使用大约相等比例的纤维状肥料,泥炭和粗砂的堆肥。偏移应放置在加热的传播框架中,并应保持21℃的温度。大气应该保持相当湿润,但不要太多,因为抵消可能会腐烂。几个星期后,他们将会扎根,然后可能会接触到更多光线和空气。随着新植物的大小增加,它们可以每年盆栽到比以前稍大的盆中。
栽培技术
温度:在生长丝须蒟蒻薯时,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1-32℃的範围内,并保持良好的空气循环,为该种带植物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湿度:因为该种植物在热带的温暖雨林中自然生长,所以它们几乎全年都会经历蒸汽状况。湿度高于50%是最好的。这种高湿度在家庭中并不常见,但是湿度可以通过加湿器或通过将植物的容器放置在填充卵石的水盘上而升高,因此植物周围的蒸发局部升高。避免加热或空调通风口的气流,因为这会导致叶子边缘变褐。
浇水:在生长季节(春末到夏末),植物需要经常浇水,以保持盆栽混合物均匀湿润。在休息期间,保持盆栽混合物几乎不湿,直到植物在春天恢复生长。给这些植物浇水时要用温水。温度或温和的温水当然应该比植物所经历的空气温度低不超过5℃。最好用雨水或纯净水给丝须蒟蒻薯浇水,而不是自来水或软化水。自来水含有氯和氟化物,导致棕色叶片边缘,软化水中较高浓度的盐会导致相同的叶子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