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进行调整及命题形式进行改革。从2009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行全国统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统考计算机
- 时间:2009年
- 对象:硕士研究生
- 地区:中国
简介
为了更好地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进行调整及命题形式进行改革。
从2009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行全国统考。
详细说明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调整后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
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系统和计算机网路,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
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命题工作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委员会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组织实施,阅卷工作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有关考务工作要求另行通知。
四、对于授理学学位的招生单位,第三单元考试科目可选数学一,也可自命题;第四单元考试科目必须採用联考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五、相关招生单位均应根据初试科目内容、要求的变化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複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的要求,及时对该学科複试内容、办法和其他相关工作作出相应调整。
六、有关招生单位可充分利用接收推免生的方式招收跨学科专业的生源,对此招生部门应主动做好与培养、推荐部门的衔接工作。
複习建议
複习时间安排及顺序:
由于今年是计算机专业考研改革的第一年,在缺少以往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建议广大考生至少从九月份就应该开始专业课的複习了。
并且按照由难到易的顺序複习专业课科目,即按照《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系统》,《计算机网路》的顺序来规划複习专业课。
複习思路
“数据结构”複习思路:数据结构”複习思路:
“数据结构”的複习应以“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型结构→查找表→排序算法”为主线进行複习,重点在“线性结构”、“图”和“排序”三个部分,“线性结构”、“树”和“图”侧重基础概念、基础原理和基础方法的掌握,“图”、“查找”和“排序”则侧重具体套用的考核。
“计算机组成原理”複习思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複习思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按照冯·诺伊曼计算机5部分组成结构为大块进行複习。“计算机系统概述”和“数的表示和运算”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掌握,没有具体套用。而“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汇流排”和“输入输出系统”部分除了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外,重点掌握套用。
“作业系统”複习思路作业系统”複习思路:
“作业系统”按照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为主线进行複习,即“进程管理”,“记忆体管理”,“档案管理”和“输入输出管理”。其中重点部分在“进程管理”和“记忆体管理”。
“计算机网路”複习思路计算机网路”複习思路:
“计算机网路”按照OSI网路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为顺序进行複习,複习重点在于“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和“套用层”。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 吴伟民 编着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作业系统》汤子瀛等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路(第五版)》 谢希仁 编着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唐朔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