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是肠壁血运发生障碍的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肠壁坏死、穿孔,继发瀰漫性腹膜炎和严重的脓毒血症,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预后不好,应引起高度重视。
基本介绍
-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 常见病因: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高度膨胀及其他引起血运障碍原因导致
- 常见症状:剧烈腹痛、呕吐
- 传染性:无
病因
1.肠系膜血管受压,导致栓塞或血栓形成。
2.肠管高度膨胀,致肠壁小血管受压影响血供。
3.肠套叠、肠梗阻等疾病合併血运障碍。
2.肠管高度膨胀,致肠壁小血管受压影响血供。
3.肠套叠、肠梗阻等疾病合併血运障碍。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发作急骤,开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小肠绞窄的腹痛多在上、中腹部,结肠绞窄者腹痛多在下腹部。
(2)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根据梗阻位置,早期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胆汁或粪样物,晚期则呕吐血性液体。
(3)若病情持续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早期可出现休克情况。
(4)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可有便血,自肛门排出果酱样或血性大便。
2.体徵
(1)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腹胀及肠鸣音亢进不明显。
(3)脉率增快,体温升高。
(1)腹痛发作急骤,开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小肠绞窄的腹痛多在上、中腹部,结肠绞窄者腹痛多在下腹部。
(2)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根据梗阻位置,早期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胆汁或粪样物,晚期则呕吐血性液体。
(3)若病情持续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早期可出现休克情况。
(4)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可有便血,自肛门排出果酱样或血性大便。
2.体徵
(1)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腹胀及肠鸣音亢进不明显。
(3)脉率增快,体温升高。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2.腹部X线检查
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襻,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在肠间隙增宽,常提示有腹腔积液。
3.腹腔穿刺
抽出血性液体。
白细胞计数增高。
2.腹部X线检查
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襻,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在肠间隙增宽,常提示有腹腔积液。
3.腹腔穿刺
抽出血性液体。
诊断
1.起病急,多继发于单纯性或机械性肠梗阻。
2.持续腹痛,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呕吐物可呈血性,或从肛门排出血性液体。
3.腹部压痛以病变部位较明显,并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或消失。
4.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5.脉率增快、体温上升。
6.X线腹部平片可见孤立胀大的肠袢,位置固定,肠间隙增宽,显示有腹腔积液。
2.持续腹痛,阵发性加重。呕吐频繁,呕吐物可呈血性,或从肛门排出血性液体。
3.腹部压痛以病变部位较明显,并有反跳痛及肌紧张,可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或消失。
4.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5.脉率增快、体温上升。
6.X线腹部平片可见孤立胀大的肠袢,位置固定,肠间隙增宽,显示有腹腔积液。
治疗
肠梗阻一旦确定为绞窄性,均应考虑手术治疗。临床上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均应及时手术解除梗阻。
1.术前準备
(1)给予患者补液、输血、胃肠减压,以及套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儘快做好各项术前準备,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备血、备皮及各种药物过敏试验、术前用药等。
2.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梗阻部位以及一般状况评估从而决定手术方式。
(1)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将坏死肠袢一期切除吻合。
(2)全身情况不佳,或肠袢生机判断困难者,可将肠袢外置,或做小肠造口术,待全身状况恢复做二期手术。
1.术前準备
(1)给予患者补液、输血、胃肠减压,以及套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儘快做好各项术前準备,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备血、备皮及各种药物过敏试验、术前用药等。
2.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梗阻部位以及一般状况评估从而决定手术方式。
(1)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将坏死肠袢一期切除吻合。
(2)全身情况不佳,或肠袢生机判断困难者,可将肠袢外置,或做小肠造口术,待全身状况恢复做二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