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概念性组合带来了突破性的音乐新浪潮。2007年6月,一支男声四人组合诞生了。仅仅半年时间,“绝妙男声”组合已完成首张年度发烧大碟“绝妙男声”同名专辑。跨越就是一种超越,不再埋没于网路时代“快餐文化”下的精神文化,而是更多的用心去体验,品位更多更广不曾被触及的音乐角落。
演出介绍
演出简介
眩灯下,一杯七层的夏威夷晚霞,给了我不同味觉;阳光下,云南元洋的梯田,折射出不同光彩;月色里,外白渡桥上流动着传统与时尚;录音棚中,同一首歌,4个俊朗的男生让我听见四色彩虹。
——引自“绝妙男声” 同名专辑文案
一支由四位拥有绝妙嗓音的俊男组合
一支融合流行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组合
一支能完美诠释横跨半个多世纪中国流行名曲的组合
“绝妙男声”国内绝无仅有的美学巨作!
跨越乐界,超越乐界 文/曹灵灵 华芳 摄影/李雅芳 造型/钱捷
--------此文为《音乐世界》杂誌2008年2月刊封面人物专访
2007年6月,一支男声四人组合诞生了。四位接受过专业歌唱训练的年轻人,用他们各具特色而又近乎完美嗓音演绎的经典老歌和原创新歌,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缺口弥平。他们就是“绝妙男声”。
这一概念性组合带来了突破性的音乐新浪潮。他们不单在歌曲演绎演唱方法上,把流行与美声两种唱法巧妙而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同时又从全新的创作,改编和编配手法的演绎过程中,让我们收穫惊喜收穫感动,更多的是对一场变革的期待。
仅仅半年时间,“绝妙男声”组合已完成首张年度发烧大碟“绝妙男声”同名专辑;唱片发行首日,在他们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同名唱片专场试听音乐会;次月,他们又站在了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的领奖台上;这一次,“绝妙男声”用自己的实力和完美的表现荣获了这一国家级专业音乐赛事的组合银奖。
精彩看点
绝妙第一点:关于《云中漫步》
用各自最具特色的演唱方式去诠释同一首歌曲,超乎想像的绝妙所在
第一次说起“绝妙男声“的创意是在07年4月的一天,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的老总请来了有着丰富唱片製作经验,曾经是创作《真的好想你》《牵挂你的人是我》的着名作曲家,音乐製作人李汉颖老师,一起探讨寻求製作一张既能满足高品位市场听众鉴赏要求,又能的融汇多种唱法的全新听觉理念的发烧唱片。5月至6月期间,李汉颖老师经过在各艺术院校的层层筛选,“绝妙男声”最终由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姚铮,余笛,音乐剧系的柴铭君,和着名歌手陈雪栋组合而成。
笔者在与李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要用流行、美声两种唱法,来演绎从30年代至今的经典歌曲,无论是在唱片的定位编曲曲风的把握以及曲目的选择上,都儘量做到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去探索他们绝妙的嗓音和演绎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由于每个人的声音特长和擅长演绎的歌曲都完全不一样,为了保留当初他们歌声中那份最初最本质的感动,李老师特地要求他们不能放弃一贯的演唱方式,坚持各自的嗓音特色,而只是在对不同歌曲的处理上融入之前不曾尝试过的方法,用情用和谐去打动每一个人。
《云中漫步》是为“绝妙男声”量身定做的一首原创新歌,唯美大气的旋律,天籁般的意境,是整张唱片中最能体现“绝妙男声”这一全新形式的歌曲。选择柴铭君作为整首歌曲的引领者并非偶然,出身音乐剧系在组合中的担任流行男高音的他,用他惯用的活跃音色唱起情歌来会毫不留情的直达你的心灵深处;他懂得怎样的发挥可以让人过耳不忘,却不譁众取宠;懂得用怎样的情感注入到声音,就可以让歌声跃然于纸上;那是“一个你听后不得不记住的声音”。随即出场的是被冠以“具有杀伤力”的抒情男中音余笛,这位声乐系的高材生,曾以专业与总分第一的成绩免学费被上音研究生部录取攻读表演艺术硕士学位。有着3年的军旅生活经历的他,清秀俊朗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军人般顽强的心。随着他有力浑厚的声音演出,能让我们清楚的感受到什幺是平静的震撼,植入骨髓的深沉和忧郁中的绚烂。能够在a1-c2之间随意跳跃的男高音姚铮,同样是声乐系声乐表演专业研究生,曾多次对李老师表示“你怎幺写我都能唱”的他,有着一把不可多得的好嗓音。如果选一种颜色来描绘姚铮的音色,那必然是蓝色,而溶入到其他3个男声中,他又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就好像蓝色遇到了黄色变成绿色,好像蓝色遇到红色变成紫色一样,可以带给你无尽的遐想;陈雪栋的出现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作为出道较早的他,曾用独有的男低音的嗓音风靡了东方新人大赛亚洲音乐节新人歌唱大赛的舞台,声音的磁性与质感,技巧的老练独特,熟悉的歌从他的嘴里飘出就会别有一番韵味,随时随地都能让你领教百变歌王的魅力。在《云中漫步》的演绎中,他又在其他3个漂亮男声架设的和声空间里,尽情的RAP了一把,意想不到的演唱处理,让所有的画面瞬间立体。
“啊。。。云中漫步。。。我心飞翔。。。与你同往。。。”就象歌中唱到的那样,“绝妙男声”带给你的不仅是流行与华丽;经典与时尚;和谐与美好的结合,同时也带给你作为一个音乐的品牌一个声音的品牌的所有。
绝妙第二点:关于《把悲伤留给自己》
如何完成美声流行化和跨越流行美声化是“绝妙男声”永远的课题
2007年11月8日,贺绿汀音乐厅,被上海音乐学院纳入80周年校庆系列的“李汉颖唱片作品音乐会暨《绝妙男声》唱片现场试听音乐会”在此举行,这场被视为跨系合作教学实验成果展示的“绝妙男声”专场音乐会,既为多方位多角度教学实验活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範例,更为年轻的“绝妙男声”的每一位成员摆开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在与男中音余笛的交谈中了解到,两个月的音乐会準备工作使时间显得非常紧迫,在倒数的每一个星期里,在各自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来进行认真的排练。从音乐会曲目的安排,到四人合唱时声部配合上的技术处理,除了精心设计的“原创新作”“获奖金曲”等环节,每个人还在李老师众多的作品中各挑选了一首适合自己声线条件的独唱歌曲,余笛的《在雨里》柴铭君的《G弦的咏叹》,陈雪栋的《爱上孤独》还有姚铮高亢激昂的《风雨豪情》,精彩的演绎引来同学老师们的不断的掌声和冬粉们的鲜花和尖叫声。
作为一支流行组合,对于学美声出身的姚铮,余笛在演唱方法上可谓是挑战连连。一般来说,美声唱法讲究的是气息的连贯,从而达到字与字之间的贯穿,表现音乐圆滑的线条感,追求的是声音技巧上的共性。其实我们可以在众多的百老汇音乐剧中聆听到各种不同方式的美声跨界唱法,然而这次李老师却要求他们用纯正美声的音色去演绎流行歌曲,这对于歌者在处理声音位置和发声方法上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男中音来说,这样的例子似乎并不多。
姚铮和余笛这对同吃同住的兄弟就在宿舍开始了“如何完成美声流行化和跨越流行美声界限”的课题研讨。无数次的讨论,一遍遍的电脑录音,他们还把李老师请到了宿舍请进了琴房,用《把悲伤留给自己》这首经典老歌作为範例,反覆分析了原唱原作者陈昇在演绎这首歌的感情表达意图,找出了流行音乐的风格和美声发声技巧之间的契合点,寻求到了在同样的旋律里能容纳美声的发声方式且同时能展现拥有流行感觉的声音。在音乐会“创意与改编”的环节里,姚铮和余笛版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在大提琴SOLO旋律的衬托下震撼全场,自白式的悲伤自然的情感宣洩,漂亮的中音加上抒情的高音,让听者感受到歌曲里讲述的仿佛就像是自己的故事。
绝妙第三点:关于《你一定要幸福》
他们四人之间的和谐,已远远超乎他们在声音中所寻求的和谐。
对于组合来说,融洽,和谐是至为关键的,而“绝妙男声”所要求的是双重融洽。因为就融合流行与美声这种组合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寻求和谐的过程。这次参加中国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的比赛,对于组建不到半年的“绝妙男声”来说也是一次融合的过程。比赛之前,组合成员都是极少相处在一起的,然而从华南地区的初赛到宁波总决赛,“绝妙男声”一路都是伴着笑声与幸福渡过的。大家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甚至能连机打游戏,四个大男孩就好像又回到了童年一起游玩的日子。比赛是残酷的,对于“绝妙男声”来说,比赛期间的每个夜晚都是难熬的,因为第二天中午才是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特别记得在半决赛进入决赛的那个夜晚,那天的参赛曲目是《你一定要幸福》,是第一次把这首“饱受争议”的歌曲亮相在众人面前。而那个晚上,大家所担心的就是观众如何看待“绝妙男声”的融合,评审又会如何看待“绝妙男声”的双重融合。最受争议的演绎方式,也许就是最与众不同最出彩的地方。“绝妙男声”把流行和美声融合后的这种和声唱法是否能完全被中国观众所接受所认可。综观中国流行音乐史,从边缘领域到主流市场的占领,流行音乐不同于传统音乐形式是在于它的个性,创意,与不追寻传统。而就“绝妙男声”这种演唱形式在世界舞台上并不是第一次的尝试,但能用中文去诠释歌曲,并且把四个不同的特色嗓音融合在一首歌曲,一组和声中,在国内乐坛还真是绝无仅有。
比赛过后,大家一起去吃夜宵犒劳一下自己。平时四个人一台戏的气氛变得消声无迹了。回想起从有参加比赛的念头到走进半决赛这一路,“绝妙男声”从最初大家嗓音磨合的生涩到如今的默契,可谓非常不容易。但今天晚上却是最能体现这个组合是否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刻。当天晚上,四个大男生已如兄弟般,他们彻夜长谈,直至天明。谈得不是别的,就是如何让大家的声音更加融合,更加和谐。这种背靠背的探讨,心靠心的磨合,相信是一个新组合最需要的。只有大家同心,完全了解队友和自己的嗓音特点,才能帮助对方和自己把最完美的一面表现出来。
“绝妙男声”把这个特点在总决赛的那场比赛中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上场前,他们四人在后台足足互拥了有一分多钟,就如足球比赛队员在点球前的鼓劲一般。他们坚定信念,信任对方,把四颗心都凝在了一起。舞台上,只见他们动作统一,配合默契,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着王者的气息。每个人的声音大小控制的恰倒好处,和声配合堪称一绝。相信这也是他们到目前为止最完美的一场演出。这是他们朝夕相处,互相了解的结果,这是他们四人一心的结果。他们略显青涩但真挚感人的演出,博得了评审们的一致好评,观众更报以感动的掌声。“绝妙男声”最终将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组合银奖收入了囊中,四个大男孩说那一刻,他们觉得台下台上已融为一体,幸福的暖流在所有人心里流淌。“感动是相互的。歌者和听众都被感动了,我想这个就是音乐的本质吧” 。男中音余笛如是说。
结语
人生需要的是机遇与实力。对于“绝妙男声”的四位成员来说,2007年是极为幸运的一年。但在幸运的背后,是因为那迸发创意的激情,是因为对于跨越乐界的自我挑战,更是因为共同的付出给予了他们更深一层对于音乐的解读,才有了今天的“绝妙男声”。他们得天独厚嗓音,他们华丽绅士的气质无愧于绝妙二字,然而也正因为他们的努力与对音乐的执着才为中国音乐工业带来了新的趋势。不再局限于本专业上的专注,而是带着一种创新的精神去体验音乐的美妙。跨越就是一种超越,不再埋没于网路时代“快餐文化”下的精神文化,而是更多的用心去体验,品位更多更广不曾被触及的音乐角落。
绝妙男声 简介
姚铮
男高音 一九八一年生人,身高183
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毕业。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声乐表演专业研究生,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组合银奖成员
余笛
男中音 一九八一年生人,身高185
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毕业。2006年 以专业与总分第一的成绩免学费被上音研究生部录取,攻读表演艺术硕士学位。
07年4月 被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录取。
07年5月考入“贝尔冈齐声乐大师班”(Master Workshop with Maestro Carlo Bergonzi),并获得结业证书。
99年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大阅兵,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排头兵演奏员,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到了中 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组合银奖成员
柴铭君
音乐剧演员 一九八二年生人,身高184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本科毕业
04年7月在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与杨利伟合唱主题曲。
05年9月应邀赴日本参加世博会闭幕式,演唱主题歌,并担任主唱。
05年在上海出演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Carousel》中国首演中担任男主角
05年12月获得上海音乐学院歌手比赛“十佳歌手”奖,并获得最具潜质奖。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组合银奖成员
陈雪栋
一九八一年生人,身高177
流行歌手,主持人,舞蹈多栖演员
99年加入《印象》演唱组并获得2000年度东方新人大赛冠军
02年代表中国参加亚洲音乐节亚洲组获最佳组合奖
04年获得亚洲新人歌唱大赛亚洲新人奖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组合银奖成员
曲目单
三套车、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红莓花开、
山楂树、
喀秋莎、
纺纱姑娘、
共青团之歌、
伏尔加縴夫曲、
我们举杯
金瓶似的小山
垄上行
你一定要幸福
牵挂你的人是我
中国站立成树
静静的白天鹅
【以演出当天为準】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12年7月1日 20:00
演出场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演出票价:60 - 280
票务代理:中票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