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结肠破裂

2019-03-13 07:52:18 百科

结肠破裂

外力的作用致结肠穿孔称为结肠破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及细菌性腹膜炎。发病率较小肠为低,因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得较晚,但较严重。一部分结肠位于腹膜后,受伤后容易漏诊,常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基本介绍

  • 英文名称:rupture of colon
  • 就诊科室:普外科,肛肠科
  • 常见发病部位:结肠
  • 常见病因:上腹或两侧腹的创伤
  • 常见症状:腹痛,腹胀,发热,
  • 传染性:无

病因

结肠破裂多发生于上腹或两侧腹的创伤,绝大多数为开放伤,闭合伤极小。

临床表现

1.腹痛、腹胀、发热。
2.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可伴有休克表现。

检查

腹腔穿刺阳性,腹部X线检查可见气腹征。

治疗

1.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
(2)抗感染(第三代头孢抗菌素)。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手术治疗。
2.分类治疗
由于结肠壁薄,血液供应差,含菌量大,故结肠破裂的治疗不同于小肠破裂。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患者均需先採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之,待3~4周后患者情况好转时,再行关闭瘘口。即使採用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术,也宜在其近口侧进行造口术,暂时转移粪流并避免肠管膨胀,并在手术结束后即行肛管扩张,以保证良好癒合。
(1)破口小,腹腔污染很轻者,可行一期修补,但缝合应确实可靠。结肠破口稍大,腹腔污染不重,患者情况良好时,也可行一期修补,近端置管造瘘,以保证修补处良好的癒合。
(2)结肠破口大,损伤及腹腔污染严重,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时,用结肠造瘘或外置术,待病情好转后,再次手术关瘘。
(3)术中应高度重视腹腔沖洗,可用抗需氧菌和厌氧菌的药物配製液体沖洗,并放置引流,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