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结构化布缆

2020-01-30 16:46:21 百科
结构化布缆

结构化布缆

结构化布缆(structured cabling)是一种安装在大楼里的可扩展的电缆布线结构方式。这个方式既能使话音、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路连线,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路,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接线关联的布线部件。

中文名称结构化布缆
英文名称structured cabling
定  义一种安装在大楼里的可扩展的电缆布线结构方式。
套用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线缆传输与接入(二级学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结构化布缆
  • 外文名:structured cabling

简介

结构化布缆系统是指在一个建筑群中的传输网路,这个网既能使话音、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设备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路连线,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路,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接线关联的布线部件。正确的设计和实施一个网路系统可以提高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一个系统工作起来更加富有效率.网路的建设应该满足己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準的要求,并应能够根据商业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而目前我国的建筑物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相容,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且管线拥挤不堪、维护十分困难,而配线上的巨额投资往往又是重複的。因此,寻求一种更合理、更最佳化,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能迎接未来对新技术不断更新的挑战。

发展

结构化布缆系统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1984年,人们对美国哈特福特市的一座旧式大楼进行改造,对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系统等採用计算机监控,为客户提供话音通讯、文字处理、电子了件以及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慧型大厦。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布线系统标準化的倡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準化制定工作。1991年7月,《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準》问世,同时,与布线通道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线硬体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準也同时推出。1995年底,EIA/TIA 568标準正式更新为EIA/TIA/568A,同时,国际标準化组织(ISO)标準出相应标準IDO/IEC/IS11801。该标準基本上包括以下内容:办公环境中电信布线的最低要求:建议的拓扑结构和距离,决定性能的介质参数,连线器和引脚功能分配,确保互通性,电信布线系统要求有超过十年的使用寿命。

对比

传统布缆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座建筑物或建筑群,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準的布线系统。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採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隐患。例如,线上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複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在布线时,重複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无法适应各自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难于维护和管理,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说,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结构化布缆系统的优点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不需任何其它改变,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路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组成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并依靠其商品质的材料,一改传统布线的面貌,为现代化的大厦能够真正的成为智,型的楼宇奠定了15年内不需改变通讯线路的传翰媒介基础.结构化布缆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并分别定义:

用户子系统

用户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线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连线器和适配器。

水平子系统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间的连线,常用五类或超五类型8芯4对双绞线来实现这种连线。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线其它子系统提供连线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拨。

骨干子系统

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线,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光缆。

设备子系统

设备室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线器和相关支撑硬体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线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连线起来。

建筑群子系统

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线,常用通信介质是光缆或大对数,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或大对数。
需要指出的是:对数据通讯而言,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并使用FDDI或ATM技术,可使系统间的传输吞吐率达100Mbps、155Mbps、1000Mbps。对工作区而言,如果使用三类双绞线,则目前技术可达10Mbps( 10Base-T);而使用超五类双绞线,可达到100Mbps。对语音通讯而言,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大对数。

设计原则

实用性

将要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不仅现在而且将来均能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的传输。

灵活性

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套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线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印表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计算机网路应可随意划分网段,对网路内部资源可动态地进行分配。

模组化

布线系统中,除去敷设在建筑内的线外,其余所有的接外挂程式都应是积木式的标準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

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充进去。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和可升级性,使本期建设的投资在未来升级与扩充后得到保护。

经济性

满足套用要求的基础,降低造价。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制定多个方案进行对比,採用性价比最好的合理方案。

先进性

採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技术,使系统的设计建立在一个高起点上,系统所採用的体系结构和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发展潜力,处于上升趋势.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起点要高,生命周期要长,其採用的技术和基本设施在21世纪时处于领先地位。

开放性

为了使中心机房能通过网路获得更多的信息,必须使本系统能畅通地与国内、外网路互连。同时,所选用的软、硬体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能够与当今的大多数主流软、硬体系统相兼容,实现跨平台操作。

高速性

系统能处理和传输多媒体信息,採取六类双绞线或光缆组成网路,尽力提高网路的吞吐量。同时,应採用Client/Server结构模式,减轻网路通信资源的开销。

可靠性

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冗余、后援存储能力和容错能力。必须保证系统能长期稳定的运行,使故障的影响局部化。网路设计应利于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安全性

有牢靠的安全防範措施,计算机网路应能通过FIRE切AL有效地阻止非授权的访问、能抵抗病毒的攻击。

发展趋势

多年来,结构化布缆技术不断演进。从八零年代首个通讯配线系统诞生,到九零年代世界电讯工业协会/电子工业联合会发表首项统兹标準,期间经历多番改朝换代,先进传输介质、连线器和接口争相面世。随着,网路速度日渐增加,UTP传输的频宽要求也不断提升。从初期的16MHz到今天的250MHz,通讯频宽正以倍数递增。为配合新一代套用系统多元化的频宽需求,崭新布线技术纷纷面世。新兴布线系统无论以UTP或光纤电缆为基础,或两者的混合配置,都必须具备通用性,能综合传送语音、低速数据及高速区域网资讯,且必须易于延展,让企业随时随地进行升级或移动,配合未来的扩展需要。在可见将来,各种布线技术将会相辅相成,配合不同通讯环境。换句话说,结构化布缆供应商必须因应电子科技、原材料技术、讯号传输及套用协定方面的改进,提供广泛全面的产品阵营,满足瞬息万变的布线需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