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研究》对社会学传统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作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总结了社会学各种流派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原则、理论创新、思想逻辑和演化趋势,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组织意识形态的生成、分化与整合,特别是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在丰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分析了组织意识形态分化与整合的表现形式、发展过程与运行机制。
基本介绍
- 书名:组织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研究
- 作者:吴海琳
-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206080553, 9787206080555
- 外文名:The Research on Ideology Integration in Process of Organization Change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页数:259页
- 开本:1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组织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研究》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论述的观点还有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的空间,但仍不失为近年中国社会学界少见的关于意识形态研究的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术专着,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学更深人地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发展变迁。
作者简介
吴海琳,1978年4月出生,吉林长春人,1997年至2004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获得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重点与一般研究项目4项。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章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架构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核心概念:组织、制度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研究架构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取
第五节研究意义
第二章意识形态的理论流变与社会学的视角
第一节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演变
一、特拉西与观念学——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二、拿破仑对意识形态的贬义性阐述——从科学到空想
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两种不同的维度
四、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分析的扩展
五、从意识形态到知识社会学
六、意识形态的终结与无法终结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学科分化与意识形态观的分化与整合——“标準”的宣战与融合
一、政治学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史
二、经济学以“效率”为意识形态立法
三、学科分化下社会学的重新整合
第三节社会学的研究範式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学的研究範式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第四节我国的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小结
第三章西方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研究及其启示——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到建构主义
第一节作为社会事实的意识形态——从实证主义到结构主义
一、涂尔干的意识形态研究——实证主义的典範
二、马克思与帕森斯——结构主义範式的延续与发展
第二节作为价值理性的意识形态
——从人文主义到解构主义
一、韦伯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文主义的开启
二、解构主义的迷狂与意识形态的另类存在
第三节作为文化与认知图式的意识形态——从知识社会学到建构主义
一、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现实的社会建构
二、转向生活世界的意识形态研究——建构主义的实践论
小结
第四章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向与组织论视角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向
一、意识形态观的现代转向——从革命论、批判论、终结论到建构论
二、意识形态功能的现代转向——从政治维护导向、经济促进导向到文化建构导向
三、意识形态主体的动态演化——从抽象到具体
四、当代文化影视化与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的感性化
第二节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的组织论视角
一、从阶级性到组织性——意识形态研究的组织论视角
二、效率与合法性——组织的双重追求
三、知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组织意义建构
第三节组织意识形态的建构性与嵌入性
一、组织意识形态的建构性——组织的意义框定
二、组织意识形态的“嵌入性”:文化、制度与心理
小结
第五章制度变迁下的组织意识形态分化
第一节国有企业的原生性与代表性
第二节计画经济的组织意识形态:国企同构的政治本位意识形态
一、组织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係
二、国有企业与国家的特殊关係
三、组织间关係的单一与封闭
第三节市场经济时代的组织意识形态:国企分离的自主建构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变迁:组织赖以生存的制度文化环境的改变
二、企业同国家关係的巨变
三、组织间关係的多元化
四、从外部学习到内部治理的制度创新
小结
第六章组织意识形态整合实践——三个案例分析
第一节组织意识形态整合路径
第二节内部整合为主——部落式组织的意识形态整合
一、生命安全保障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组织意识形态的传播、制度化与内化——感性文化仪式与标记体系
三、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下的认知与认同
第三节外部适应为主——协变式组织的意识形态整合
一、树立健康市场意识的组织意识形态整合
二、市场意识的传播与内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元传播媒介
三、制度化机构设定与自主学习机制
第四节层级式文化建设——集团公司组织的意识形态整合
一、组织意识形态的具象化
二、组织意识形态系统化——兼容内外的五大文化建设
三、企业文化传播网路建设——高覆盖与高投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架构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核心概念:组织、制度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研究架构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案例的选取
第五节研究意义
第二章意识形态的理论流变与社会学的视角
第一节意识形态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演变
一、特拉西与观念学——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
二、拿破仑对意识形态的贬义性阐述——从科学到空想
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两种不同的维度
四、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分析的扩展
五、从意识形态到知识社会学
六、意识形态的终结与无法终结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学科分化与意识形态观的分化与整合——“标準”的宣战与融合
一、政治学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史
二、经济学以“效率”为意识形态立法
三、学科分化下社会学的重新整合
第三节社会学的研究範式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学的研究範式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第四节我国的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小结
第三章西方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研究及其启示——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到建构主义
第一节作为社会事实的意识形态——从实证主义到结构主义
一、涂尔干的意识形态研究——实证主义的典範
二、马克思与帕森斯——结构主义範式的延续与发展
第二节作为价值理性的意识形态
——从人文主义到解构主义
一、韦伯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文主义的开启
二、解构主义的迷狂与意识形态的另类存在
第三节作为文化与认知图式的意识形态——从知识社会学到建构主义
一、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现实的社会建构
二、转向生活世界的意识形态研究——建构主义的实践论
小结
第四章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向与组织论视角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向
一、意识形态观的现代转向——从革命论、批判论、终结论到建构论
二、意识形态功能的现代转向——从政治维护导向、经济促进导向到文化建构导向
三、意识形态主体的动态演化——从抽象到具体
四、当代文化影视化与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的感性化
第二节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的组织论视角
一、从阶级性到组织性——意识形态研究的组织论视角
二、效率与合法性——组织的双重追求
三、知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组织意义建构
第三节组织意识形态的建构性与嵌入性
一、组织意识形态的建构性——组织的意义框定
二、组织意识形态的“嵌入性”:文化、制度与心理
小结
第五章制度变迁下的组织意识形态分化
第一节国有企业的原生性与代表性
第二节计画经济的组织意识形态:国企同构的政治本位意识形态
一、组织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係
二、国有企业与国家的特殊关係
三、组织间关係的单一与封闭
第三节市场经济时代的组织意识形态:国企分离的自主建构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变迁:组织赖以生存的制度文化环境的改变
二、企业同国家关係的巨变
三、组织间关係的多元化
四、从外部学习到内部治理的制度创新
小结
第六章组织意识形态整合实践——三个案例分析
第一节组织意识形态整合路径
第二节内部整合为主——部落式组织的意识形态整合
一、生命安全保障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组织意识形态的传播、制度化与内化——感性文化仪式与标记体系
三、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下的认知与认同
第三节外部适应为主——协变式组织的意识形态整合
一、树立健康市场意识的组织意识形态整合
二、市场意识的传播与内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元传播媒介
三、制度化机构设定与自主学习机制
第四节层级式文化建设——集团公司组织的意识形态整合
一、组织意识形态的具象化
二、组织意识形态系统化——兼容内外的五大文化建设
三、企业文化传播网路建设——高覆盖与高投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