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组网技术与配置(第3版)

2020-01-30 16:57:48 百科
组网技术与配置(第3版)

组网技术与配置(第3版)

《组网技术与配置(第3版)》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组网技术与配置(第3版)
  • 作者:王相林
  • ISBN:9787302346975
  • 定价:44.5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8-15
  • 装帧:平装
  • 印次:3-2

图书简介

本书内容突出组网和配置两个主题,包括理论和技术基础、网路设备、综合布线、共享区域网路、C/S网路、Intranet组网、Linux组网、网路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网路故障排除、网路管理和维护。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路基本技术
1.1网路协定层次的绑定
1.1.1网路协定层次在哪里
1.1.2网路协定层次的绑定过程
1.2网路拓扑中节点与网路协定层次的联繫
1.2.1网路拓扑中网路协定层次的作用範围
1.2.2网路协定层次提供的服务
1.3计算机网路中的定址与路由
1.3.1计算机网路定址方法
1.3.2网路地址及与网路协定层次的对应
1.3.3网路地址之间的映射
1.3.4特殊IP位址和专用IP位址
1.4网路互连及技术
1.4.1网路互连模型和互连规则
1.4.2网路互连设备
1.5路由协定与层次路由
1.5.1路由协定与逐跳路由
1.5.2默认路由和层次路由
1.6网路中的差错控制技术
1.6.1差错控制技术分类
1.6.2差错检测过程
1.7网路中信道复用技术
1.7.1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
1.7.2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8乙太网技术
1.8.1乙太网技术概述
1.8.2乙太网的帧格式
1.8.3乙太网技术的主要特徵
1.9Intranet组网採用的技术
1.9.1Intranet与Internet、Extranet
1.9.2Intranet组网的三层结构
1.9.3Intranet组网採用的技术
1.10网路中的计算模式
1.10.1网路中计算模式的演变和分类
1.10.2计算模式的比较
1.11组网软体基础
1.11.1网路通信协定
1.11.2网路作业系统的选择
1.11.3常用的网路作业系统
1.12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传输介质和组网连线方法
2.1传输介质和物理连线器
2.1.1传输介质的分类
2.1.2双绞线
2.1.3非禁止双绞线
2.1.4禁止双绞线STP
2.1.5同轴电缆
2.1.6光纤
2.1.7物理连线器
2.1.8直通线、交叉线与全反线
2.1.9双绞线的组网工具及网线製作
2.2组网连线方法
2.2.1双绞线的组网连线方法
2.2.2光纤的组网连线方法
2.2.3同轴电缆的组网连线方法
2.3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计算机网路组网设备
3.1网路适配器
3.1.1网路适配器的作用与连线
3.1.2网路适配器的分类
3.1.3网路适配器驱动程式和参数配置
3.2集线器和中继器
3.2.1集线器和中继器
3.2.2中继器
3.3网桥
3.3.1网桥的功用
3.3.2网桥的工作原理
3.4路由器
3.4.1路由器的结构
3.4.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3.5交换机
3.5.1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
3.5.2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3.5.3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3.5.4交换机的分类
3.5.5交换机的连线
3.5.6交换机与网桥、路由器的比较
3.5.7三层交换的概念
3.5.8区域网路採用三层交换技术
3.5.9三层交换与传统路由器的比较
3.6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综合布线技术
4.1综合布线系统功用和标準
4.1.1综合布线系统的功用
4.1.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4.1.3综合布线系统的部件
4.1.4网路布线的设计规则
4.1.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步骤
4.1.6综合布线系统的标準
4.1.7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规定
4.1.8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
4.1.9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标识方法
4.2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
4.2.1子系统设计思路
4.2.2工作区子系统
4.2.3水平(配线)子系统
4.2.4垂直(干线)子系统
4.2.5设备间子系统
4.2.6建筑群子系统
4.2.7管理子系统
4.3综合布线系统环境及接地要求
4.3.1工作区布线要求
4.3.2机房环境设计及要求
4.3.3供电电源要求
4.3.4综合布线的电气防护
4.3.5综合布线的接地要求
4.3.6综合布线系统的禁止要求
4.4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4.4.1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4.4.2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
4.4.3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时检查的内容
4.5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计算机网路测试工具和命令
5.1网路测试工具和网路命令
5.1.1网路测试命令概述
5.1.2设定和查看网路接口工具ipconfig
5.1.3测试网路连通状态工具ping
5.1.4查看和设定地址解析协定表项工具arp
5.1.5查看协定包经过路径工具tracert
5.1.6查看网路状态工具netstat
5.1.7查看和设定路由表的表项工具route
5.1.8查看域名工具nslookup
5.2套用层协定工具
5.2.1ftp
5.2.2telnet
5.3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网路协定分析工具
6.1网路协定分析工具概述
6.1.1网路协定分析方法
6.1.2Ethereal/Wireshark网路协定分析工具
6.1.3Ethereal/Wireshark在Windows上的安装
6.2Ethereal的套用界面及参数设定
6.2.1Ethereal的用户界面和参数用途
6.2.2Ethereal的套用方法
6.3套用层网路协定分析
6.3.1Ethereal协定分析方法
6.3.2HTTP协定分析
6.3.3FTP协定分析
6.4运输层网路协定分析
6.4.1TCP协定格式
6.4.2UDP协定格式
6.5网路层网路协定分析
6.5.1IPv4协定分析
6.5.2ARP协定分析
6.5.3ICMPv4协定分析
6.6数据链路层网路协定分析
6.6.1捕获的乙太网Ⅱ帧协定
6.6.2乙太网Ⅱ帧协定格式分析
6.7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共享区域网路组网
7.1共享区域网路概述
7.1.1共享区域网路的概念
7.1.2共享区域网路的特点
7.1.3共享区域网路的拓扑结构
7.2组建共享区域网路
7.2.1共享区域网路的环境
7.2.2共享区域网路的硬体组装
7.2.3网卡驱动程式安装
7.2.4网路协定安装
7.2.5资源共享设定
7.2.6共享区域网路的使用
7.3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客户机/伺服器网路配置
8.1Windows套用环境
8.1.1Windows套用环境概述
8.1.2Windows网路层次模型
8.2WindowsServer网路配置
8.2.1客户机/伺服器网路的结构
8.2.2网路的工作模式
8.2.3客户机/伺服器网路中的一些概念
8.2.4安装WindowsServer2003
8.2.5配置WindowsServer2003伺服器
8.3客户机的配置
8.3.1客户机配置準备工作
8.3.2客户机的配置
8.3.3从客户机访问伺服器
8.4WindowsServer2003网路环境的配置
8.4.1默认的启动系统与故障恢复设定
8.4.2设定多任务的运行方式
8.4.3通过修改注册表进行系统设定
8.5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Intranet组网技术
9.1Intranet基础
9.1.1Intranet的用途
9.1.2IIS的特点
9.1.3IIS的安装
9.1.4IIS的管理
9.2域名服务系统DNS
9.2.1DNS概述
9.2.2域名服务系统DNS的安装
9.2.3配置DNS域名伺服器
9.2.4创建子域
9.2.5DNS伺服器的其他设定
9.2.6配置使用DNS域名伺服器的客户机
9.2.7在DNS域名伺服器上设定主页
9.3Web伺服器配置
9.3.1Web站点和FTP站点
9.3.2Web伺服器配置的準备工作
9.3.3建立新的Web站点
9.3.4删除Web站点
9.3.5限制非授权用户访问Web站点
9.3.6在一台主机上实现多个Web站点的方法
9.4FTP伺服器配置
9.4.1添加FTP服务
9.4.2增加FTP站点
9.4.3设定FTP讯息和目录输出格式
9.4.4为FTP新建虚拟目录
9.4.5设定访问FTP站点的许可权
9.4.6一台伺服器主机可以提供多种服务
9.5Email伺服器配置
9.5.1MicrosoftSMTPService提供的功能
9.5.2新建Email伺服器站点
9.5.3Email伺服器配置
9.6Internet连线共享
9.6.1Internet连线共享概述
9.6.2Internet连线共享设定
9.7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Linux环境组网技术
10.1Linux概述
10.1.1Linux的用途
10.1.2RedHatLinux的安装方法和要求
10.1.3RedHatLinux9.0安装步骤和过程
10.1.4Linux基本操作命令
10.2Linux网路环境配置
10.2.1TCP/IP配置档案
10.2.2网路配置工具
10.2.3网路环境配置方法
10.3Samba伺服器配置
10.3.1Samba的用途
10.3.2Samba的安装
10.3.3Samba的启动
10.3.4Samba的配置
10.3.5用户管理
10.3.6使用Samba服务举例
10.4DHCP伺服器
10.4.1DHCP伺服器的安装
10.4.2DHCP伺服器的启动
10.4.3DHCP伺服器的配置档案
10.4.4DHCP举例
10.4.5DHCP客户端的设定
10.5DNS伺服器
10.5.1域名伺服器的安装
10.5.2域名伺服器的启动
10.5.3DNS伺服器的配置档案及区域档案
10.5.4DNS伺服器的配置及套用
10.6APACHE伺服器配置
10.6.1APACHE概述
10.6.2APACHE的安装和启动
10.6.3配置APACHE
10.6.4简单测试APACHE
10.6.5虚拟Web站点
10.7FTP伺服器配置
10.7.1Linux环境的FTP伺服器
10.7.2vsftpd的安装和启动
10.7.3vsftpd的配置档案
10.7.4vsftpd的配置及套用
10.8邮件伺服器配置
10.8.1邮件伺服器概述
10.8.2DNS中有关信箱的设定
10.8.3安装sendmail和IMAP
10.8.4配置IMAP
10.8.5配置sendmail
10.8.6客户端的配置及测试
10.9资料库伺服器配置
10.9.1MySQL资料库的安装
10.9.2MySQL资料库的启动
10.9.3MySQL资料库的管理
10.9.4MySQL资料库的备份
10.10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路由器的配置
11.1路由器配置基础
11.1.1路由器的分类
11.1.2路由器重要性能指标
11.1.3Cisco路由器系统组成
11.1.4Cisco路由器产品系列
11.2路由器配置
11.2.1路由器配置途径以及配置环境搭建
11.2.2IOS的启动与系统配置对话
11.2.3路由器状态以及配置模式
11.3CiscoIOS命令行接口CLI简介
11.3.1IOS提供的帮助功能
11.3.2命令行的注释和默认设定
11.3.3显示路由器状态和查看相邻的网路设备
11.3.4IOS及配置档案的备份
11.3.5路由器的一般配置过程
11.3.6改变工作模式命令
11.3.7口令设定与管理
11.3.8路由器测试命令
11.4路由器常用配置
11.4.1IP协定的配置
11.4.2IP路由配置
11.4.3路由协定配置
11.4.4广域网协定配置
11.4.5网路地址转换NAT及配置
11.5路由器配置实验
11.5.1路由器配置实验环境
11.5.2静态路由协定配置
11.5.3RIP路由协定配置
11.5.4OSPF路由协定配置
11.5.5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11.5.6访问控制列表配置示例
11.5.7基于MAC扩展的访问控制列表
11.5.8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列表
11.6路由器密码恢复与系统软体维护
11.6.1路由器密码恢复
11.6.2路由器IOS的故障
11.6.3路由器系统软体IOS的恢复
11.6.4FTP站点的创建
11.6.5Rommon模式下的IOS恢复
11.6.6通过FTP或TFTP的IOS恢复
11.7思考题与习题
第12章交换机的配置
12.1交换机标识与分类
12.1.1交换机的命名和标识
12.1.2Cisco交换机产品的分类
12.2Cisco交换机的配置
12.2.1配置交换机的方式
12.2.2交换机的常规配置
12.2.3交换机MAC地址的绑定与管理
12.2.4清除交换机配置的方法
12.3虚拟区域网路(VLAN)
12.3.1使用VLAN的原因
12.3.2VLAN技术
12.3.3静态VLAN和动态VLAN
12.3.4VLAN主干传输协定标準
12.3.5VLAN间的主机通信
12.4VLAN的配置
12.4.1VLAN配置步骤
12.4.2设定VTP域名和模式(在跨越交换机时使用)
12.4.3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创建VLAN
12.4.4创建跨越交换机的VLAN
12.4.5动态VLAN的配置方法
12.5VLAN之间的路由配置
12.5.1单臂路由
12.5.2对Cisco3750交换机(Server模式)的配置
12.5.3对Cisco2811路由器的配置(单臂路由)
12.5.4对Cisco2950交换机(Client模式)的配置
12.5.5对VLAN之间路由配置的测试
12.6用Telnet远程配置交换机
12.6.1为交换机开启登录许可权和操作许可权
12.6.2使用Telnet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12.7通过Web界面访问交换机的配置
12.7.1交换机的Web管理
12.7.2交换机Web管理配置过程
12.8三层交换机配置
12.8.1三层交换机配置要点
12.8.2三层交换机配置
12.9三层交换机的动态路由
12.9.1动态路由RIP的配置
12.9.2动态路由OSPF的配置
12.10交换机的系统维护
12.10.1交换机密码的恢复
12.10.2交换机IOS的恢复
12.11思考题与习题
第13章Intranet安全与管理
13.1Intranet安全
13.1.1Intranet的安全策略
13.1.2网路安全的层次划分
13.1.3网路防火墙技术
13.1.4防火墙的结构
13.1.5Intranet网防火墙的方案
13.2IIS安全
13.2.1用Windows实现网路地址转换
13.2.2IIS中的安全性设定
13.2.3IIS安全检查表
13.2.4为Web内容设定访问许可权
13.2.5设定计算机的访问许可权
13.3Intranet管理
13.3.1Intranet中的网路管理技术
13.3.2网路管理软体的套用
13.3.3实现系统管理的NET命令程式
13.3.4实现系统管理的方法
13.4思考题与习题
第14章网路故障诊断与维护
14.1网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14.1.1网路故障处理概述
14.1.2网路设备配置验证和测试的一般方法
14.1.3网路故障处理的主要内容
14.2计算机网路中的故障分类
14.2.1网路中的故障种类
14.2.2网路中的物理故障
14.2.3网路中的逻辑故障
14.2.4主机中的故障
14.2.5网路拓扑故障
14.3网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14.3.1网路故障定位过程
14.3.2网路协定层次每一层故障排除的方法
14.3.3网路故障排查手段
14.3.4常用网路故障排查方法
14.4网路故障诊断中的协定层次分析法
14.4.1协定层次分析法概述
14.4.2层次分析法诊断流程
14.4.3用协定层次分析法排除网路故障
14.5网路维护
14.5.1网路维护的一般方法
14.5.2网路故障现象及应考虑的问题
14.5.3计算机网路故障预防与管理方法
14.5.4收集网路故障信息的过程
14.5.5信息收集之后的处理方法
14.6网路测试方法
14.6.1网路测试阶段
14.6.2网路规划阶段的测试
14.6.3网路实施阶段的测试
14.6.4网路测试技术指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