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紫菜苔

2019-01-01 14:07:52 百科
紫菜苔

紫菜苔

紫菜苔(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var. purpuraria L. H. Bailey)是十字花科蕓薹属植物,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短缩,其上着生数片基叶。叶卵形或椭圆形,叶色绿或紫绿,波状叶缘,叶基部深裂或有少数裂片。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果实为长角果,内含多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紫褐至黑褐色,千粒重1.5-1.9克。

分布于美国、日本、荷兰、非洲和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南京、北京和台湾等地。紫菜苔的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稍严,种子发芽温度以25-30℃为宜;幼苗生长适宜温度範围较宽,在20℃左右生长迅速,在25-30℃的较高温度下也能生长,在15℃以下时生长缓慢。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要求选择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生长。

紫菜苔的食用器官为嫩花茎,其味道甜,品质柔嫩,可炒食、做汤或烫后凉拌。紫菜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鲜花苔含蛋白质1.3-2.1克、碳水化合物1.4-4.2克,胡萝蔔素约0.88毫克、尼克酸约0.8毫克、抗坏血酸约79毫克、钙约15毫克、铁1.3毫克。

(概述图参考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紫菜苔
  • 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var. purpuraria L. H. Bailey
  • 别称:红菜苔、红油菜苔、洪山菜苔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罂粟目
  • 亚目:白花菜亚目
  • :十字花科
  • :蕓薹族
  • :蕓薹属
  • :蕓薹
  • 变种:紫菜苔
  • 命名者及年代:L. H. Bailey,1930 

植物学史

紫菜苔由蕓薹演化而来,起源于中国湖北武昌洪山一带,所以又称洪山菜苔。洪山菜苔和武昌鱼被称为“楚天”的两大名菜。在东汉和三国时就有关于红菜苔的记载,《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中也均有记载。红菜苔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初仅有几千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20世纪80年代起紫菜苔在中国各地均有引种,北京和台湾等地也已开始栽培。美国、日本、荷兰和非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引种。

形态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短缩,其上着生数片基叶。叶卵形或椭圆形,叶色绿或紫绿,波状叶缘,叶基部深裂或有少数裂片。叶脉和叶柄为紫红色,叶柄较长,叶脉明显。
花苔近圆形,紫红色,苔高30-40厘米,腋芽萌发力强,每株可产侧苔7-8条或多达20-30条。苔叶细小,倒卵形或近披针形,基部抱茎成为耳状。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果实为长角果,内含多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紫褐至黑褐色,千粒重1.5-1.9克。

生长环境

紫菜苔的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稍严,种子发芽温度以25-30℃为宜;幼苗生长适宜温度範围较宽,在20℃左右生长迅速,在25-30℃的较高温度下也能生长,在15℃以下时生长缓慢;紫菜苔发育适宜较低温度,在10℃左右时紫菜苔发育良好,在20℃以上较高温度时发育不良。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要求选择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生长。
紫菜苔紫菜苔

分布範围

分布于美国、日本、荷兰、非洲和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南京、北京和台湾等地。
紫菜苔紫菜苔

繁殖方法

中国长江流域及苏州地区一般早熟品种于8-9月播种育苗,中熟品种在9月左右播种,晚熟品种于9-10月播种。播种过早,易发生病毒病和软腐病;播种过晚,叶片少,生长量不足,菜薹产量低。育苗床宜採用砂壤土或壤土,每亩苗床播种0.5-0.75千克,可供1-1.2公顷大田定植。育苗期自真叶开展后可分批间苗1-2次。结合间苗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苗龄一般以25-30天为宜,但不宜过长。

栽培技术

定植

定植株行距为20厘米×35(-50)厘米。具体要求是早熟品种定植密度大些,晚熟品种定植密度小些。定植前要覆盖地膜,并按株行距要求打孔定植秧苗。

肥水管理

紫菜苔生长期长,持续採收期也较长,且菜薹採收要求鲜嫩,因此,在施肥上要求基肥与追肥并重。一般基肥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也可用腐熟的廄肥、垃圾等代替,在翻地作畦前施入土中。同时,紫菜苔受旱容易发生病毒病,水多则易感染软腐病,所以在大田整地时必须认真做好排灌设施工作。追肥要适时充足。即定植后、叶片旺盛生长和菜薹不断形成的3个时期要确保肥水充足。一般每亩每次追施尿素5-7.5千克。在严冬来临前,要控制肥水,以免生长过旺、遭受寒害。

採收留种

适时採收:採收标準是当菜薹长到30-40厘米至初花时採收,过早、过迟採收都不利于菜薹的质量和产量。採收时切口要略斜,以免积存肥水,引发软腐病。为提高侧薹质量,主蔓採收位置要适当,一般应在菜薹基部採收,并保留少量腋芽,这样萌发的侧薹较粗壮。
抓好留种工作:需留种的紫菜苔田,必须与十字花科的其他作物隔离种植,以免串花杂交,从而影响留种纯度。留种田宜选用抽薹早、抗病力强的植株。少量留种可採用株选方法,大量留种可採用片选方法。留种田开花期间应认真做好去杂去劣,并追肥1-2次,最好是喷施叶面肥,如喷施宝、硼肥等。当种荚开始转黄时即可收割採种,晒乾后脱粒仓贮。

病虫防治

紫菜苔主要病窖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等。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在夏季和初秋危害严重,要及时预防,可通过适时播种、防止渍水和乾旱、避免连作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可有效防止三大病害发生。霜霉病发生时.可用代森锌800倍液或代林铵1000倍液及其他杀菌剂喷雾1-2次防治。小菜蛾可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价值

紫菜苔的食用器官为嫩花茎,其味道甜,品质柔嫩,可炒食、做汤或烫后凉拌。紫菜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鲜花苔含蛋白质1.3-2.1克、碳水化合物1.4-4.2克,胡萝蔔素约0.88毫克、尼克酸约0.8毫克、抗坏血酸约79毫克、钙约15毫克、铁1.3毫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