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兰属(学名:Risleya King et Pantl. )是兰科下的一个属。腐生草本,不具块茎或假鳞茎。茎无叶,暗紫色,基部具鞘,顶端为总状花序;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小花;花苞片宿存;花肉质,很小;萼片相似,离生,展开;花瓣常较萼片短而狭;唇瓣位于上方,不裂,凹陷,较宽阔;蕊柱短,圆柱形;花葯生于背侧,2室;花粉团4个,成2对,蜡质,无花粉团柄,附着于肥厚的、矩圆形的粘盘上;蕊喙粗大,伸出,高于花葯。
单种属,即该属仅1种,产锡金至中国西南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紫茎兰属
- 学名:Risleya King et Pant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微子目
- 科:兰科
- 属:紫茎兰属
- 下级物种:紫茎兰
形态特徵
腐生草本,高达21厘米。无块茎,无假鳞茎;根状茎近窄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3厘米,径1.5-2毫米。茎无叶,暗紫色,基部具2圆筒状鞘,长0.6-2.5厘米,膜质,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达7厘米,具数朵至40余花。苞片三角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0.5-0.8毫米,膜质,宿存:花肉质,径约2毫米,黑紫色;花梗和子房长1.2-1.5毫米,子房扭转;萼片近长圆形,长约1.2毫米,离生:花瓣近长圆状披针形,长约0.8毫米,展开,唇瓣位于上方,宽卵形,长约1.2毫米,凹入,贴生蕊柱基部,基部具细齿,先端有小尖头:蕊柱圆柱形,长约0.3毫米,花葯生于背侧,2室,花粉团4个,成2对,蜡质,无柄。附着于长圆形粘盘,蕊喙粗,伸出,高于花葯。蒴果椭圆形,长3-5毫米。
种类分布
该属仅1种,产锡金至中国西南部。
代表物种
紫茎兰RisleyaatropurpureaKing et Pantl.
植株高6-21厘米,具肥厚的根状茎;根状茎近狭圆锥形至圆柱形,长1-3厘米,直径1.5-2毫米。茎暗紫色,基部具2枚鞘;鞘圆筒状,抱茎,膜质,长0.6-2.5厘米。总状花序长(1-)2.5-7厘米,具数朵至多达40余朵花,但通常多为20余朵花;花苞片三角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0.5-0.8毫米,膜质;花梗和子房长1.2-1.5毫米;子房强烈扭转;花肉质,黑紫色,直径约2毫米,稍密集;萼片近长圆形,长约1.2毫米,宽约0.4毫米,先端钝;花瓣近长圆状披针形,长约0.8毫米,宽约0.3毫米,展开;唇瓣宽卵形,贴生于蕊柱基部,凹陷,长约1.2毫米,宽达1毫米,靠近基部的边缘具细齿,其余部分全缘,先端具1个朝上翻的小尖头;蕊柱长约0.3毫米。蒴果椭圆形,长3-3.5毫米,宽2-2.5毫米;果梗长约0.8毫米。花期7-8月,果期不详。
紫茎兰

产四川西南部(泸定、峨眉山)、云南西北部(维西)和西藏东南部(波密)。生于冷杉林下或灌丛中,海拔2900-3700米。锡金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