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紫禁城(建筑)

2018-07-14 20:07:21 百科

紫禁城(建筑)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古罕见的。它标誌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本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紫禁城建筑的发展脉络,更通过诸多实地的测绘数据,加以分析,很真实地还原了古代建筑工匠的规划思想以及工程算法。并从历朝历代紫禁城的变化,推测出了皇帝的规划意图,令人耳目一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紫禁城
  • 外文名称:The Forbidden City
  • 地理位置:北京
  •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
  • 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 开放时间:8:00-16:00

考古发现

新华网西安11月30日电(记者 冯国)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每年都接待数百万世界各地意欲了解中国皇帝生活的参观者。然而,最新考古勘探与研究表明,在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陵园内竟然有一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其十进式院落建筑和一处台基式主体建筑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秦始皇版的“紫禁城”。

建筑简介

多年参与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伟刚说,201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园的内城西北部勘探发现了一处长方形的十进式院落的庞大建筑群,南北长690米左右、东西宽约250米,面积达17万平方米,这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建筑群,其面积相当于今天北京紫禁城的近四分之一。
研究发现,这处规模相当于10个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面积的庞大宫殿建筑群,虽然历经秦末汉初兵焚等人为毁坏和2000多年的自然破坏,但是目前保存在地下的基址(包括墙体、砖坯、散水、门道、石道和陶片等)和石块等遗蹟遗物仍基本完好。
孙伟刚说,从其平面测绘图上,不难看出这是一处有中轴线和明确的主体建筑的庞大宫殿群。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原则,这处建筑群可说是秦始皇在其陵园内对理想皇宫的模拟,一定意义上也是北京明清皇帝所居皇宫——紫禁城的“前身”。
根据勘探资料可知,秦始皇版的“紫禁城”坐南向北,位于陵园内城之内南北中轴线通道的西部,约占内城四分之一的面积。它南起于陵园内城南部高大封土的北侧数米处,东西两侧的墙北与内城城垣相连,与西侧的内城城垣和东侧的南北中轴线通道西垣皆相距6米左右,其北墙与内城北垣基本平行,距内城北垣近20米,其中间开门有贯穿南北的九段式通道,每段通道左右有门可分别进入分布于东西两侧的院落,行人也可直接向南通过九段式通道到达一处以大型夯土台基式主体建筑为主的巨大院落。
孙伟刚说,从建筑类型来看,秦始皇版的“紫禁城”主要由两大类建筑单元构成,其一是位于台基式主体建筑群之北的9排18处院落式建筑。这些院落式建筑整体也呈坐南面北,每排南北宽55至60米左右,南北间以散水或墙垣分开,以中间的南北向长通道为中轴呈东西对称分布,相对封闭的建筑群组内的建筑单位有主次之分,一般以大型的夯土台基作为中心,辅以其他类型较小规模的建筑,基址周围设有围墙,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结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