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杂誌于1980年创刊,由故宫博物院主办,是以明清历史、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为经,以古代文物艺术、建筑营缮、历史掌故为纬的文化艺术类月刊。
2018年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荣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紫禁城》
- 语言:中文
- 类别:历史文化艺术
-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 创刊时间:1980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11-1203/G2
- 国际刊号:1003-0328
- 邮发代号:82-277
简介
《紫禁城》杂誌于1980年创刊,由故宫博物院主办。三十年来,依託故宫博物院厚重的皇家底蕴和百万件顶级珍藏,以文精图美、印製上乘等特色,在国内期刊业占据一席之地。
《紫禁城》是一本以明清历史、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为经,以古代文物艺术、建筑营缮、历史掌故为纬的文化艺术类杂誌。利用故宫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和专家资源,最终实现学术问题趣味化、研究成果普及化和传统文化时尚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艺术和休闲需求,为社会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艺术的绚丽多彩。
《紫禁城》杂誌力图服务于对文史知识感兴趣的读者。从事艺术品收藏的专业人士和对艺术品有浓厚兴趣的收藏爱好者。文博专业、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以及文博、考古行业的从业人员。
《紫禁城》立足故宫藏品,以解读明清历史及宫廷文化为己任,兼及其他。通过有效的策划和引导,用丰富灵活的形式贯穿话题,引进不同视角、不同身份的作者,最终为读者在阅读中呈现由物到史,由事到人的细緻与纵深关係。
《紫禁城》以故宫为平台,建立与全国各大博物馆的交流与联繫,密切关注并反映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参照故宫相关文物,从更高更新的角度组织话题。
《紫禁城》充分利用故宫文物资源与人力资源,一方面选择文物大家、史学大家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着作,或加注配图,或增补相关连结,在前人已有的高度上,为读者呈现学术的发展脉络,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一方面推出一批中青年专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紫禁城》文章形式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文风不拘一格;文笔明白晓畅,讲究有血有肉有情;注重文物、古蹟、典籍、档案等历史遗产蕴涵的文化信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往事。高质量的图像与文章内容相结合,摄影作品写实化、艺术化与人文化并重。
《紫禁城》採用16开本,128页,26元(人民币)定价,选取质轻而能够呈现优良的图片品质的纸张。字型、字号选用以易读为重,眉目清楚为度,整体设计富于书卷气。在中文目录外还配有英文目录,为非中文读者提供资讯。
目前的《紫禁城》,已推出以下全新的6大版块内容:
第一版块:故宫视界
锁定故宫的相关焦点话题,根据时间,背景需要,有侧重有选择的推出一组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读者关心,爱读的文章,内容主要突出“新”,“深”,“奇”,即反映有一定实效性的热点问题,就有关特藏,建筑,历史疑案或其他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话题,从同的角度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关注热点,解读疑点,表述观点,挖掘文物背后的丰厚内涵,梳理相关时间的来龙去脉。
第二版块:皇宫印象
发挥宫殿建筑优势,每期推出一组富有人文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摄影或绘画作品,内容以图为主,与读者一起欣赏品评。
第三版块:百万珍藏
以故宫博物院百万件收藏品为主体,以发掘出土的皇家文物,流散在外的宫廷收藏为补充,全方位,新视觉,展示文物实体,欣赏文物艺术,诠释文物信息,讲述文物故事。
第四版块:家国天下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代代传承,帝王历史和宫廷文化则是其中的主脉。本刊将以浩瀚的典籍,档案等材料为依託,说旧事,重疑案,解秘闻,对有史迹,图象资料可寻的任务和事件娓娓道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实。
第五版块:宫殿城池
以现存和考古发现的宫苑建筑、遗址旧蹤为对象,结合文献记载、传说传奇、亲历见闻、个人感悟等内容,以“大宫殿”、“大建筑”的视角,挖掘与建筑有关的历史、哲学、美学、科学、传说等丰厚内涵,展现中国宫殿、园囿营建艺术。
第六版快:鉴藏标準
战士文物研究成果,谈论文物分期断代,讲解文物真伪是非,回忆鉴定背后故事,连载专家鉴藏讲座。广泛涉猎与文物鉴定有关的学问、方法,满足相关研究者、收藏者和爱好者的知识需求。
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紫禁城
紫禁城封面

主办单位:故宫博物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语言种类:中文
开本尺寸:大16开
创刊时间:1980年
国际刊号:1003-0328
国内刊号:11-1203/G2
邮发代号:8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