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流通制度是指用纸张作为货币材料,来印製本位货币,本位币不与黄金挂鈎,流通中的货币为不兑现的纸币的货币制度。本位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係。这种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的产物,目前世界各国均实行这种货币制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纸币流通制度
- 外文名:Notes in circulation system
- 类型:流通制度
- 含义:指用纸张作为货币材料
特点
(1)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金属仍然是黄金,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仍然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但纸币不能自由兑换为黄金。70年代以后,受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纸币的含金量已经不起作用;
(2)国家垄断纸币的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
(3)纸币成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
(4)纸币的名义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纸币一般处于贬值状态;
(5)纸币不能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是国际清算的最后手段。
产生原因
在金本位制度下,为了减少浪费,携带方便,在发行金币的同时也发行纸制的银行券,这种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黄金。但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宣布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和禁止黄金输出。原来流通的银行券丧失了直接或间接地与黄金兑换的条件,从而变成不兑现的纸币继续流通,导致纸币流通制度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