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全译:清初第一词的最完整译注》内容简介:纳兰性德主要成就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集》和《饮水集》两册,后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本书收录了纳兰的梦江南、减字木兰花、蝶恋花、菩萨蛮、山花子、浪淘沙等作品,详解详注,供读者欣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纳兰词全译:清初第一词的最完整译注
- 译者:苏缨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页数:307页
- 开本:16
- 作者:纳兰性德
- 类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0468859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纳兰词全译:清初第一词的最完整译注》清朝最好的纳兰词,迄今最完整的译注本
《纳兰词全译:清初第一词的最完整译注》是“苏缨古典集”系列的第三本书 ,浊世佳公子纳兰容若词卷的执卷望月,比诗词更诗意的词情浪漫 ,经典译注,唯美解读,辞藻清丽,格调高洁。
《纳兰词全译:清初第一词的最完整译注》是“苏缨古典集”系列的第三本书 ,浊世佳公子纳兰容若词卷的执卷望月,比诗词更诗意的词情浪漫 ,经典译注,唯美解读,辞藻清丽,格调高洁。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清初第一词人,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悠然尘外,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苏缨:着名畅销书作家
出版作品:《纳兰词典评》(2008)、《纳兰容若词传》(2009)
《人间词话讲评》(2009)、《唐诗的唯美主义》(2009)
《诗经讲评:风人深致》(2009)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2011)
《纳兰词全编笺注》(2011)
《诗的时光书:西方经典诗歌之美》(2012)
《少有人看见的美》(2013)
《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2013)
毛晓雯,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出版作品有《写给时代的情书——唐诗的唯美主义》等。
苏缨:着名畅销书作家
出版作品:《纳兰词典评》(2008)、《纳兰容若词传》(2009)
《人间词话讲评》(2009)、《唐诗的唯美主义》(2009)
《诗经讲评:风人深致》(2009)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2011)
《纳兰词全编笺注》(2011)
《诗的时光书:西方经典诗歌之美》(2012)
《少有人看见的美》(2013)
《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2013)
毛晓雯,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出版作品有《写给时代的情书——唐诗的唯美主义》等。
媒体推荐
苏缨点评纳兰词,其理解之深切,无几人能及。其清丽感性、温婉煽情的笔法,用真挚的情感解说纳兰容若的风貌,让读者领略了这位浊世翩翩佳公子悲情与深情的一世。
图书目录
卷一
梦江南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又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又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又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 (江南好,真箇到梁溪)
又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又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又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江城子 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
又 (黄叶青苔归路)
又 (纤月黄昏庭院)
採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 (严宵拥絮频惊起)
又 (那能寂寞芳菲节)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 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
又 咏春雨(嫩烟分染鹅儿柳)
又 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
又 (桃花羞作无情死)
又 (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 (明月多情应笑我)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 (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 (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 (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 (而今才道当时错)
台城路 洗妆檯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
又 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
又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
玉连环影 (何处)
洛阳春 雪 (密洒征鞍无数)
谒金门 (风丝袅)
四和香 (麦浪翻晴风飐柳)
海棠月 瓶梅 (重檐淡月浑如水)
金菊对芙蓉 上元 (金鸭消香)
点绛唇 (一种蛾眉)
又 咏风兰 (别样幽芬)
又 寄南海梁药亭 (一帽征尘)
又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
又 (小院新凉)
浣溪沙 (讯息谁传到拒霜)
又 (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 (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 (泪浥红笺第几行)
又 (残雪凝辉冷画屏)
又 (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 (十里湖光载酒游)
又 (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 (五月江南麦已稀)
又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
又 咏五更,和湘真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
又 (伏雨朝寒愁不胜)
又 (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
又 (记绾长条欲别难)
又 (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 (十八年来堕世间)
又 (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 大觉寺 (燕垒空梁画壁寒)
又 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 (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
又 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
又 (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 (肠断斑骓去未还)
又 (容易浓香近画屏)
又 (抛却无端恨转长)
又 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
又 姜女祠 (海色残阳影断霓)
又 (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 (十二红帘窣地深)
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
风流子 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又 (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
又 (準拟春来消寂寞)
又 (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 (萧瑟兰成看老去)
又 (露下庭柯蝉响歇)
又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又 (尽日惊风吹木叶)
河传 (春残)
河渎神 (凉月转雕阑)
又 (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
卷二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又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
又 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
又 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
又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涴青衫卷)
又 (生怕芳樽满)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
又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又 (疏影临书卷)
踏莎美人 清明 (拾翠归迟)
红窗月 (燕归花谢)
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
又 (暖护樱桃蕊)
又 古戍 (古戍饥乌集)
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
又 (野火拂云微绿)
赤枣子 (惊晓漏)
眼儿媚 (林下闺房世罕俦)
又 咏红姑娘 (骚屑西风弄晚寒)
又 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
又 (独倚春寒掩夕扉)
又 (重见星娥碧海槎)
荷叶杯 (帘卷落花如雪)
又 (知己一人谁是)
梅梢雪 元夜月蚀 (星毬映彻)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长相思 (山一程)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
寻芳草 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
遐方怨 (欹角枕)
鞦韆索 渌水亭春望 (垆边唤酒双鬟亚)
又 (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 (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
好事近 (帘外五更风)
又 (何路向家园)
又 (马首望青山)
太常引 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生)
又 (晚来风起撼花铃)
转应曲 (明月)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又 (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 (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 (欲话心情梦已阑)
又 (小立红桥柳半垂)
菩萨蛮 (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 (朔风吹散三更雪)
又 (问君何事轻离别)
又 为陈其年题照 (乌丝曲倩红儿谱)
又 宿滦河 (玉绳斜转疑清晓)
又 (荒鸡再咽天难晓)
又 (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 (白日惊飙冬已半)
又 (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 回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
又 (惜春春去惊新燠)
又 (榛荆满眼山城路)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
又 (晓寒瘦着西南月)
又 (为春憔悴留春住)
又 (隔花才歇廉纤雨)
又 (黄云紫塞三千里)
又 (飘蓬只逐惊飙转)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 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
又 回文 (客中愁损催寒夕)
又 回文 (砑笺银粉残煤画)
又 (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 (阑风伏雨催寒食)
醉桃源 (斜风细雨正霏霏)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
……
卷三
卷四
卷五
梦江南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又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又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又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 (江南好,真箇到梁溪)
又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又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又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江城子 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
又 (黄叶青苔归路)
又 (纤月黄昏庭院)
採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 (严宵拥絮频惊起)
又 (那能寂寞芳菲节)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 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
又 咏春雨(嫩烟分染鹅儿柳)
又 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
又 (桃花羞作无情死)
又 (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 (明月多情应笑我)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 (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 (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 (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 (而今才道当时错)
台城路 洗妆檯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
又 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
又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
玉连环影 (何处)
洛阳春 雪 (密洒征鞍无数)
谒金门 (风丝袅)
四和香 (麦浪翻晴风飐柳)
海棠月 瓶梅 (重檐淡月浑如水)
金菊对芙蓉 上元 (金鸭消香)
点绛唇 (一种蛾眉)
又 咏风兰 (别样幽芬)
又 寄南海梁药亭 (一帽征尘)
又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
又 (小院新凉)
浣溪沙 (讯息谁传到拒霜)
又 (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 (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 (泪浥红笺第几行)
又 (残雪凝辉冷画屏)
又 (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 (十里湖光载酒游)
又 (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 (五月江南麦已稀)
又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
又 咏五更,和湘真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
又 (伏雨朝寒愁不胜)
又 (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
又 (记绾长条欲别难)
又 (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 (十八年来堕世间)
又 (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 大觉寺 (燕垒空梁画壁寒)
又 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 (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
又 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
又 (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 (肠断斑骓去未还)
又 (容易浓香近画屏)
又 (抛却无端恨转长)
又 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
又 姜女祠 (海色残阳影断霓)
又 (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 (十二红帘窣地深)
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
风流子 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又 (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
又 (準拟春来消寂寞)
又 (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 (萧瑟兰成看老去)
又 (露下庭柯蝉响歇)
又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又 (尽日惊风吹木叶)
河传 (春残)
河渎神 (凉月转雕阑)
又 (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
卷二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又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
又 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
又 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
又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涴青衫卷)
又 (生怕芳樽满)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
又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又 (疏影临书卷)
踏莎美人 清明 (拾翠归迟)
红窗月 (燕归花谢)
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
又 (暖护樱桃蕊)
又 古戍 (古戍饥乌集)
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
又 (野火拂云微绿)
赤枣子 (惊晓漏)
眼儿媚 (林下闺房世罕俦)
又 咏红姑娘 (骚屑西风弄晚寒)
又 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
又 (独倚春寒掩夕扉)
又 (重见星娥碧海槎)
荷叶杯 (帘卷落花如雪)
又 (知己一人谁是)
梅梢雪 元夜月蚀 (星毬映彻)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长相思 (山一程)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
寻芳草 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
遐方怨 (欹角枕)
鞦韆索 渌水亭春望 (垆边唤酒双鬟亚)
又 (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 (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
好事近 (帘外五更风)
又 (何路向家园)
又 (马首望青山)
太常引 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生)
又 (晚来风起撼花铃)
转应曲 (明月)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又 (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 (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 (欲话心情梦已阑)
又 (小立红桥柳半垂)
菩萨蛮 (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 (朔风吹散三更雪)
又 (问君何事轻离别)
又 为陈其年题照 (乌丝曲倩红儿谱)
又 宿滦河 (玉绳斜转疑清晓)
又 (荒鸡再咽天难晓)
又 (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 (白日惊飙冬已半)
又 (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 回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
又 (惜春春去惊新燠)
又 (榛荆满眼山城路)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
又 (晓寒瘦着西南月)
又 (为春憔悴留春住)
又 (隔花才歇廉纤雨)
又 (黄云紫塞三千里)
又 (飘蓬只逐惊飙转)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 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
又 回文 (客中愁损催寒夕)
又 回文 (砑笺银粉残煤画)
又 (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 (阑风伏雨催寒食)
醉桃源 (斜风细雨正霏霏)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
……
卷三
卷四
卷五
序言
纳兰词名世逾三百年矣,犹弦歌如缕,剞劂常新。推其家家争唱之权舆,殆微斯人则断无斯恨,因其文而得行其远也。故纵有杜郎俊赏,熟读之亦每如初见;若与重光一晤,心会之定细认前身。诚知观堂不谬,顾曲何妨千载一人;叹息朱王非匹,题名但落长卿二字。莫伤早逝,雏凤即推只手;何须画壁,旗亭唯诩双鬟。唱和浙西阳羡,广囤博见之粮;心期林下闺房,本具贯一之药。造语工乎,却得擿玉毁珠之妙,照烛赤子之心;绝尘夐矣,尚有攀龙託凤之徒,自致属车之盛。
待红楼灯灺,可辨暗香如昨;庾岭梅开,转忆罗浮旧梦。不恋人间富贵,却道冷处偏佳;轻掷续断鸾胶,一任青衫湿遍。欲挽罗衣,难结连理;空言解佩,何处闻琴。过蓝桥而浆非易乞,寄红笺而约总难凭。慈云高处,谩道有情皆满愿;重九来时,已无红豆慰相思。才读得青陵台上,腐衣顿作蛱蝶;却只见双林寺里,名花瘗于冷雨。神女无恙否,谁唤玉燕钗飞空;断带依然也,谁持博山香相待。
奈何。守考父兹恭之义,怀素履幽人之想。性恆真素,职非伐辐。京华坻堮,难为凭虚公子;梭龙衰草,不属安处先生。屈云岫偃仰之心,忍缴道磬折之冗。效秦成许少之劳,毕期门佽飞之事。然斗筲之役,未足羁縻丈夫;舂容大雅,岂可牢笼词客。入金马如空门,访飞琼于瑶台;撰回文于乌丝,採石榴而谁贻。想侧帽来时,兰成憔悴;玉箫去后,奉倩神伤。但赢得梁溪高士,弹指相知;楝亭旧友,登高为赋。饮水词工,心期独得于言外;草堂梦杳,分携岂不在料中。
终向泥犁去也,共秦七黄九而三;亦与玉楼事焉,及杜二苏大为伍。谓诗言志也,不为词之本;词言情也,不为诗之余。故黄泉碧落,两无碍也。成君容若以自伤情多故极于词,极于词故妨于命。是则温韦之后,纵无匹也;归全之道,终有憾焉。其绍述花间,方驾屈宋,恣八叉之才,迈三变之妙,而块垒未便尽销,致情深不寿也。我辈之幸,诚成君之不幸也。
予素慕渌水亭之雅集,爱夜合花之销忿,畏通志堂之大观,悼皂荚屯之清寂。虽率土之滨,皆歌饮水;挈缾之知,敢作郑笺。但竭鄙诚,周旋前贤之间耳。当今世而守古道,常怀弗克负荷之忧;绝子孔而斥良止,宁去不媚不信之诫。虽非哿矣能言,但求信而有徵。役病不敢请藩,循本无非穮蓘。俾略广爨桐之音,小传柯亭之响云尔。唯恐心怀裁玉之志而手无昆刀之锐,殆大方之家摩厉以须,以俟予之出焉。予必降服以谢,中心惙惙焉。
庚寅中秋月,平江后学苏缨拜撰。
待红楼灯灺,可辨暗香如昨;庾岭梅开,转忆罗浮旧梦。不恋人间富贵,却道冷处偏佳;轻掷续断鸾胶,一任青衫湿遍。欲挽罗衣,难结连理;空言解佩,何处闻琴。过蓝桥而浆非易乞,寄红笺而约总难凭。慈云高处,谩道有情皆满愿;重九来时,已无红豆慰相思。才读得青陵台上,腐衣顿作蛱蝶;却只见双林寺里,名花瘗于冷雨。神女无恙否,谁唤玉燕钗飞空;断带依然也,谁持博山香相待。
奈何。守考父兹恭之义,怀素履幽人之想。性恆真素,职非伐辐。京华坻堮,难为凭虚公子;梭龙衰草,不属安处先生。屈云岫偃仰之心,忍缴道磬折之冗。效秦成许少之劳,毕期门佽飞之事。然斗筲之役,未足羁縻丈夫;舂容大雅,岂可牢笼词客。入金马如空门,访飞琼于瑶台;撰回文于乌丝,採石榴而谁贻。想侧帽来时,兰成憔悴;玉箫去后,奉倩神伤。但赢得梁溪高士,弹指相知;楝亭旧友,登高为赋。饮水词工,心期独得于言外;草堂梦杳,分携岂不在料中。
终向泥犁去也,共秦七黄九而三;亦与玉楼事焉,及杜二苏大为伍。谓诗言志也,不为词之本;词言情也,不为诗之余。故黄泉碧落,两无碍也。成君容若以自伤情多故极于词,极于词故妨于命。是则温韦之后,纵无匹也;归全之道,终有憾焉。其绍述花间,方驾屈宋,恣八叉之才,迈三变之妙,而块垒未便尽销,致情深不寿也。我辈之幸,诚成君之不幸也。
予素慕渌水亭之雅集,爱夜合花之销忿,畏通志堂之大观,悼皂荚屯之清寂。虽率土之滨,皆歌饮水;挈缾之知,敢作郑笺。但竭鄙诚,周旋前贤之间耳。当今世而守古道,常怀弗克负荷之忧;绝子孔而斥良止,宁去不媚不信之诫。虽非哿矣能言,但求信而有徵。役病不敢请藩,循本无非穮蓘。俾略广爨桐之音,小传柯亭之响云尔。唯恐心怀裁玉之志而手无昆刀之锐,殆大方之家摩厉以须,以俟予之出焉。予必降服以谢,中心惙惙焉。
庚寅中秋月,平江后学苏缨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