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纳米抗磨剂

2020-02-23 16:32:07 百科

纳米抗磨剂

纳米抗磨剂是运用纳米技术生产的“纳米金属共晶离子有机化合物质”。这种物质含有三十多种金属元素。通过纳米技术改变了金属减磨材料原有的分子结构,直径一般在10纳米左右,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机械部位添加该产品后,在金属摩擦作用下,带负极电荷的烃类分子和金属表面正电荷相互吸引,纳米金属共晶离子物质保护膜,这种保护膜是通过纳米金属共晶离子化合物质的高强渗透机理,在金属内部开成,而非外部粘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纳米抗磨剂
  • 又名:纳米金属共晶离子有机化合物质
  • 属性:有机化合物质
  • 技术:纳米技术

纳米抗磨剂

纳米抗磨剂是运用纳米技术生产的“纳米金属共晶离子有机化合物质”。
纳米滚球摩擦副间的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填补其凹凸不平的沟壑部位,可极大的减少摩擦面积、增强极压抗摩性能,超重抗极压条件下具有超越的减摩、抗磨性能、超越的冷启动性能、抗氧化性能,减少机械磨擦损失80%-90%,极压性能超过30万磅/平方英寸。可实现提高有效功率输出15%-20%,节约燃油15%-18%、噪音降低5-10分贝。在恶劣的高、低温环境下启动发动机更容易。特别的纳米物质有机成分,还能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自行清洁燃烧室积炭、曲轴箱胶质、降低尾气排放、净化尾气40%,达到安全、节能、环保的目的。

纳米抗磨剂功效

1.高强渗透、瞬间成膜
2.超重抗极压
3.超耐磨
4.提高功率,节省燃油
5.降低噪音
6.减少尾气排放
7.超越的冷启动性,高低温稳定性
8.自行清洁曲轴箱胶质,燃烧室积炭
9.降低发动机温度,延长换油周期
10.改善火花塞导电性能,点火更强劲,燃烧更充分

套用领域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钢铁、军事机械、电力、矿山、铁路、汽车、海洋运输、机械、纺织、玩具等。

技术性能

“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 纳米学尺寸为2-30nm。添加“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的200SN基础油,四球实验392N、15min摩擦係数为0.039;磨斑直径 D 条件下为0.34mm,抗极压性能达102,5940N/cm;falex试验抗磨效果4448N、15min、49齿失效,而未添加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的200SN基础油抗磨效果2224N、1min、7齿失效, 添加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的200SN基础油抗磨效果与未添加“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的200SN基础油抗磨效果对比值是1:210,抗挤压性能高达160万磅/平方英寸。产品具有非常突出的抗磨、减摩、抗极压功能,节能,降低设备温度,提高效率,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设备投入和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的效果。而且在热工况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能自行清洁曲轴箱胶质、燃烧室积炭,降低尾气排放。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产品,而且解决了此类产品易团聚、分散性差无法实现工业化套用这一世界性难题。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和不断探索、生产改进和市场检验,最新产品经检测结果显示,市场检验证明:产品质量稳定、技术可靠、节能、增效、减排效果突出。
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的研究成功,实现了“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的突破”,开创了世界润滑与摩擦领域高效节能纳米抗磨添加剂产品套用的新时代。

市场前景

专家预测,在中国全面实施“高效节能纳米抗磨技术”,前期每年市场需求该类产品在100万吨以上,产值会超过1600亿元,利润增加510.88亿元,同时可节约石油当量近亿吨,增加综合经济效益数万亿元。正因为如此,项目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不仅节约大量资源,而且改变管理理念,改变企业、社会经济成长方式,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甚至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发展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纳米抗磨材料现状

据中国工程院“摩擦学科学与工程套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的数据:世界上每年能源套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消耗在摩擦损失上,机械零部件的70%-80%因摩擦磨损而失效报废。在能源消耗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2%,大大低于已开发国家。低效率、高比例的消耗,严重製约着我国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的增长。因此,在全球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下,摩擦学的研究和工业套用己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摩擦学已经成为许多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我国由于经济处于资源、能源消耗型高速发展时期,技术套用水平较低,对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形势更为严峻,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3月5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十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突破”,中国工程院在徐匡迪院长的倡导下,组织15位院士,260多名专家、教授完成了“摩擦学科学与工程套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分析阐述了摩擦学科学的意义、工程套用现状与发展战略对策。
资料显示:在市场上所售纳米金属润滑油添加剂通常为100nm以上大粒径无机纳米微粒,由于其结构、密度、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在润滑油脂等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亲润性较差,易团聚、沉澱、不能发挥纳米金属抗磨材料的特殊抗磨效应,抗磨减摩效果较差,因此全球抗磨剂类产品的使用尚处于低技术水平、低效益阶段。在国内因为节能减排关键性技术没有实现突破,往往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不够造成投资效益差和资金浪费。如辽宁铧子新生水泥厂对水泥球磨机设备轴承进行改造,把油膜轴承改为滚珠轴承,改造投资78万元,节电10%,节约润滑油900公斤。如果採用“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仅需投入1900元或更少资金即可实现更高的节能效果和综合效益,套用效果证明,使用该产品与设备改造型节能方法相比,其直接投资仅为0.2%。我公司科研人员在矿车套用研究中发现,採用“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综合效益显着。其中:如果按延长润滑油寿命一倍节约润滑油50%分析,节约润滑油的效益仅占使用抗磨剂产生总效益的1.7%,如节省燃油10%,节省燃油的效益仅占总效益的5.46%,节省人工费用占总效益的6.08%;节省维修费、材料费占总效益的67%;提高效率产生的效益占总效益的19.67%。经测算:在一般高耗能企业使用“高效节能纳米抗磨技术”如直接节电1%则产生的综合效益是企业纯利润的10%左右,这个数据与企业的耗能比例成正比关係,因此该技术的套用对高耗能企业如钢铁、煤炭、水泥、运输、纺织、汽车、机械製造、军事、工程建设等领域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是非常强烈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摩擦学的发展意义尚没有引起政府、社会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所谓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并引发了一场长达近7-8年的汽车抗磨剂使用高潮,本世纪02年底又有人以零磨损运作汽车市场,并引发了一场更为强烈的汽车抗磨剂使用高潮,但这一次仅仅2-3月便草草退出了市场,并引来不少质量官司,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技术和质量问题。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和汽车用户更能自主消费的特点,在缺乏高性能产品供应市场和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不法商人在运做此类产品时有意误导消费者,夸大其词。更可悲的是某些国际着名的大石油公司也生产这类低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肆意敛取不义之财。如今汽车用户谈到汽车抗磨剂时,就会想到“500公里无机油行使、1000公里无机油行使、磨损修复、10万公里添加一次”等名词。抗磨剂在中国成了骗人的代名词,让人谈虎色变,使整箇中国社会对抗磨剂类产品失去了信心。虽然一些非法商人短期获得了暴利,但它扰乱了市场次序,对本来就很脆弱的摩擦学和消费者心理的打击是致命的、深远的,政府应为磨擦学正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