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纳木错(藏族)

2020-02-14 17:03:06 百科
纳木错(藏族)

纳木错(藏族)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纳木错
  • 外文名:Namtso

藏语“纳木”是天的意思,所以该湖的名字是“天湖”之意,蒙古语则称其为腾格里海。该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是我国第二大鹹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该湖位于藏北当雄县和班戈县境内,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其它二湖是浪卡子县境内的羊单雍湖和阿里地区的玛旁雍湖)。
关于纳木错的成因,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美丽、健壮的牧民姑娘,她长年累月地在藏北的草原上放牧牛羊。有一晚,她梦见从念青唐古拉山上下来一个穿白衣、戴白帽、骑白马的男子,来和她幽会。不久,她生下一个男孩。那孩子很快就长得高大强壮起来,而且力大无穷。 他们住的帐篷旁边有一块巨岩,据老人们说,巨岩下有一口井,与大海相通,任何人也不準搬动那块巨岩,否则后果不堪构想。但是,那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试试自己的力气,就用双手抱住岩石,轻轻一抬,那块岩石就被抱了起来。他把石头放在旁边,向自家帐篷走去。忽听背后水响,回头一看,滔天巨浪直涌过来。他慌忙跑进帐篷,把妈妈背起来,向高山上跑去。他们站在山顶,见水位还在上涨,他妈妈便吩咐他搬山来挡水。他从念青唐古拉山的阳坡搬来十八座峰,从阴坡搬来十九岭,终于挡住了大水,这些峰、岭围起来的水,就成了现在的纳木错。 为了生活,那个男孩又去把山上的野耗牛都赶回来,让妈妈餵养。他妈妈一不留神,有五十头野氂牛又逃跑了,这就是现今藏北野氂牛的祖先。而没能逃跑的五十头野耗牛,后来就繁衍成现今的家托牛。
有一次,那个男孩出去放牧,遇到一个穿白衣、戴白帽、骑白马、执白矛的老人,自称是念青唐古拉山神,并说可以满足男孩的一切愿望。说完就把他带到山上的—座用水晶建造的宝库前,库里装满了金银财宝。老人命他闭上眼从库里抓三把东西,说抓到什幺,就给他什幺。那孩子第一把抓出来的是盐,第二把抓出来的是硷,第三把抓出来的是白海螺。他高高兴兴地把这些东西带回家。这就是今天纳木错产的盐、硷的来源,而那些白海螺就成了沿湖草原盛产的白绵羊。
纳木错(藏族)
纳木错(藏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