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鸦雀(学名:Psittiparus bakeri)是白胸鸦雀属的鸟类。体型略大(19厘米),呈灰褐色。头棕色,下体近白。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900米高处的树林和草丛间以及常在细枝或草茎上穿梭活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不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红头鸦雀
- 拉丁学名:Psittiparus bakeri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鹟科
- 属:鸦雀属
- 种:红头鸦雀
- 定名人及年代:Blyth,1842
- 英文名称:Rufous-headed Parrotbill
外形特徵
体型略大(19厘米)的灰褐色鸦雀。头棕色,下体近白。甚似黑眉鸦雀但体型较大,无黑色的眉纹,眼先及眼周围皮肤铅灰而非浅蓝粉色。虹膜-红褐;嘴-橘黄至深色,嘴端及下嘴灰色;脚-蓝灰。
叫声:有特色的似松鼠的唧唧声,间杂以缓慢双音tee-ur。群鸟进食时发出持续不断的吱吱声chir-,分散后作哀怨的咪叫声。嘴叩击有声。
分布範围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至中国西南、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红头鸦雀分布图(图四)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指名亚种为罕见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极西部海拔900~1675米。
生活习性
结小群栖于竹林,有时于灌丛及高草丛。有时与其种类混群。常头朝下进食似山雀。
亚种分化
- 红头鸦雀指名亚种(学名:Paradoxornis ruficeps ruficeps)。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至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不丹。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