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肩丽椋鸟属中型鸟类,体形大小适中。嘴形几直而尖,嘴缘平滑或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须或存或缺如。鼻孔裸露或为垂羽所盖。翅长适中,初级飞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状,尾羽12枚。脚长而强健,前缘具盾状鳞。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体羽具纵纹。栖息地是开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丛地区。主食为植物果实和浆果,亦兼食昆虫;营巢于树洞中、土崖壁洞中或裂缝洞中。每年仅秋季换羽。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红肩丽椋鸟
- 拉丁学名: Lamprotornis nitens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椋鸟科
- 属:丽椋鸟属
- 分布区域:于安哥拉,波札那,加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红肩丽椋鸟
【中文别名】开普敦丽椋鸟
【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66
【英文名称】Red-shouldered Glossy-starling, Cape Glossy Starling, Cape Starling, Red-shouldered Glossy-Starling
分布範围
分布于安哥拉,波札那,加彭,赖索托,莫三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史瓦济兰,尚比亚,辛巴威
旅鸟:刚果。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