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四川师範大学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18-06-28 10:35:07 百科

四川师範大学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是在2002年成立的“四川师範大学计算机软体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经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估、考核后,于2009年2月,由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产学研”的发展思路,以求实、发展、竞争与开放的精神,在计算机量子计算、实验仿真、教育信息化技术、材料可视化计算、信息安全和计算机格线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简介

“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是在2002年成立的“四川师範大学计算机软体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经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估、考核后,于2009年2月,由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建立

近年来,该实验室在以张景中院士为首的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以“产学研”的发展思路,以求实、发展、竞争与开放的精神,在计算机量子计算、实验仿真、教育信息化技术、材料可视化计算、信息安全和计算机格线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尤其在计算机量子计算领域与美国哈佛大学结成长期科研合作伙伴。

成果

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占18%),出版专(编)着7部,科研获奖12项,开发与推广软体套用方案或产品5项,其中数字校园方案和化学实验仿真系统为省级推荐产品。

人员配置

实验室十分注意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五年来不断吸纳学生参与团队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120余名,接受访问学者20余人次,目前实验室有2名博士研究生和40名硕士研究生、80余名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工作,获得包括部、省、校级各类奖励与证书近200多项。多名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四川省优秀毕业大学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百篇优秀硕士论文。实验室因此荣获四川省教育成果一等奖。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2名,具有硕、博学位教师30人。副教授职称以上人员比例为69%,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94%,45岁以下人员比例为94%。

研究方向

实验室升格后,其研究内容集中在量子化的生物图型图像技术、材料计算的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三个方向。
可视化计算方向,学术带头人杨春、赁郭敏教授,主要从事材料计算模拟设计的数学物理基础研究、数值计算算法研究、複杂材料粒子体系的计算理论体系等前沿研究,尤其重视纳米尺度下的材料计算及其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量子化生物图型图像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庞朝阳、王玲教授,主要从事,面向生物医学中的图形图像,在量子力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基础上的量子图像处理和信号处理方面的技术方法与技术体系的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实验方向,学术带头人潭良、冉呜教授,主要针对我国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虚拟实验开发、评价及管理规範的研究,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可视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虚拟实验智慧型指导与管理系统的研发。
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标誌着实验室迈向了新的里程。实验室全体同仁将努力工作、面对挑战、把握时机,把实验室做得更好,力争再通过数年建设,成为国内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方面的科研强所。
实验室主任:张健教授(四川师範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