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杨梅,多年生草本,高15—38厘米;根状茎具褐色鬚根。茎直立,圆柱形,乾后稍扁,直径1.3—2毫米,具纵条棱。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四川地杨梅
- 拉丁学名:Luzula sichuanensis K. F. Wu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目:百合目 Liliflorae
- 亚目:灯心草亚目 Subordo Juncineae
- 科:灯心草科 Juncaceae
- 属:地杨梅属 Luzula
- 亚属:微阜亚属 Subgen. Anthelaea
- 组:小花组 Sect. Parviflorae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38厘米;根状茎具褐色鬚根。茎直立,圆柱形,乾后稍扁,直径1.3-2毫米,具纵条棱。叶基生和茎生,禾草状;基生叶数枚;叶片扁平,披针形,长7-18厘米,宽3-6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几无毛,绿色;茎生叶1-2(-3)枚,长8-14厘米;叶鞘筒状包茎,鞘口具簇生丝状毛。花序排列呈伞房状;花在分枝上单生,排列稀疏;总苞片线形,长3-6厘米;花序梗基部有膜质苞片,边缘具缘毛或撕裂状;每花下有2枚膜质小苞片,宽卵形,长1-1.5毫米,顶端尖,边缘撕裂或不裂,褐黄色;花被片披针形,长约2毫米,宽约0.8毫米,外轮者与内轮等长或稍长,顶端锐尖,质稍薄,棕褐色;雄蕊6枚;花葯长圆形,长0.6-0.8毫米,黄色;花丝与花葯等长或稍短;子房卵形至近球形;花柱短于子房;柱头3分叉,长约1.7毫米。蒴果宽椭圆形至近球形,长约2.1毫米,顶端钝,无小尖头,棕红色,稍有光泽,果爿内面有绣色斑点。种子长圆形,长约1.2毫米,栗褐色;种阜极微小。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 700-4 000米的山坡林下。
分布範围
产于四川。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本种提示
本种与小花地杨梅L. parviflora (Ehrh.) Desv.接近,但本种叶片长而较窄,鞘口部簇生丝状柔毛;花序为疏散的伞房状聚伞花序;蒴果近球形,顶端钝圆,无小尖头,果爿近圆形,内面常有明显的红褐色斑点,容易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