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2018-05-04 22:33:32 百科
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四川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始建于2001年,在十余年的专业建设中,根据传媒行业发展的需求,先后设立了: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汉双语播音方向 本科)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方向 本科)播音与主持艺术(主持与播音艺术教育方向 专科)主持与播音(专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四川传媒学院
  • 校训:博学笃行 德艺双馨
  • 创办时间:2001
  • 所属地区:四川成都郫县
  • 学校类型:艺术
  • 学校属性:民办本科院校
  • 现任校长:马洪奎

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在三年级开设电视主播主持方向、广播主播主持方向、新闻采编与主持(含出镜记者)方向、综艺娱乐主播主持方向、文艺广播主持方向、节目製作与主持方向。
本专业在校学生4000余人,形成独具特色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摇篮和有声语言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以播音主持为“一专”,兼具采、编,音频、视频製作为“多能”的,适应全媒体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培养广大民众有声语言表达的“楷模”,以有声语言表达能力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服务。
人才培养模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依託优秀的多学科教师团队和全国一流的影视设备、一整套生产型的演播厅、馆以及四川广播影视系统庞大的行业优势,围绕“宽口径、厚基础、套用性、複合型、一专多能”总体要求,科学、合理、创新地设定教学体系。特彆强调培育学生“能说、会做”的实际能力,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数有机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能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学会做人、做事、与人相处并领悟学习方法。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在播音主持教学中,针对媒体需求,将专业基础课教学分为“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两项内容,分别设课,并有机整合形成“有声语言表达基础”系列课程。2010年度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二)专业课程设定以“播音主持”为核心,兼具採访、编辑、评论以及创意、策划、音频、视频製作等多项能力的养成,以满足“全媒体”(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传统媒体及融媒体,网际网路、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要求。
(三)课程设定强调实用性,高年级设定专业方可直接与未来职业向直接对口。目前所开设的电视主播主持、广播主播主持、文艺广播、新闻采编与主持(含出镜记者)、节目製作与主持、综艺娱乐主播主持六个方向为社会培养大量的能与传媒工作直接接轨的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导、製作人等。
2010年9月,播音与主持专业用于学生实践的电视“光影频道”和模拟仿真实验电台已经正式开办。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电视台、电台。而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实习的教学基地。它以少量的管理团队负责播出,而由全专业各年级、各班级、各学习小组组成庞大多样的製作团队,根据专业学习的进程,设定与之相关的节目和栏目,每天可播出十几个栏目和板块。製作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量达十五个小时(不含重播)。由于与学习成绩挂鈎,与学分挂鈎,与毕业设计(作品)挂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团队意识,节目整体意识、成品意识等空前高涨。为他们真正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流专业教学设施设备
办学之初,本专业就将“用一流的设施设备培养传播人才”的思想作为建设专业的重要指导。十余年来不断购置积累、更新、升级建设,由播音主持专业专门使用的设施、设备已达国内同类专业最优水平:“教室、实验室、工作室”一体化广播、电视标準教室18间,电视现场採录演播教室8间,小录音棚12间、中型影视配音棚4间、音效製作棚一间,虚拟演播厅一间,西部第一录音棚一座(可录交响乐),广播直播大型教室八间,钢琴、电钢琴22台,MIDI製作设备40套。
二0一一年九月建成投入使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大楼,建筑面积12135平米,设有省级卫视标準全景式电视新闻演播室一座,中型电视高清演播厅两间,108间高标準小录音棚,模拟中央电台大型广播直播间(带电视採集功能)一座,模拟省市广播直播间两座。所有演播室、直播间、录音间全部採用国家电台使用的英孚美迪系统连网,共享资源。表演教室六套,形体教室四套,思维语言教学专用教室四套。以上全部场地均配有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水平的演播、採录、编辑设备,可直接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生产。
双师型教师团队
播音与主持系,依託四川广播影视行业优势和行业内广泛的人脉资源,内培外引的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播音专业教师队伍。并依託学院广播电视学科群建立了一支新闻、编导、节目製作、表演等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高层次教师队伍。
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队伍中,专业带头人王雷为原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正高职称评审会委员,长期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与主持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在西部地区第一个被评为正高级职称——播音指导。在四川省广播电视行业工作了四十余年,有丰富的播音主持经验,涉猎了语言艺术的诸多领域,在行业内和客群中享有高度讚誉。多年来为四川广电行业培养了几代播音与主持人才。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队伍中有省内外播音主持专家和省市电台、电视台播音与主持队伍的领军人,其中有:四川台编委会副主任、四川省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一级导演郭宏教授、原成都电台播音部主任秦燕芝教授、原四川电台播音部副主任刘铁、余蜀青教授、四川电视台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导李蓉教授、原四川电视台妇儿频道副主任王玲教授、以及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广电系统引进具备高级专业职称的刘平生、张琳琳、王世云、刘鹏教授,还有四川电视台、成都电台电视台当红节目主持人付海江等。形成老中青结合,配置合理的梯队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均在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中担任教学,中年教师承担教学重要任务,青年教师还在丰富教学经验,同时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充任重要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人才辈出 桃李芬芳
本专业开办多年来,已为中央电视台和省内外四级广播影视单位和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代表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蔡旻,中影集团大众电影《星月刊》等8家电影杂誌社执行主编高瑞沣,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金牌主持人”沈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张晓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郝森磊,中央电视台7套《聚焦三农》肖懿木,中央电视台记者张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雷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播商建超,央视网《商界中国》栏目组刘露,新华社媒体专员冯相华,新华社北京分社郑瑶、光明日报记者潘睿,凤凰卫视编导陈婕、新浪网常俊,搜狐网珠海站市场部总监张玺等,工作成绩显着。张翔、张冉、翟曼、李三川、王瑞、曹一楠、白娅莉、史竹君、阮志翔、荣盛楠、熊卫黎、李丹、赵亮、李文娟、孙梦悦、杨宇轩、武世杰等几百名同学分别在北京、西藏、重庆、新疆、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青海、云南、四川、贵州、福州、成都等省市电台、电视台担任主播主持的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地图信息

地址:高新西区团结镇学院路67号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