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经100˚30'至104˚27',北纬30˚35'至34˚19'。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尕尔纳山峰北麓,海拔在2000米至3000米之间,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435公里 。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誉为九寨沟“六绝”。
九寨沟主景长10余公里,面积6万多公顷,主要由岷山山脉中呈“Y”字形分布的日则沟、则查洼沟、树正沟三条沟谷构成;九寨沟主要景点分布在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内。
沟内可分五大景区:树正景区、日则景区、长海景区、宝镜岩景区、原始森林生态景区。
2004年1月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批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四川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
- 地理位置:四川九寨沟县
- 面积:川西高原气候中的暖温带
- 级别:国家级
- 地理区域: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
- 批准时间:2004年1月
- 景点景区:犀牛海、五花海、珍珠滩
- 外文名:Jiuzhai Valley national Park
- 认证时间:2000年
- 景点级别:AAAA级
- 管理单位: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0˚30'至104˚27',北纬30˚35'至34˚19'。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流域面积651.34公里,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气候特徵
九寨沟处于中国北亚热带与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气候温和、冷凉乾燥、降水适中、旱雨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地形地貌
九寨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属松潘,甘孜地槽区,恰好位于中国第二级地貌阶梯的坎前部分,在地貌形态变化最大的裂点线上,地势南高北胝,有高山,峡谷,湖泊,瀑布,溪流,山间平原等多种形态,其地貌属高山狭穀类型,山岭的海拔高度大都为3500-4500米,最高峰嘎尔纳峰海拔4764米,最低点羊同海拔2000米。
地质变迁
在距今约四亿年前的古生代,九寨沟尚是一片汪洋,从第四纪旱更新世纪起,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使地壳发生了急剧性的变化,山体在快速的不均衡隆重起过程中,经冰川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角峰突起,谷深岭高的地貌形态,另外,由于地震等因素引起岩壁崩塌,滑落花流水,土石流堆积和石灰溶蚀,钙华加积等多种地质作用,导致沟谷群湖产生,叠瀑越堤飞出,因此,九寨景观的雏开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就已形成。
从第四纪晚期世纪后期,九寨沟一带的许多山地海拔已达到4000米以上,达到了雪线,随着冰川期气候的到来,高山上发育了冰川,山谷冰川又伸展到海拔2800米的谷底,留下了多道终碛,侧碛,形成堤埂,阻塞流水而形成堰塞湖,长海就是第四纪冰期时形成的堰塞湖,这里仍保存着第四纪古冰川的遗蹟,冰斗,冰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 喀斯特地貌是造就是悬壁,形成瀑布的先决条件。在台式断裂的抬升面上,堆积土石流等堆积物,后经喀斯特作用,钙华加积,增加瀑布高度,形成今天壮观的诺日朗瀑布,30多米高的悬崖上,湍急的流水陡然跌落,气势雄伟,较发达的冰川地貌和岩溶地貌奠定了九寨风光的基础。
地质工作者们根据九寨沟的冰斗和“U”字谷,认为长海冰川属冰斗冰川。九寨沟其他地方还有悬冰川以及平顶冰川。
资源情况
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3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自然分布的原生物种有3553种,有白垩纪末、第三世纪初的孑遗植物独叶草、星叶草、箭竹等。原始森林也是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适宜环境,初步调查有无脊椎动物693种、脊椎动物313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小熊猫、羚羊等。
景区景点
景区
树正群海
树正群海景区是九寨沟秀丽风景的大门。树正群海沟全长13.8公里,共有各种湖泊(海子)40余个,约占九寨沟景区全部湖泊的40%。
长海景区
长海海拔3060米,面积30万平方米,最高处4450米,长约7.5公里,水深44.57米,最深处可达80米。长海是远古冰川的儿子,它没有出水口,靠冰碛物阻塞成湖,长海的南边冰川雪峰上的积雪是长海的水源,所以称长海为“装不满,漏不乾的宝葫芦”。长海是九寨沟最长的一个海子,长达四公里多,因为它呈“S”形分布,所以只能见到一部分。长海所处的海拔也是九寨沟所有景点中最高的,海拔达到三千一百多米。在冬季的时候长海会结六七十厘米厚的冰层。长海海拔3060米,最高处4457米,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长约8公里,顺山弯去,头深藏在层峦叠嶂的山谷之中,是九寨沟最大的海子。
日则景区
从诺日朗瀑布向西南方行进就是日则沟。这一路景点有珍珠滩,金铃海、孔雀海、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越过日则保护站,再越过海拔2905米的天鹅海、芳草海,跋涉到绝壁千仞的剑岩,16公里的山路便到了尽头。
九寨沟精华的日则景区

宝镜岩景区
九寨沟宝镜岩是由兼具滑坡、地壳表层的差异运动及地震活动较频繁,使得大片的石灰岩层逐渐向下滑落,形成可相对高度400米的悬崖,岩壁如同刀砍斧劈一般,上面只有小树。
据传,这面宝镜本是九寨沟万山之主扎依扎尕的宝物,为了不让沟外的妖魔鬼怪进入九寨沟戕害生灵,他便把这面宝镜放在进沟的必经之路,保佑九寨沟人安居乐业。宝镜岩景区是九寨沟风景的序幕,包括芦苇海、迎客松、盆景滩等景点。一进九寨沟,便可见扎如沟北侧有一块巨大的石崖,昂然矗立,巍峨挺拔,表面平整,远远望去,像是一座大屏风。这就是宝镜崖,也称为魔鬼崖,宝镜岩高达400余米。
宝镜岩景区位于沟口处

景点
五花海
有“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誉的五花海,位于日则沟孔雀河上游的尽头。
五花海九寨沟国家公园,它位于海拔2472米处(服用携氧片,缓解高原反应),珍珠滩瀑布之上,熊猫海的下部。清澈多彩的湖面下显现出一段段的树木躯干。湖面整体呈绿松色,不同区域,颜色变换从黄色到绿色,又到蓝色,展现出湖水五彩的美艳。
珍珠滩
位于四川省九寨沟景区的花石海下游0.5公里左右的地方,日则沟和南日沟的交界处,有一片坡度平缓,长满了各种灌木丛的浅滩,长约100米的水流在此经过多级跌落河谷,激流在倾斜而凹凸不平的乳黄色钙化滩面上溅起无数水珠,这就是珍珠滩。珍珠滩海拔2433米,宽约160米,面积9.5万平方米,是一片巨大扇形钙华流,清澈的水流在浅黄色的钙华滩上湍泻。
中查沟
位于九寨沟县漳扎镇内,与九寨沟景区仅一山之隔,是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3.5公里的峡谷,沟口海拔2189米,山顶海拔约为4000米,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查沟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古老的藏族村寨,其神秘的藏族民俗风情和人文资源别具特色。
犀牛海
犀牛海是一面长约2.2公里、水深17米、海拔高度2400米、最深的地方可以达到40多米的天然湖泊。是树正沟最大的海子。犀牛海的南端有一座栈桥通过对岸。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藏族老喇嘛,骑着犀牛来到这里。当他饮用了这里的湖水后,病症竟然奇蹟似的康复了。
公园文化
名称
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原始古朴的村寨散落在绿树环抱的群山之中,显得更加古老、宁静。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总是和它的生存环境、生命繁衍息息相关,显示着人类文化学和地域文化学的色彩。九寨沟,平均海拔在2500米左右,属于寒温带地区,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这里的传统的建筑大都为木结构。
宗教
九寨沟的藏族同胞信仰苯教。公元前二世纪,西藏的苯教传到了九寨沟所在的阿坝地区,与当时原始的巫教结合。公元6世纪,苯教在这一地区大为盛行;7世纪,藏传佛教传入,与苯教发生冲突,因为苯教在这一地区的信众众多,基础坚实,才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发展成为藏传佛教的一个派别,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直到今天,整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仍然保存有60座苯教寺庙。
禁忌
1、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2、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3、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4、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5、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6、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7、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8、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9、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10、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荣誉建设
自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九寨沟管理局在保护优质的生态环境、制定高品位的规划、建设优质的景区设施和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护、科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九寨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自然保护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範单位”、“中国AAAA级景区”和“省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2000年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旅游精品之首,成为四川六大景区“世界遗产最佳旅游精品线”的龙头,先后获得 “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等国际桂冠。
生态保护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旅游影响力在国际上日益提高,为了规划建设好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使一流的景区与一流的硬体设施相配套,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于1985年10月完成了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并于1987年1月通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又于1999年开始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于2001年10月通过由建设部和四川省建设厅共同组织的正式评审,并按评审纪要修改完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近期重点建设区详细规划》已于2003年6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建设厅的评审。
在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九寨沟世界遗产管理局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已完工的游客中心、景区栈道、生态厕所、诺日朗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及正在施工的蓝天停车场及附属工程、景区公路整治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共投入基建经费约502594027.83元。
科研价值
2003年3月9日,“数字九寨沟”项目中的电子商务系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金旅工程”项目——“四川旅游目的地行销系统”——试点建设项目。2004年初,“数字九寨沟”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被列入《建设部200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画》。7月24日,“数字九寨沟” 申请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位化工程》的示範项目进行了评审,并获得通过。
“数字九寨沟”主要包括景区自然资源保护数位化、运营管理智慧型化、产业整合网路化三大部分组成,是九寨沟管理局为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数据收集、分析、传播自动化的具体体现;是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实施景区管理运营智慧型化的具体措施;同时也是为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世界遗产景区保护、管理的产业基础,实现产业整合网路化的有力保证。
旅游信息
票务
门票:淡季80元/人; 旺季220元/人
车票:淡季80元/人; 旺季90元/人
车票:淡季80元/人; 旺季90元/人
(注:淡季指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旺季五月至次年十月)
交通
乘车
成都一般作为到九寨沟旅游的中转站。
交通线路

九寨沟的重要陆路交通是东西九环线,全长约920公里。
九环西线由成都出发,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全程约440公里;
九环东线由成都出发,经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县城至九寨沟,全程约480公里。
另外,从甘肃省兰州市经过临夏、合作、碌曲、若尔盖、川主寺至九寨沟的公路也是颇受游客欢迎的自驾和乘车旅游线路,全程711公里。
成都市新南门车站每日有大巴发往九寨沟沟口,成都市茶店子车站每日有大巴发往九寨沟县城。另外,甘肃兰州、武都,四川绵阳、广元等地每日也有大巴发往九寨沟沟口客运中心。
飞机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和黄龙的空中交通枢纽,距九寨沟沟口88公里,车程一个半小时。
九黄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庆、绵阳等城市的直航航线,另有广州和深圳经停成都(重庆)往返九寨航线。游客可从全国各大城市乘飞机经成都、重庆或绵阳中转至九黄机场。
自驾
游客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不同需求,可选择以下自驾线路:
1、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
2、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县城—九寨沟;
3、成都—雅安—泸定—丹巴—四姑娘山—马尔康—红原—川主 寺—九寨沟;
4、广元—文县—九寨沟县城—九寨沟;
5、兰州—临夏—合作—碌曲—若尔盖—九寨沟;
6、西安—宝鸡—凤县—略阳—武都—文县—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