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创刊于1982年,是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
据2019年9月《四川中医》编辑部官网显示,《四川中医》编委会委员有30人,编辑部编辑有3人。
据2019年9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四川中医》共出版文献32468篇、总被下载3063696次、总被引117548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537、(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95。 据2019年9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四川中医》载文量为16454篇、基金论文为2505篇、被引量为39969次、下载量为147775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四川中医》影响因子为0.52。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四川中医
- 外文名称: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语言:中文
- 类别:中医学
- 主管单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编辑单位:《四川中医》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2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51-1186/R
- 国际刊号:1000-3649
- 邮发代号:62-26
- 现任主编:杨殿兴
- 编辑部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办刊历史
1982年,《四川中医》创刊。
1983年,该刊以双月刊发行。
1985年,该刊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四川中医》设有理论探讨、专家论坛、当代名医、临证心得、读经典做临床、临床研究、针灸推拿、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报导、专题笔谈、病例讨论、证的研究、四诊研究、方药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术争鸣、中医教学、海外中医、医史文献、综述、验方荟萃、验案採撷、临床解惑、百家园、短篇报导、中医与写作、信息窗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9年9月《四川中医》编辑部官网显示,该刊编委会委员有30人,编辑部责任编辑有3人。
委员 | 刘德培 | 姜再增 | 李宗荣 | 王德炳 | 黄永勤 | 卢红冰 |
段利生 | 陈金雄 | 俞思伟 | 周毅 | 杨明经 | 王继伟 | |
袁永旭 | 哈铁军 | 胡艳君 | 王秀平 | 肖小炜 | 杨长青 | |
施城 | 沈承亮 | 李苑 | 夏旭 | 夏洪斌 | 包含飞 | |
周玉宝 | 张英时 | 张晓文 | 孟笑梅 | 邓昶 | 辛映继 | |
编辑 | 姜冬云 | 李建才 | 邬宏嘉 | --- | --- | --- |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四川中医》是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中华期刊网、中国卫生健康等平台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19年9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四川环境》共出版文献32468篇。
据2019年9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四川环境》载文量为16454篇、基金论文量为2505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9月5日中国知网显示,《四川中医》总被下载3063696次、总被引117548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537、(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95。
据2019年9月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四川中医》被引量为39969次、下载量为147775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5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730名,在中国医学类(92种)中排第71名。
荣誉表彰
2007年,《四川中医》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
该刊曾获得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级一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四川中医》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
期刊题词
1982年,在《四川中医》创刊之际,原四川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李春霖、原四川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傅灿冰、名老中医王渭川、原温江地区中医学会代表梁文骥等人为期刊题词。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名誉主任委员 | 吴阶平、张文康、高强、殷大奎 |
主任委员 | 曹荣桂(中国医院协会会长) |
副主任委员 | 白书忠(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佘靖(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肖梓仁(中国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
主编 | 杨殿兴 |
副主编 | 田兴军、周建伟(常务) |
编辑部主任 | 胡绍刚 |
注:表中为2019年9月《四川中医》编辑部官网和2019年第8期封面显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