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四子王旗

2017-09-23 19:15:41 百科
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一个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理坐标北纬41°10′~43°22′,东经110°20′~113°。东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及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毗邻,南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交界,西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全长104公里。

四子王旗幅员总面积25,516平方公里,人口21万(2008年),辖4个苏木、2个乡、5个镇、1个牧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四子王旗
  • 外文名称:Siziwang Banner
  • 行政区类别:旗
  •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 下辖地区:4个苏木、2个乡、5个镇、1个牧场
  • 政府驻地:乌兰花镇
  • 电话区号:0474
  • 邮政区码:011800
  •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面积:25,516平方公里
  • 人口:21万(2008年)
  • 方言:晋语
  •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葛根塔拉草原
  • 车牌代码:蒙J
  • 行政区划代码:150929

建制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为匈奴地。
秦汉时为雁门定襄郡之徼外地、匈奴中部单于庭辖地。
魏晋南北朝时为跖跋氏据地,隶属抚冥镇。
隋朝时为突厥族牧地。
唐朝时属振武军兼大单于大都护府。
辽代时期属丰州东北境,隶西京道。
金属西京路。
元朝时为净州路及西南境沙井总管府之各郡,中东西部皆为赵王传世食邑。
明朝时为察哈尔部林丹汗右翼属地。
清朝初期封给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称四子部落旗。
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代孙脑音泰生有四子:长子僧格、尊号莫尔根忽少奇;次子索纳木、尊号达尔汗台吉;三子鄂木布、尊号布库台吉;四子伊尔扎木、尊号莫尔根台吉,游牧于呼伦贝尔。
17世纪30年代初归附后金,后因战事逐渐西迁于此。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皇帝赐鄂木布为达尔汗卓哩克图,授札萨克,统领四子部落。顺治六年(1649年),晋封为多罗郡王,世袭罔替。
民国三年(1914年),旗地受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节制。民国17年(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旗地属绥远省乌兰察布盟领导。民国38年(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随着四子王旗的解放,封建王公世袭制及清朝盟旗制也随之而土崩瓦解了。
解放初,旗地属绥远省乌兰察布盟领导。
1950年4月1日,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领导;1954年3月6日,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併,四子王旗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领导。1958年4月,乌兰察布盟人民委员会改为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四子王旗属乌盟行政公署领导。
2000年,四子王旗辖1个镇、10个苏木、15个乡。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乌兰察布盟建制设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属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领导。

行政区划

2006年撤併乡镇后,四子王旗辖5个镇、3个乡、5个苏木、1个牧场:乌兰花镇、吉生太镇、库伦图镇、供济堂镇、白音朝克图镇、红格尔苏木、江岸苏木、查乾补力格苏木、脑木更苏木、东八号乡、忽鸡图乡、乌兰牧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西北部,位于北纬41°10′~43°22′,东经110°20′~113°。东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及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毗邻,南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交界,西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全长104公里,总面积25,51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四子王旗地形从南至北由阴山山脉北缘、乌兰察布丘陵和蒙古高原三部分组成。其中:山地占4.1%,丘陵占56.1%,高原占39.8%。统观地形趋势东南高而西北低。海拔高度为1 000~2 100米之间,相对高差1 100米。
旗境东南西河子、活福滩、忽鸡图、三元井地段属阴山山脉北坡。海拔2 000米左右的山峰约100余座。这些山峰均属中等切割或轻微切割,相对高程1 000米左右。中部乌兰哈达、供济堂、白音朝克图、查乾敖包、查乾补力格、吉尔嘎郎图、红格尔、大井坡低山丘陵地段,海拔1 500米左右的山峰约数百座。这些山峰均属轻微切割,相对高程500米左右。

气候

四子王旗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6℃,1月最冷,平均气温自北向南由-14℃递降到-17℃。极端最低气温-39℃,7月最热,平均气温自南向北由16℃递升到24℃。:极端最高气温35.7℃。
气温平均日较差13~14℃。平均年较差一般在34~37℃之间,其特点是春温骤升、秋温剧降、无霜期短。3~5月,月际间气温变化大,4月之后月升温幅度减缓。9月下旬气温开始下降,每5天下降2℃左右。全旗大部地区11月较10月降温9~11℃,平均无霜期108天。全旗平均终霜日为5月27日。最早终霜日出现在1964年5月10日,最晚终霜日出现在1965年6月15日。平均初霜日为9月11日,最早初霜日出现在1972年8月30日,最晚初霜日出现在2000年9月30日。最短无霜期年份为1965年,仅78天,最长无霜期年份为2000年,142天。
历年平均降水量在110~350毫米之间。境内地下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4.24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複计算量为0.1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採量为11 721万立方米/年,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 651万立方米/年,水资源可开採量为13 372万立方米/年。

水文

四子王旗内地表水主要以塔布河流域为主,其它区域地表水资源贫乏且利用困难、经济效益低。全旗水资源总量为4.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平均径流量为3 649万立方米。
盛夏敖包盛夏敖包
该旗有呼和淖尔和查乾淖尔两大湖泊。
呼和淖尔是塔布河注入的主要内陆湖,位于旗境北部的卫境苏木和脑木更苏木境内,中心位置在北纬42°48′、东经111°05′。高程在955米以下,水面面积丰水年达20多平方公里,一般年份水深在2米左右;乾旱年份也出现过乾涸现象。水质矿化度大于5克/升,为鹹水湖。
查乾淖尔在呼和淖尔东南约4公里处,为塔布河注入的内陆湖,乾旱年份时湖水乾枯。当湖内水面超过955米时,即流入呼和淖尔。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四子已探明的矿藏有40余种,尤以铜、镍、金、锰、铅、锌、铁、钨、萤石、石膏、芒硝、石灰岩、珍珠岩、电气石、煤、石英等储量大。

植物资源

四子王旗境内野生植物有45科,225种。其中以禾本科、菊科最多,豆科、藜科、蔷薇科、百合科次之,单科单种的有18种。天然乔木有:白桦、胡杨、黄榆、山杨等,其中胡杨为世界珍稀树种。药用植物产量较高的有:黄芪、知母、甘草、锁阳、柴胡、麻黄、百合、大黄、秦艽、远志、杏仁、枸杞、龙胆、车前子、蒲公英、黄芩、防风、益母草、苁蓉等。优良牧草19种,分布广、产草量高的有羊草、冰草、花苜蓿、山野豌豆、针茅属、冷蒿、三裂亚菊、寸草苔、细中苔、硷蓬、马蔺、多根葱等。在各种植物中,有不少山餚野蔌,如髮菜、厥菜、黄花(金针)、野磨、蒙古葱、山葱、山韭菜、田苣菜等。有毒植物主要有狼毒、野罂粟、天仙子(薰牙籽)、荨麻等。
四子王旗

动物资源

四子王旗有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野鸟、野鼠、野兔、狐狸、刺猬等。

水资源

四子王旗仅地表水资源总量就达9620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高达52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08年底,四子王旗总户数70170户,213708人。

民族

截至2008年底,蒙古族户数5534户,人口18319人,占总人口的8.57%;汉族193342人,占总人口的90.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074人,占总人口的0.93%。
四子王旗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牧业旗。至2004年,境内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锡伯、东乡、布依、裕固、土、瑶11个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四子王旗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1亿元,增长24.5%;财政收入20118万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3元,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23元;增长14.8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0.6:35.3:34.1调整为28:37.7:34.3。
四子王旗政府四子王旗政府
2013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6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增长2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9亿元,增长8.4%: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亿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0元,增长1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48元,增长14.2%。万元GDP能耗控制在任务指标内。

第一产业

2013特色农牧业种植规模达到82万亩,产量20.3亿斤。

第二产业

2013年引进各类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达64.2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商贸流通项目8个,到位资金2.8亿元,同比增长16%。投资1.68亿元新建世京农贸、汇东农贸、汇东食安3个市场。四子王旗旅游网站和手机平台投入运行,旅游产品宣传推销力度明显加大。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78亿元。中国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正式营业,包商银行、建设银行、内蒙古银行即将入驻。全年上报对外融资7.5亿元,落实申贷金额3.7亿元。

社会事业

供水情况

解放前,四子王旗牧区以游牧的形式逐水草养畜,人畜饮水主要靠河水和雪水;农区则通过简单的挖掘水井解决生活用水。
繁华的建国路南口繁华的建国路南口
1949年,四子王旗有水井87眼,提水工具主要有撑桿、辘轳。农田主要靠拦洪蓄水灌溉。
1956年,从河北等地调入了专门从事打井的技术工人,带来了当时打井的新技术。50~60年代,打了一部分竹木管井,适用于埋藏较浅的承压水区自流引水。之后,陆续引进了抗旱锥和大锅锥,用于埋藏较浅的潜水开发,採用混凝土井管,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1966年,自治区水利部门将一台苏式XB500型钻机拔给牧区水利专业队,管井建设开始摆脱笨重的手工劳动而逐步走上机械化生产的新路。1966年秋~1967年底,打深井5眼,其中查乾补力格补龙河承压区自流井至今仍以5吨/小时的流量日夜涌流。
1977年,组建401~405共5个机台,到70年代末,共建成供水基本井45眼,深机井55眼,开闢缺水草场1 680平方公里,解决了16 666人、13 310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1984年,旗草原打井队自製了小型打井机,开展了方便农牧民打压水井的业务。
1987年,累计新打机电井212眼,新打筒井1 128眼,建水泥防渗渠133公里。保灌面积1.93万亩。
1990~1999年,共打机电井1 166眼,配套机电井1 567眼,新打筒井4 330眼,建水泥防渗渠123.86公里,衬砌“U”型防渗渠141公里,新增保灌面积11.12万亩。
2000年,大规模套用喷灌、管灌节水灌溉技术,新打机电井178眼,配套机电井230眼,新打筒井475眼,建喷灌38处,铺设低压地埋输水管道49公里。衬砌“U”型防渗渠道17公里。
2001年,新打机电井165眼,配套机电井145眼,新打筒井490眼,建喷灌33处,铺设低压地埋输水管道49公里。配套小型喷灌机组140套。
2002年,新打配套机电井140眼,新打配套筒井295眼,建喷灌76处,铺设低压地埋输水管道121公里。1999~2002年,配置了SPJ300型钻井机1台,QZ200型钻井机2台,VT200型钻机1台,自走式QZ200型钻机1台。
2003年,新打配套机电井147眼,新打筒井486眼,建喷灌16处,铺设低压地埋管道82公里,配套小型喷灌机组190套,建小草库伦190处。
2004年,新打配套机电井102眼,新打筒井210眼,建喷灌13处,铺设低压地埋管道148公里,建小草库伦100处。

供电用电

四子王旗第一中学四子王旗第一中学
截至2004年底,全旗乡镇(苏木)通电率100%,嘎查(行政村)通电率100%,浩特吾素(自然村)通电率96.7%,人口通电率96.8%,一户一表容户达到43 382户,农牧区配套机电井236眼,有效电灌面积为4.814公顷。

历史文化

地方风俗

传统祭敖包节
那达慕
香炒米
手扒肉
马头琴
二人台
蒙古象棋
百人长调大合唱

方言俚语

四子王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国语和蒙古语,使用于正式场合。
但四子王旗的汉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乌兰察布方言。

宗教信仰

喇嘛教、萨满教、伊斯兰教

风景名胜

杜尔伯特旅游开发区
北魏抚冥镇遗址
金长城遗址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
王爷府
锡拉木伦庙
元代敖包群
查乾哈萨图岩画
犀牛化石群
道兰斯日背
毕齐格图岩画
脑木更山
乌兰花生态公园
杜尔伯特广场

着名人物

郭树清、尤仁、李志仁、南云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