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自由,在中国多指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1966年到1977年文革期间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四种公民权利,此“四大自由”曾经被写入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此外,“四大自由”还可以指中国“土改运动”后,农村中允许农民有借贷、租佃、僱工、贸易的自由。
民国学者梁啓超提出的政治、宗教、民族、生计的自由。
美国总统佛兰克林·罗斯福1941年在美国国会大厦发表演说时提出的“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
以及美国着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的同名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四大自由
- 时期: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时代
- 内容: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 写入: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大自由
四大自由,在中国多指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1966年到1977年文革期间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四种公民权利,此“四大自由”曾经被写入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首创的民主行使方法和民权形式一度受到国际瞩目,得到部分外国左翼学者的讚赏。
四大自由
四大自由,指在中国大陆在“土地改革运动”后的农村中允许农民有借贷、租佃、僱工、贸易的自由。
四大自由
四大自由,是指 梁啓超提出的政治、宗教、民族、生计的自由。
四大自由
美国总统佛兰克林·罗斯福1941年在美国国会大厦发表演说时提出的“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及免于恐惧的自由”。
人权的本质是自由和平等.
信仰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这是对于人的自由权的描述.
人的信仰自由是根本,设立国教不符合信仰自由.对于自由的信仰是根本,也是法律.任何信仰都不能破坏信仰自由的原则.
信仰自由需要通过表达而实现,表达的自由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选举\罢免\创製\複议等.
免于恐惧的自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存权的问题,包括持有武器的权利,包括住宅不受侵犯,包括通信自由,包括拒绝不确定未来的自由,包括拒绝无理搜查,拒绝有罪推定,拒绝侮辱和诽谤.
免于匮乏的自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展权问题.涉及劳动,教育,经商,文化,休息,等各方面.
而作为对自由最有力的制约和解释,就是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不仅在守法上人人平等,而且在立法上也是人人平等.
四大自由
法国文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者之一邦雅曼·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1767年10月25日-1830年12月8日) 提出“人身自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财产享用自由”。
四大自由
美国着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的名作《四大自由》(The Four Freedoms;1943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诺曼在七个月内完成了《四大自由》的系列画作,体重也下降了15磅,此系列画作是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全球人权演说:“人有四种自由,分别是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而画,在1943年由周六晚报出版,美国财政部随后在16个城市中举行原画作的巡迴展,以推销美国战争公债(War B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