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乾户是玉树地区最大的乾户首领,有分地,有屑民,领袖各族,而无管理各族内部事务之实权。囊谦千户直接统治之地跨据杂曲、吉曲两河,东与苏尔莽百户部落为界;南与西藏吕都、类乌齐相连;西与苏鲁克、中坝、格吉等部落毗邻;北与拉秀百户部落接楔。乾户驻地为囊谦喀,在今囊谦县扎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囊谦乾户部落
- 百长部落:36个
- 屑民:5967户
- 地区:囊谦县扎乡
简介
据1958年统计,囊谦乾户部落宣辖7个百户部落,36个百长部落,屑民5967户,26797人。
囊谦王世袭
公元9世纪中叶,吐善王朝土崩瓦解后,各地豪酋割据称雄,凡数百年,无复统一。囊谦部落应运而出现于玉树南部。据《囊谦王世系诺》记载,囊谦王至解放时共传二十五世。
第二代囊谦王阿由路哇,12世纪末至13世纪40年代人。1264年,元朗国师八思巴返藏边经玉树,选任勒巴布的再传弟子日美多杰为囊谦根蚌寺住持。八思巴到西藏后,代表元朝中央加委乌思藏十三万户时,囊谦王阿由路哇急派其弟根蚌寺住持曲吉将才入藏晋见八思巴,请求给裹谦王颁发领地执照。八思巴以国师领总制院事的身份加封囊谦王阿由路哇,承认囊谦所屑6部落为囊谦的领地和屑民。
第三代裹谦王更原木。
第四代囊谦王申根巴。公元1408年,藏传佛教噶举泥黑帽系五世活佛得银协巴受明水乐帝委託,封赏藏区各地政教头人。申根日巴为了诸得明廷的印册,派其弟根蚌寺住待言乎·桑州尖措专程去面见得银协巴,请拐印册。得银协巴围封吉乎’桑州尖措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
第五代囊谦王扎巴江才。
第六代囊谦王焦那。
第七代囊谦王觉巴日加。
第八代囊谦王邱君加。据《裹谦王世系谱》记载,噶玛噶举派黑帽系七世活佛曲扎嘉措,被第八代囊谦王邱君加及其兄邱巴扎巴(根蚌寺住持)请至根蚌寺讲经弘法,邱君加布施了1万只犄角的动物(即5千头牛羊)给曲扎嘉措,曲扎嘉措将“功镕自在宣抚国师”的称号加委给邱巴扎巴。
第九代囊谦王扎喜荣布。
第十代囊谦王不详。
第十一代囊谦王仁庆宫宝。
第十二代囊谦王不详。
第十三代囊谦王更强扎巴与其弟索南巴镕(根蚌寺住持)将噶玛吗举派黑帽系九世活佛旺秋多杰请至囊谦根蚌寺讲授佛经,旺秋多杰又将“功擅自在宣抚国师”称号赏给索南巴德(公元1554——1599年)。
第十四代囊谦王更求加宝,于17世纪韧曾赴藏朝拜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却英多杰,后来在江村白利部落和蒙古阿克坦钦部落冲突中技打死。
第十五代囊谦王洛周加宝在位时,其弟原码拉德(根蚌寺住持,公元1604—1642年)至藏拜见黑帽系十世活佛却央多杰,却央多杰承认乐玛拉镕为“劝德自在宣抚国师”。洛周加宝亡故后,原玛拉德摄理王位。当时,白利土司的势力侵入囊谦,迫害佛教僧侣,焚毁囊谦根蚌寺。孕玛拉镕进往青海和硕持蒙古处求援,请求固始汗出兵喀木(今西康)地区,平定白利土司。固始汗于公元1639年进兵康区,1640年底搞杀白利土司顿悦多吉。固始汗为了奖赏/9玛拉德立下的汗马功劳,给他颁发了一份新文册,承认其统治地位。从此,囊谦王归和硕特蒙古管辖。
第十六代囊谦王阿牛(原码拉镕之子公元1634—1672年)于1646年前往拉萨,拜见五世达赖和固始汗,贡献方物,请求册封。五世达赖和固姑汗赐给囊谦王阿牛“米旺仁庆南杰”的称号,并颁结锦缎文册*公元1671年,囊谦部落发生内乱,阿牛被其属下土官格罗旺扎毒死,年38岁。
第十七代囊谦王官却加宝(公元165t—1697年),他继位后弄清其父被格洛旺扎害死,即出兵攻打格洛旺扎,格洛旺扎兵败身死。1684年,育却加宝赴拉萨朝圣,时五世达赖已于1682年圆寂,第巴桑杰嘉措匿不发丧,以五世达赖名义于31月5日给官却加宝发了新的文册。
此后不久,发生了云南丽江木土司反对和硕特蒙古的战争,和硕持蒙古丹增达赖汗派兵讨伐,褒谦王官却加宝也串兵助战。战争结束后,达赖汗将一些珍贵的铜佛、宝石赏给了育却加宝,并颁给一份表彰文册。
官却加宝长子陈林才旺塔生(公元1671一1707年)8岁时当了根蚌寺住持,长成后进藏入甘丹寺学经,精通显密教义,赢得密宗格西学位,被达赖喇嘛赐给“格西洛周他荣”的称号。陈林才旺塔生间囊谦后,与王子才旺多杰因教派不同而发生矛盾,1699年在达赖喇嘛的调解下重归于好。1698年,青海亲王达什巴图尔赐于陈林才旺塔生以“乌吉台吉”的爵位,颁给文册,称陈林才旺塔生为多得地区的“加宝(王)”。
第十八代摸谦王多杰才旺(公元1680一1734年,1725年被清朝授予乾户,为囊谦第一代千户)。1709年,多杰才旺赴拉萨晋见拉藏汗,拉藏汗给多杰才旺发一号纸,再次申明:“囊谦领地,邻部不得侵犯;爱谦寺院权利,邻部不得干涉,更不準任何邻部以强凌弱,在囊谦境内派差收税,过境官员,亦不得额外增差加税,越职理政管教。凡囊谦外逃之民,邻部不得收容,囊谦亦不得留住邻部之民,以免引起争端。各部宜守旧业,多行善事,违者重罚。1723年,多杰才旺再次赴拉萨朝拜七世达赖,七世达赖也发给号纸,承认囊谦王的辖区。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云南提督郝玉膨在家木多(今吕都)招抚囊谦部落时,将玉树地区的35个部落集合在一起,委任囊谦王多杰才旺为各部落的总头人。1725年5月13日黄带子钦差颁给囊谦乾户的号纸中明确指出:“此次定界后,各照所分疆界,管守百姓,与大皇帝按年倍上马贡,毋得有缺1”并划定摸谦乾户的四至辖界,“周围均归二十五族居住,由乾户妥为管理,毋得此越彼界,有乾重办,切切此示。”
雍正1‘年(公元]732年)九月十七H,西宁办事大臣达缄再次为伤定界址事给囊谦乾户颁发的牌照中说:计开巴彦南称乾户即尔策旺及所属番人驻址地方:东至岳尔尼苏尔莽,西至巴尔达、苏鲁隆、崩巴;南至喀木达之源谢索布拉叉木多;北至甫卞山樑阿拉完硕交界。”
囊谦乾户北赴结古参加钦差委员召集的会盟时,拉秀为必经之路,而拉秀部落百户在乾户过境时,不但不支乌拉,且骚扰囊谦边境。传说,拉秀百户有抹,姿色丰美,有人为乾户作合,拉秀部落颇愿意。后来乾户竞娶他女,拉秀百户之妹亲而为尼。由是拉秀与囊谦有隙。1734年夏,摸谦乾户多杰才旺厂令集合囊谦族的18个大部落和15个小部落功全部兵力,布置在与拉秀交界处,準备以武力征服拉秀。抡秀百户自知不敌,选携礼求和,立吾归顺。
第十九代囊谦王、第二代囊谦乾户官却班究才定(公元1718—1763年),1734年承袭十户,在会盟仪式上,西宁办事大臣派来的主事官员授予职究才定经雍正帝彻批、由兵部颁给的文册,赏给囊谦头人为乾户职衔及顶戴花钥。1742年赴拉萨朝拜七世达赖,请得号纸。1744年去西藏又请得西藏摄政颇罗期颁给的文册。18世纪50年代,班究才定与其弟索南达杰不睦,索南达杰闹分家,西宁办事大臣呈报理藩院,由理藩院仅复:“準予分居,给索南达杰届民300户,包括属民住地的百长一併分给。”但是,被分给索南达杰的达沙百户及届民不从,纷纷归附囊谦乾户。索南达杰无奈,只好与乾户和好如韧。后来班究才定将乾户职权让给了家南达杰。
第二十代囊谦王、第三代乾户丹周才定(公元1752一1827年),13岁承嗣。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西宁办事大臣策拔克给丹周才定更换牌照,开明四至辖界,于次年会盟时,由主事官员当着众头人宣布颁发。在这次会盟会上,乾户丹周才定会同主事官员处理了阿夏百户陈增与中坝百户昂赛之间的纠纷。此后,丹周才定去西藏朝拜八世达糊白亮措和摄政功德林济咙呼图克固丹贝哀布,取得了二人发给的执照。此后,又去朝拜噶玛巴十三世活佛东周多杰,併到止贡寺进香布施。
第二十一代囊谦王、第四代囊谦乾户索甫求培(公元1789—1830年)。1805年,京南求培前往西藏朝拜八世达赖,时八世达赖已于年前圆寂,遂舰见摄政功福林呼团克图,功憾林呼图克图以摄政名义给家甫求培颁发了一份执照。此后,索南求培先后到桑耶寺、主巴寺、止贡寺挠香拜佛,发放布施。
家南求培长子阿施于1812年出生后,被西藏主巴寺活佛登巴江才、德格八邦寺活佛白麻宁叶和拉多庚巴寺活佛竹久尼玛三人认定为囊谦韧叶活佛陈林尖措的转世灵童。1821年6月,阿福在韧叶寺坐床。1832年,在囊谦喀建成采九寺,阿配便常任于采九寺。1842年,阿德在拉萨拜会了章系呼图克图,为窜裹所赏识,回京后奏封囊谦王室为‘布政使”。
第二十二代囊谦王、第五代囊谦乾户官却拉加(公元1830一1871年),阿德在世时,囊谦部落的一切玫教事务均由阿锡攀管,1851年阿挖去世后,则由其弟乾户官却拉加管理。清同洽无年(公元1862年),中瞻对反清首领工布郎结率兵乾余,由搪格北上,进攻玉树地区,焚毁拉秀部落百户堡寨及龙喜寺,并致函囊谦乾户,胁令投降。驻藏大臣所善率涪军进住玉树,囊谦乾户派兵协助清军反攻,击溃工布郎结。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拉布楞寺遗兵至玉树,胁令各部落归附,诸弱小部落,皆畏势听命。I 666年,囊谦千户集结军队,予以还击,格拉布楞军逐出玉树。1868年,拉布楞寺又派兵进犯玉树,兵至褒谦,乾户举兵抗击,互有杀伤。拉布楞军不能取胜,乃敛兵还。
第二十三代囊谦王,第六代囊谦乾户丹周拉加(公元1852一1884年),1870年进藏朝圣,次年拜会十二世达赖赤列嘉措。
第二十四代蜒谦王,第七代囊谦乾户旺绎·才旺拉加(公元1884—1950年)*光绪十六年.主事锡拉绷阿前往结古会盟,囊谦千户才旺拉加诉称川边槐格土司赴燕,往来皆取道囊谦,强索支应以及屡校川番抡劫等情,该主事查传德格土司等对质,德格土司抗不到案,遂转奏朗廷,伤川、甘派大员严行查办,令德格土司赔偿囊谦所费银两,井伤各守界址,不得越境滋事。
民国3年(公元19N年)PJIla经赂使尹吕衡振员至囊谦,胁令归川,并派兵进驻称多。囊谦乾户以故屑西宁,屡次泥土官抗诉于西宁办事长官马路.马憋据报派兵奔赴玉树,会同乾百户对抗,遂致发生武装冲突。后经北洋政府派周务学查勘后,决定玉树25族仍归西宁管辖。
1931年发生青藏战争。1932年4月,藏兵占领囊谦,包围结古。9月初,玉树防守司令马彪等率育兵发起全面反攻,击溃藏兵,收复囊谦。马彪以囊谦乾户才旺拉加在藏兵犯境时,末予抵抗,行同远谋,处罚炒麵万斤,青棵两万斤,牛200多头,羊40多只及野牲皮、鹿茸、唐香、马匹、金银等,价值白银2乾余两。1933年4月10日,育藏双方签定相约,冲突结束。
1935年马步芳奉蒋介石之命,为了阻击北上抗日的红军,在全省建立了15个保全区,任命囊谦乾户才旺拉加为第十五保全区司令,下属8个保全团。
第二十五代澳诱王、第八代囊谦千户扎喜才旺多杰(公元1915—1979年)。1943年,马步芳指示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马步蛮招抚曾道马家军队镇压,逃亡于康藏两地及玉树西部地区的二乾余户难民。马步蛮召集囊谦乾户扎喜才旺多杰、扎武百户久迈等玉树头人讨论,部署招抚土作。在囊谦乾户等人的努力下,至1944年底,各部难民陆续招回家园。
1949年,马步芳拟在玉树地区推行保甲制度,玉树行政督察专员马竣召集囊谦乾户等,派定各部缴纳军马1乾匹等,6乾户扎喜才旺多杰和布庆百户蔡作校等专程赶往西宁请求绥办。行至海南共和县境内,获悉西宁解放,囊谦乾户毅然串众至西宁,将骏马乾匹及珍贵兽皮、鹿茸、爵香等献给人民解放军,欢迎解放军进驻玉树。1951年12月,囊谦乾户扎喜才旺多杰被选为玉树藏族自治区主席,1955年任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长。其抹降央伯姆今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扎喜才旺多杰之子阿庆现任玉树州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副秘书长。
据1956年统计,囊谦乾户宜辖52座寺院,其中格加寺最大,有尼姑540人。囊谦寺次之,有憎人420人。采九寺是囊谦乾户的家寺,屑噶举循寺院,全寺120个僧人的生活费用和宗教开支,皆由乾户负担。
囊磁乾户宣耀7个百户部落
阿夏百户部落
阿夏部落驻于囊谦喀西90里之当巴那地方(今为囊谦县亩尼赛乡),帐居畜牧,间有饼田。据195D年的调查,3时阿夏部落有500户,2000人,百户宵美多杰任县政协副主席。境内有查热寺,系黄教寺院,有憎人53名,活佛名拉朝代东。得毛寺,系萨边派寺院,有借人63人,活佛得庆陈林安加。
阿夏百户久届囊谦王,为乾户七佐政之一。早在清朝统一育藏高原以前,阿夏头人是囊谦土王的榜布(大臣)。据《囊谦王世系谱》记载,藏曆第二十饶迥木龙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云南提督郝玉膀串兵万人至昌都,沼抚囊谦等部落。第十八世囊谦王多杰才旺派楞布阿夏·多杰衷前去晋见郝五鳞,表示情愿归诚。阿夏·多杰衷向郝玉以备述宋元明历朝皇帝册封囊谦王的经过,并请郝玉磷颁给文册,承认澳谦王多杰才旺的地位。郝玉雕遂发牌照:“提督云南省军门郝 给牌为照南称(囊谦)巴卡地方一带黑帐彝民,原系都之青蛇(多杰才旺)管辖。据称前朗皇帝给有印文,因与花禾达子愿杀,被其抢去。今都之青蛀同众百姓情愿投诚,水为万岁主子百姓*地方东至余拉,南至济囊补,西至泥打卡,北至麻密竹嘛。……”当时,郝玉鳞召集玉树地区的35个部落,要求各部落头人共同推举一名总头人,阿夏·多杰褒又当即推举囊谦王多杰才匠为诸部总头人,理由是囊谦王受历朗册封,且有郝提督须给的文册,诺部头人心悦诚服,承其囊谦王为35部的总头人。因阿夏·多杰变为囊谦王室建有殊勛,后囊谦王被清朝封为乾户后,阿夏部落即为百户,且有代理乾穴事务之大权,直至1958年。
东坝百户部落
东坝百户驻囊谦喀西北160里之东坝扎色科地方(在今东坝乡),帐居畜牧,为囊谦乾户七佐政之一*据1958年的调查资料,东坝部落有450户,1700人。百户朋措旺扎曾任囊谦县副县长,其父土登宫宝曾任玉树州政协副主席。东坝部落境内有七座较大寺院;容保日寺、拉青寺、拉富寺、巴米寺、原藏寺、巴赛寺、东南拉群寺等,其中巴米寺有僧人l14人,系黄教寺院,寺主叫考更桑。
东坝部落原自为一族。《卫藏通志》载其住牧地界:“洞巴族,属下番人八十户。东至尼牙克地方,沖科尔;南至喇木勺地方,楚林;西至多梯地方,阿拉克硕,达乌;北至拉凡木道,达乌(扎武),”《西宁府志》载:“住牧角术丹莫多地方桐巴族,距格尔吉族三百余里,百户一名,百长二名,番人八十户”。雍正十年达烈委任乾百户时,洞巴百户不在所任24员百户之例,而是乾户屑下的1个百长部落,说明当时东坝部落已归附囊谦乾户多杰才旺。据《囊谦王系诺》记载,多杰才旺被清朝委饺乾户后,中坝百户屑下安邦吉地区经常受到来自纳书克等39族方面的越境骚扰,中坝百户请求囊谦乾户予以保护。乾户多杰才旺调东部的洞巴百长才多杰及其子夺佳率部迁往中坝部落与39族交界地区,防御39族侵扰,稳定边境局势。由于洞巴百长父子在防守边境时建立了功勋,后来成为乾户四大楞布之一,升为百户部落。民国初年,东坝百户叫官布绒谦,有屑民50余户。是乾户屑下四大百户之一,在囊涕喀为乾户轮流办事。解放韧,东坝部落巳发展到240户,约1000人。东坝百户在全县百户中员李众望,各百户均以东坝百户之行为为依归。
加查百户部落
加查百户驻地在囊谦喀(今囊谦县巳扎乡),半辨半牧.据1958年调查,当时加查部落有450户,1823人。百户才仁尤沖是德格五十二世土司多亩伯根之女、囊谦乾户之妻。境内有寺院三座;然九寺、买也者哇寺、查察寺,其中买也老哇寺较大,系格鲁摄寺院,有僧人112人,寺主叫老哇。 加查,亦译作贾察、加萨、加茶者,意为代理王。早在囊谦土王被委任乾户以前,加查部落已屑囊谦王室,其头人是囊谦土王的四大楞布(家臣)之一,并以囊谦王的代理者身份,为囊谦王室办事效忠。民国初年,加查部落有100余户,百户名曲仍p员为乾户所倚倍。1944年,加查百户宗巴·加藏多杰病故无嗣,其妻乌金扬措与乾户妻才仁尤沖关係密切,故将加查百户的权力交给才仁尤沖,形成了加查百户为女百户的局面。但是,加查部落族民对女百户不太服从,族务废驰。
琼保百户驻经谦喀西南40公里的折雅哇卡地方(今在囊谦县吉曲乡),庐居耕田。据1958年调查资料,当时琼保部落有240户,1530人,百户多杰完扎任玉树州政协委员,县人委委员等职。琼保部落境内有格加寺(尼姑寺),系格鲁派寺院,有尼姑540人,活佛姜羊坚措是囊谦乾户之弟。这座寺院规模宏大,在整个玉树地区首屈一指。
琼保部落久属囊谦,其头人原为囊谦土王的四大楞布之一。清雍正韧达源收抚玉树诸部,褒谦王室被委任为乾户,琼保部落亦随之成为囊谦乾户届下的一个百户部落即乾户直辖四大百户之一,轮替为乾户办理事务。
邦沙万户部落
邦沙部落在囊谦喀西北约90多里之胚云地方,百户驻地为邦沙承(在今囊谦县着晓乡),帐居畜牧。据1958年调查资料,当时邦沙部落有57户,278人,头人扎昂任囊谦县人委委员。
邦沙原为经谦乾户直辖百长部落,清光绪乾六七年间,漫谦乾户因川边德格土司之扰,上控西宁、兰州,邦沙百长来往呈递文书有功,乾户许为请封百户,末果。0Q而人们都以百户称之。民国五年,北洋政府内务部重新委任玉树干百户、百长时,邦沙百长被乾户保升为百户,得到委任,邦沙百户从此成为建谦乾户的七佐政之一。 邦沙部落境内有得牙寺主叫达周。
巴庆百户部落
系噶举派寺院,有僧人180名,寺 巴庆部落在囊谦喀西80公里之岸陌计地方,与东坝百户部落杂居,帐居畜牧。百户驻地在东巴差松昂(今囊谦县东巴乡)。据1958年调查,当时巴庆部落有60户,240人。百户邓镕扎巴任褒谦县人委委员,百户才加任县政协委员。
巴庆部落原为千户直属百长部落,清光绪十七年德格土司赴藏胡佛,往来骚扰囊谦境内百姓,乾户摄巴庆百长和邦沙百长前往西宁衙门控告,此案了结后,乾户以其来往送文有功,拟提升为百户,应允在育海办事大臣处呈诸,不过并未实行。民国5年,经囊谦乾户呈请,北洋政府内务部加委巴庆百长为百户,时有20余户。巴庆百户从此成为乾户七佐政之一。
香达百户部落
香达部落在渡谦喀东北之强木曲地方,东与苏尔莽部落相连,南跨子曲河与加查部落为界,西北与觉拉寺毗邻,北以夏拉山与拉秀部落为界。百户驻香达(即今香达乡),庐居耕田。据1958年调查,当时香达部落有400户,1569人,百户乌吉尼玛.活佛叫拉朝代东。
香达部落,《玉树调查记》译作逊打边,原为乾户后下百长部落,民国初年有120余户。1945年,香达百长乌吉尼玛被青海省政府提升为百户,成为乾户的七佐政之一。1949年,香达百户乌吉尼玛同囊谦乾户等往西宁给马步芳送礼,抵达时西宁已解放,便将骏马乾匹送给解放军,受到嘉奖。我军解放昌都时,乌吉尼玛又送马支援。由于他思想进步,精明能干,被任命为囊谦县副县长。
囊谦乾户直辖的36个百长部落
1.扎斗地方的阿阜百长部落,在今囊谦县香达乡。
2.杂麦地方的昌沙百长部落,今香达乡。
3.拉宗地方的荣瓦百长部落,在今香达乡。
4.当科地方的桑早百长部落,在今香达乡。
5.达那地方的达那百长部范,在今香达乡。
6.吉沙村地方的热州百长部落,在今囊谦县巳扎乡
7.那日麦玛地方的吉仓百长部落,在今比扎乡。
8.那日多玛地方的谢克百长部落,在今巳扎乡。
9.囊谦喀牙切地方的加斯百长部落,在今扎乡。
10.帕红日瓦地方的帕红百长部落,在今比扎乡。
11.叶巴地方的叶巴百长部落,在今扎乡。
12.多冈云地方的马同百长部落,在今巳扎乡。
13.差多地力.差多百长部落,在今扎乡。
14.保九云地方的达吾百长部落,在今氏扎乡。
15.比扎盐场的阿德百长部落,在今扎乡。
16.恰木多地方的东翁百长部落,在今扎乡。
17.格毛日哇地方的穷都百长部落,在今比扎乡。
18.班云地方的安卡百长部落,在今氏扎乡。
19.达尼鲁哇地方的达尼百长部落,在今澳谦县着晓乡。
20.萨岗地方的白日百长部落,在今囊谦县吉曲乡。
2[.塞多地方的塞多百长部落,在今吉曲乡。
22.参沙寺地方的参沙百长部落,在今建谦县吉尼赛乡。
23.卡厚齐地方的捡宫百长部落,在今吉尼赛乡。
2L多塘地方的多塘百长部落,在今吉尼赛乡。
25.扎若地力.扎若百长部落,在今吉尼赛乡。
26。越日冈地方的达那百长部落,在今吉尼赛乡。
27.吉赛地方的扎卡百长部落,在今吉尼赛乡。
28.乐毛格地方的原吾百长部落,在今囊谦县着晓乡。
29.察仁布地方的邦涌百长部落,在今着晓乡。
30.青朗地方的达沙百长部落,在今着晓乡。
31.呆罗涌地方的梅娘百长部落,在今着晓乡。
32.仲沙地方的仲沙百长部落,在今着晓乡。
33.曲麻朗地方的拿日百长部落,在令爱谦县觉拉乡。
34.扎曲河北岸苏日地方的苏日百长部落,在今觉拉乡。
35.扎曲河东岸苏德地方的苏榴百长部落,在今觉拉乡。
36.驻牧承沙地方的群培百长部落,在今觉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