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严正凛

2019-06-01 00:15:44 百科

严正凛

严正凛:男,1955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士,现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硕导。1982年1月上海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毕业,1984.04-1985.04赴日本长崎县海水增养殖研究所研修一年,1989年获东山县级拔尖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严正凛
  • 出生日期:1955年1月
  • 职业: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硕导
  • 毕业院校:上海水产学院
  • 主要成就:1989年获东山县级拔尖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获得2009年和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表了实用新型专利1项
  • 代表作品:鲍多倍体育种技术
  • 学历:大学本科

基本信息

严正凛:男,1955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士,现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硕导。1982年1月上海水产学院海水养殖专业毕业,1984.04-1985.04赴日本长崎县海水增养殖研究所研修一年,1989年获东山县级拔尖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长期从事鲍育种、鲍健康养殖以及海水经济动物繁养殖技术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的有关鱼、虾、贝繁养殖及鲍多倍体育种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包括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多倍体九孔鲍育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在鲍育种以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其中“鲍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鲍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套用”分别获2009年度和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排名第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着作1部(30万字),实用新型专利1项。

研究方向

鲍育种、鲍健康养殖技术以及海水经济动物繁养殖技术研究。

教学情况

主讲: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渔业导论”等本科课程,及“现代水产养殖技术”(贝类部分)等研究生课程。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主持的“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的研究”项目,获1988年度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主持的“三倍体九孔鲍的诱导和培育技术”项目,获2005年度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3.主持的“鲍种质最佳化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4. “鲍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获2009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5.“基于生态系统的鲍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套用”获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主持的科研项目

1.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研究,原省水产厅项目,排名第一;
2.杂色鲍、九孔鲍三倍体的诱导和培育技术,原省科委项目,排名第一;
3.鲍的人工养成技术研究,厦门市海岛办项目,排名第一;
4.三倍体九孔鲍的养成试验,原省科委项目,排名第一;
5.三倍体九孔鲍的诱导和培育技术,泉州市科技局,惠安县科技局, 排名第一;
6.盘鲍工厂化育苗和养殖试验,惠安县科技局, 排名第一;
7.多倍体九孔鲍育种和养殖技术开发的研究与开发,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排名第一;
8.九孔鲍苗种健康培育技术,省教育厅,排名第一;
9.大嶝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九孔鲍种质最佳化及健康养殖技术,厦门市科技局,排名第一;
10.盘鲍三倍体的研究,集美大学启动金项目,排名第一;
11.九孔鲍四倍体的研究,集美大学预研项目,排名第一;
12.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盘鲍多倍体的诱导与培育研究”, 排名第一;
13.主持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项目“鲍种质改良最佳化及生态养殖工程技术”, 排名第一;
14. 主持厦门市科技计画项目“用生物方法诱导九孔鲍多倍体的技术”, 排名第一;
15.主持省科技计画项目“栉江珧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排名第一;
16.主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环境友好型的鲍生态养殖技术示範”,排名第一;
17.主持省发改委“鲍多倍体产业化育种”子课题,排名第一;
18.主持科技部“鲍多倍体育种技术套用示範”子课题,排名第一;
19.主持省科技厅“鲍种质改良最佳化及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示範”子课题,排名第一;
20.主持省科技产学研重大项目“鲍健康养殖新模式的示範与推广”,排名第一;
21.主持科技部“鲍产业关键技术最佳化与示範推广”子课题,排名第一,在研;
22.主持省教育厅“港湾海域鲍藻套养、鲍螺混养技术示範”,排名第一,在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