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严寄洲

2019-07-05 10:45:12 百科
严寄洲

严寄洲

严寄洲(1917年8月-2018年6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

1943年,创作五幕九场话剧剧本《甄家庄战斗》。1948年,与石丁联合编剧话剧《前进!中国的青年》。1951年,参与创作的多幕话剧《第二次攻击》诞生。1955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脚印》。1958年,与郝光联合执导革命电影《英雄虎胆》。1963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上映。1967年,严寄洲因“文革”而被关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製片厂的“黑楼”。1969年,严寄洲被释放。1975年,严寄洲恢复职务。1978年,严寄洲把电子音乐搬上银幕,推出了中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製作的音乐电影《猎字"99"》。1979年,执导的剧情电影《二泉映月》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3年,与杨光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再生之地》,该片获得“人道主义”优秀影片奖。1987年,获得新时期导演荣誉奖。1990年,与赵艺君联合执导动作电影《猎豹出击》。199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奖金奖。1995年,获得抗日战争50周年老作家奖。2005年,被评为“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2012年,严寄洲获得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7年,严寄洲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导演。2018年6月21日,严寄洲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严寄洲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省常熟市
  • 出生日期:1917年8月
  • 逝世日期:2018年6月21日
  • 职业:导演、编剧
  • 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
  • 主要成就: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
    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导演奖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三级解放勋章 
  • 代表作品:脚印、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猎豹出击

人物经历

1938年8月,严寄洲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创作五幕九场话剧剧本《甄家庄战斗》;同年,创作剧本《失足恨》。1944年10月,创作五幕话剧《甄家庄战斗》,他凭藉该话剧获得晋绥边区“七七七文艺奖金”乙等奖;同年,创作秧歌剧《开荒一日》。
1945年10月,创作三幕话剧剧本《两兄弟》;12 月,担任晋绥野战军战斗剧社工作室主任。1947 年12 月,担任晋绥军区土改宣传队副队长;同年,创作讽刺小喜剧《装穷》。1948年11月,担任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剧作室主任;同年,与石丁联合编剧话剧《前进!中国的青年》。
1949年,随战斗剧社进京参加第一届“文代会”联合大公演,主演六幕话剧《女英雄刘胡兰》;同年,与刘莲池、林杨合写四幕七场话剧《九股山的英雄》。1951年,由顾工执笔,严寄洲、彭华、郭民、董小吾集体创作的多幕话剧《第二次攻击》诞生。
1953年,严寄洲从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调到了八一电影製片厂担任导演,后来他抓住了去云南体验生活时边防巡逻队在边境河边发现了脚印的素材,自己动手编写剧本并担任导演,终于为八一电影製片厂诞生了第一部剧情电影《脚印》。1956年,执导剧情电影《这决不是小事情》,该片讲述了军区保卫部的赵科长,给某工厂的青年团员们做防特保密报告时,讲述的六个小故事。
1957年,与孙民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战斗里成长》,该片是严寄洲导演的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独立放映的战斗故事片,也是八一电影製片厂的第一部战斗故事片;同年,执导由杨威、李雪红、史可夫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五更寒》。
1958年,与郝光联合执导革命电影《英雄虎胆》,该片由王晓棠、张勇手、里坡联袂主演;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一日千里》上映。1959年,执导战争电影《海鹰》,该片由王心刚、王晓棠搭档主演;同年,执导由张勇手、张连伏、邢吉田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赤峰号》。
1962年,深入青藏高原平叛部队当列兵9个月的严寄洲,怀着对连队战士的满腔激情,执导了战争电影《哥俩好》,该片获得第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三等奖。1963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上映,该片改编自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196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带兵的人》上映,该片获得总政治部创作奖;1月,在《电影艺术》第1期上发表文章《〈野火春风斗古城〉导演手记》,。
1965年,在《电影艺术》第 2期上发表文章《〈带兵的人〉拍摄追记》,;同年,在《电影艺术》第 6 期上发表文章《新的启示》;5 月,与肖玉联合编写小说《带兵的人》。1966 年,开始执导战争电影《南海长城》,因严寄洲对江青对电影剧本的修改意见有不同看法,影片停拍 ;此片后由李俊、郝光联合执导。
1967年9月20日,严寄洲因“文革”而被关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製片厂的“黑楼”。1969年4月15日,严寄洲被释放。1972年6月23日,严寄洲从山西高显总政“五七”干校被押回北京。1975年8月28日,严寄洲恢复职务。
1977年,执导由黄凯、李保义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万水千山》。1978年,严寄洲把电子音乐搬上银幕,推出了中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製作的音乐电影《猎字"99"》。1979年,执导由张勇手、陶玉玲、邵华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二泉映月》,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三个失蹤的人》,该片由龙义顺、于绍康搭档主演。1982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琵琶魂》上映。1983年,与杨光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再生之地》,该片讲述了中国政府改造日本高级战犯的故事,影片获得“人道主义”优秀影片奖。
1984年,执导由杨绍林、徐金金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陈赓蒙难》;同年,执导剧情电影《陈赓脱险》;此外,还执导了由徐敏、张燕、夏慧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破雾》。
1987年,执导军事电影《死亡集中营》,该片由金鑫、郝知本联合主演;同年,获得新时期导演荣誉奖。1988年,执导由殷新、赵红娜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柳菲的遗书》。
1990年,与赵艺君联合执导动作电影《猎豹出击》,该片由储智博、赵晓明、陈晓雷联合主演。199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奖金奖。1995年,获得抗日战争50周年老作家奖。2005年,被评为“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2012年9月29日,严寄洲获得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7年4月,严寄洲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导演。2018年6月21日,严寄洲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1990年
《猎豹出击》
电影
1988年
《柳菲的遗书》
电影
1987年
《死亡集中营》
电影
1984年
《破雾》
电影
1984年
《陈赓蒙难》
电影
1984年
《陈赓脱险》
电影
1983年
《再生之地》
电影
1982年
《琵琶魂》
电影
1980年
《三个失蹤的人》
电影
1979年
《二泉映月》
电影
1978年
《猎字“99”》
电影
1977年
《万水千山》
电影
1964年
《带兵的人》
电影
1963年
《野火春风斗古城》
电影
1962年
《哥俩好》
电影
1959年
《海鹰》
电影
1959年
《赤峰号》
电影
1958年
《英雄虎胆》
电影
1958年
《一日千里》
电影
1957年
《战斗里成长》
电影
1957年
《五更寒》
电影
1956年
《这决不是小事情》
电影
1955年
《脚印》
电影

编剧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1987年
《死亡集中营》
电影
1983年
《再生之地》
电影
1982年
《琵琶魂》
电影
1980年
《三个失蹤的人》
电影
1964年
《带兵的人》
电影
1963年
《野火春风斗古城》
电影
1958年
《一日千里》
电影
1956年
《这决不是小事情》
电影
1951年
《第二次攻击》
多幕话剧
1949年
《九股山的英雄》
四幕七场话剧
1948年
《前进!中国的青年》
话剧
1947年
《装穷》
讽刺小喜剧
1945年
《两兄弟》
三幕话剧
1944年
《开荒一日》
秧歌剧
1944年
《甄家庄战斗》
五幕话剧
1943年
《失足恨》
话剧
1943年
《甄家庄战斗》
五幕九场话剧

出演戏剧

时间名称饰演
1949年
《女英雄刘胡兰》
大鬍子连长

文学作品

时间名称备注
1965年
《带兵的人》
小说
1965年
《新的启示》
《电影艺术》第 6 期
1965年
《〈带兵的人〉拍摄追记》
《电影艺术》第 2期
1964年
《〈野火春风斗古城〉导演手记》
《电影艺术》第1期

参演电影

共1部
  • 严寄洲
    1956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获奖记录

金鸡百花电影节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2012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获奖
1962第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三等奖《哥俩好》获奖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备注
2017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导演奖获奖
其它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79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二泉映月》获奖
1964总政治部创作奖《带兵的人》获奖
1944晋绥边区“七七七文艺奖金”乙等奖《甄家庄战斗》获奖

人物评价

严寄洲有一个多年不变的工作习惯,在电影人中传为佳话,那就是每拍摄完一部电影,他都要亲自到三家不同的电影院当观众,静听不同观众对他执导影片的真实反映(四川线上评)。他是一位有思想、勤思考、一生探索的电影导演,他在摸索认识电影、导演电影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电影思想,并通过陆续发表文章,零星而不间断地用质朴言语传达出来。同时,严寄洲在他的电影创作中不断实践着电影思想,凭藉对于电影的理解和对艺术的感知力,将其电影思想印烙在他的电影影像中。而且,他在艺术创作中有“三严”,分别是选演员严、对自己严、艺术创作要求严(《电影评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