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是一个汉字,读作”yán“,意思是不放鬆,认真;郑重,庄重等。常组词语:严密。严厉。总笔画数为7,部首为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严
- 拼音:yán
- 部首:一
- 部外笔画:6
- 总笔画:7
- 笔顺编号:1224313
- 唐韵:语杴切
- 说文:敎命急也。
- 繁体:严
汉字信息
部首: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7
五笔86:GODR
五笔98:GOTE
仓颉:MTCH
笔顺编号:1224313
四角号码:102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25
汉字演变

字形结构
繁体字:严
异体字:厳 嵓厳
汉字首尾分解:亚丿

汉字部件分解:亚丿
笔顺读写:横竖竖捺撇横撇
基本字义
1.yán:~紧。~密。
2.不放鬆,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
3.郑重,庄重:庄~。
4.厉害的:~厉。~苛。
5.重大:~重。
6.姓。
详细字义
形
1.同本义 [urgent]
事严,虞不敢请。——《孟子·公孙丑下》
2.又如:严急(犹危急;紧急);严行(急行);严鼓(急鼓,急促的鼓声)
3.严厉;严肃 [stern;strict]
诛严不为戾。——《韩非子·五蠹》
严限追比。——《聊斋志异·促织》
性严毅。——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又如:严紧(严厉);严查(严格检查);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严戢(谓严格管理);严讥(严格查问);严谴(严厉谴责);严辞(严厉的言辞);严罚(严厉处罚);严察(严厉苛察);严禁(严厉的禁令);严愎(严厉而刚愎);严参(严厉弹劾);严处(严厉处罚);严敏(严厉果断);严重(严肃而持重);严介(严肃耿介);严色(严肃的神色);严直(严肃正直);严威(严肃而威重);严庄(严肃庄重);严远(严肃而使人敬畏);严悫(严肃而诚实);严谕(严肃告谕);严凝(严肃凝重);严懔(严肃而使人畏惧)
因门震而进鲠言,纠绳切挚,触严谴而同蠖伏。——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5.紧密 [tight;close]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唐· 韩愈《进学解》
驰而不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严。——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6.又如:严严实实(形容严密);严秘(犹严密,秘密);严捕(严密搜捕);严幄(严密的帷幄);严备(严密戒备);严设(谓严密设防);严紧(严密);严确(犹严谨,严密);严严(紧密严实貌);严警(严密警戒)
7.厚 [thick]。如:严冰(厚冰);严云(浓云)
8.猛烈,严酷 [bitter;cruel]
董之以严刑。——唐·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严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名
1.威严、威信 [majestic;serious]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2.又如:严毅(威严刚毅);严惮(慑服);严翼(威严敬慎);严驵(威严傲慢);严耸(威严傲岸)
3.对父亲的尊称 [father]。如:严待(母丧父在);家严;先严;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
4.警戒 [strictry]
严,戒也。昏鼓曰夜严,捶一鼓为一严,二鼓为二严,三鼓为三严…——《正字通》
5.姓
动
1.畏惧 [fear]
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2.又如:严惮(畏惧;害怕)
3.整饬;整备 [set to order]。如:严塞(整备要塞);严驾(整备车马)
4.尊敬,尊重 [respect]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又如:严父(尊敬父亲);严敬(尊敬;敬重)
6.通“瞰”( kàn)。远望 [look far into the distance]
内严一家而三不归。——《管子·轻重丁》。丁士涵云:“严乃瞰之借字。”
演变过程

常用词组
1.严办yánbàn
[punish with the utmost severity; deal with inexorably] 从严处理或从严惩罚
2.严惩不贷yánchéng-bùdài
[will be mercilessly punished] 贷:宽恕。严厉惩罚,决不宽恕
有违反本命令者,一律严惩不贷
3.严慈yáncí
[tender and strict] 严父和慈母的省称。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类型的爱护、教育方式
老师像父母一样对他严慈地管教
7.严冬yándōng
[severe winter] 极冷的冬天
8.严防yánfáng
[be strictly on guard against;take strict precautions against] 小心警惕地防範
9.严格yángé
[strict;rigorous;stringent] 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严格
10.严紧yánjǐn
[tight] 紧密坚固安全的
防守严紧
11.严谨yánjǐn
(1)[stern;strict;rigorous]∶严肃谨慎
说话严谨
(2)[compact;well-knit]∶[结构] 严密
[结构] 严谨的文章
12.严禁yánjìn
[strictly prohibit(forbid)] 严格禁止
严禁吸菸
13.严峻yánjùn
[strict;stern;severe;rigorous] 严厉,严格或苛刻
严峻的考验
14.严刻yánkè
[strict and biting] 严厉尖刻
措辞严刻
15.严酷yánkù
(1)[harsh;pitiless merciless;pitiless]∶残酷;残忍
严酷的战争年代
(2)[rushless;cruel]∶冷酷;无情
严酷的剥削
(3)[bitter]∶严厉;严格
严酷的教训
16.严冷yánlěng
(1)[stern]∶严肃而冷峻
一张严冷的脸
(2)[bitter cold]∶特别寒冷
这几天特别严冷
17.严厉yánlì
[stern;severe] 严肃而厉害;不宽容
严厉的态度
严厉的答覆
一副严厉而近于凶暴的面孔
18.严令yánlìng
[strict order] 严厉命令
严令缉拿归案
19.严明yánmíng
(1)[be strict and impartial]
(2)严肃而公正
纪律严明
(3)——多指法纪
(4)使严明
严明厂纪
20.严妆yánzhuāng
[dress smartly] 认真地打扮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严的书法
严的书法
方言
潮汕话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𡅾《唐韵》语杴切《集韵》鱼杴切《韵会》疑杴切,𠀤音䉷。《说文》本作𡃫。敎命急也。
又《尔雅·释诂》严,敬也。《书·皋陶谟》日严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礼·祭义》严威俨恪。《疏》严谓严肃。
又尊也。《礼·大传》收族故宗庙严。《注》严犹尊也。《史记·游侠传》诸公以故严重之。
又《广韵》严,毅也。
又《前汉·史丹传》声中严鼓之节。《注》李奇曰:庄严之鼓节也。
又《韵会》戒也。昏鼓曰夜严。
又《正字通》寒气凛冽曰严。《李白诗》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又《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解严。
又姓。《战国策》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正字通》汉明帝讳庄,攺庄助为严助,庄光为严光。
又《史记·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祠。
又严道,县名。《史记·邓通传》啺邓通蜀严道铜山。
又《韵会》州名。隋睦州,宋攺严州。
又《前汉·元帝纪》严篽池田。《注》晋灼曰:严籞,射苑也。
又国名。《后汉·西域传》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
又《正字通》树名。《一统志》琼州有严树,擣皮叶,浸水,和以酿,数日成酒,能醉人。
又与庄同。《周礼·秋官·小司寇注》针严子为坐。《释文》严,刘音庄,左传作庄。汉明帝名庄,攺为严。《后汉·𨻰纪传》不复办严卽时之郡。《注》严读曰装。《风俗通》汝南应融义高,闻之惊愕,卽严便出。○按《诗》商颂,下民有严。朱子叶剡刚反,与下遑叶。古严与庄本同音,故汉避明帝讳,攺严为庄,似不必别增叶音也。
又《集韵》鱼衔切。巖字省文。详山部巖字注。
又《五音集韵》五犯切。与俨同。《诗·大雅》有严天子。《传》严然而威。《释文》严,毛读鱼检反,郑如字。《书·无逸》严恭寅畏。《释文》作俨。◎按皐陶谟《释文》亦云又鱼检反。《荀子·儒效篇》严严兮其能敬已也。《注》严或作俨。
又《集韵》鱼窆切,音验。酷也。
又《尔雅·释诂》严,敬也。《书·皋陶谟》日严祇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礼·祭义》严威俨恪。《疏》严谓严肃。
又尊也。《礼·大传》收族故宗庙严。《注》严犹尊也。《史记·游侠传》诸公以故严重之。
又《广韵》严,毅也。
又《前汉·史丹传》声中严鼓之节。《注》李奇曰:庄严之鼓节也。
又《韵会》戒也。昏鼓曰夜严。
又《正字通》寒气凛冽曰严。《李白诗》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又《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解严。
又姓。《战国策》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正字通》汉明帝讳庄,攺庄助为严助,庄光为严光。
又《史记·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祠。
又严道,县名。《史记·邓通传》啺邓通蜀严道铜山。
又《韵会》州名。隋睦州,宋攺严州。
又《前汉·元帝纪》严篽池田。《注》晋灼曰:严籞,射苑也。
又国名。《后汉·西域传》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
又《正字通》树名。《一统志》琼州有严树,擣皮叶,浸水,和以酿,数日成酒,能醉人。
又与庄同。《周礼·秋官·小司寇注》针严子为坐。《释文》严,刘音庄,左传作庄。汉明帝名庄,攺为严。《后汉·𨻰纪传》不复办严卽时之郡。《注》严读曰装。《风俗通》汝南应融义高,闻之惊愕,卽严便出。○按《诗》商颂,下民有严。朱子叶剡刚反,与下遑叶。古严与庄本同音,故汉避明帝讳,攺严为庄,似不必别增叶音也。
又《集韵》鱼衔切。巖字省文。详山部巖字注。
又《五音集韵》五犯切。与俨同。《诗·大雅》有严天子。《传》严然而威。《释文》严,毛读鱼检反,郑如字。《书·无逸》严恭寅畏。《释文》作俨。◎按皐陶谟《释文》亦云又鱼检反。《荀子·儒效篇》严严兮其能敬已也。《注》严或作俨。
又《集韵》鱼窆切,音验。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