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2019-06-27 20:44:34 百科
吓

吓:中国汉字,本义:恐吓,恫吓的意思。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吓
  • 结构:左右
  • 仓颉:RMY
  • 郑码:JAID
  • 繁体字:吓

基本信息

拼音:xià或hè
注音:ㄒㄧㄚˋㄏㄜˋ
田字格中的“吓”字田字格中的“吓”字
部首:口;部外笔画:3,总笔画:6
五笔86&98:KGHY
笔顺编号:251124
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竖、点
四角号码:6103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413
组词:xià(吓唬) hè(恐吓)

详细释义

〈动〉 hè
(1) 形声。从口,赫声。本义:恐吓,恫吓。同本义 [intimidate;scare;threaten]
先生造此等言语,意欲吓编吾马。——《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吓骗(恐吓诈欺);吓诈(恐吓讹诈)。
〈叹〉 hè
(1) 用以表示不满 [tut-tut]。如:吓,你不应当偷听这种谈话;吓,怎幺能干这种事呢;
(2) 用来表示惊奇或讚叹 [ha]。如:吓,今天的气温竟降到零下20摄氏度了;吓,这种打算多幺好;
(3) 另见 xià 。
〈动〉 xià
(1) 使害怕 [frighten;scare;intimidate];
圣明在御,尔(袁可立)无靳批鳞补啖吓者。——明 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
吓,以口拒人谓之吓。——《集韵》。
(2) 又如:杀鸡吓猴;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吓呼(吓唬);吓魂台(迷信指阴司中折磨鬼魂之处。借指令人失魂落魄的地方);
(3) 另见 hè。

方言集汇

◎ 粤语:haa2 haa5 haa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k7 [宝安腔] ha3
◎ 潮州话:hêh4 ê6
◎ 赣话:ha4
◎ 贵州话和川渝方言:hé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吓
《唐韵》呼讶切《集韵》虚讶切,音罅。《集韵》亦作赫。《诗·大雅》反予来赫。《笺》口拒人谓之赫。《释文》赫亦作吓,郑:许嫁反。《庄子·秋水篇》鸱得腐,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注》司马云:怒其声,恐其夺己也。《释文》吓,许嫁反。《集韵》亦作哧。
又《广韵》笑声。
又《广韵》呼格切《集韵》郝格切,音赫。义同。《诗·大雅·释文》毛音许白反。《庄子·秋水篇释文》又许伯反。
又《广韵》怒也。《集韵》通作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