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馆位于嘉义市忠孝路,嘉义市文化中心地下室,于1989年5月13日正式启用。交趾陶源于汉绿釉,受清代外销贸易陶的影响及低温釉的盛行影响更具深远,从早期的单彩、三彩、五彩发展至今日的多彩交趾陶。因当今的交趾陶艺师大部份皆在嘉义学艺,所以嘉义被称为交趾陶的故乡,并于86年办理第一届交趾陶艺术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嘉义市交趾陶馆
- 地理位置:嘉义市忠孝路
- 气候类型: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 启用时间:1989年5月13日
简要介绍
嘉义市交趾陶馆以介绍台湾交趾陶的发展史等相关信息,让民众可从交趾陶馆亲身体验了解交趾陶的美,交趾陶馆共分为:
第一区/交趾陶之美、
第二区/交趾陶探源、
第三区/交趾陶与建筑装饰、
第四区/交趾陶的创新、
第五区/现代艺师区、
第六区/特展区等六大区,说明交趾陶艺历年的演变与创新。
儿童创作区-展出儿童创作成果;小娇子陶陶屋-是由五间仿窑场放置着计算机多媒体,可让小朋友藉由计算机的辅助了解交趾陶;在交趾陶馆内也设有嘉义诗人陈剑魂为交趾陶所提的诗句的交趾陶彩釉诗屏区;更邀请当代二十位交趾陶匠师以交趾陶馆为传承精神,运用不同派别作品设定『斗墙』让民众能领略不同的作品风貌。
嘉义市交趾陶馆

趾陶流派
交趾陶属于低温多彩陶,日本称之为「嘉义烧」,台湾民间简称交趾陶为「交趾」、「交趾尪仔」、「交趾仔。交趾陶可分为宝石釉系的叶王(叶麟趾)及水彩釉的柯训两大系统;本名叶狮字麟趾的叶王,为诸罗打猫(即现今的嘉义县民雄乡)人,是台湾交趾陶开山基祖,也是有文献记载台湾出生的第一位交趾陶艺师,曾主持嘉义城隍庙的装修工程,其中以新竹郑家庙(被列为三级古蹟)就是他的作品。
嘉义市交趾陶馆

製作流程
交趾陶的过程可分为选配土与练土、成形、挖空、阴乾、素烧、制釉、上釉与釉烧等程式,而釉料方面则以传统配方为基础,发展出一套由先人智慧型与现代科技处理的原料,使釉彩更稳定,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