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单身贵族玩具

2018-10-02 00:46:01 百科

单身贵族玩具

在中国叫孔明棋,也叫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源于18世纪法国的宫廷贵族,是一种自我挑战的游戏,可以锻鍊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单身贵族玩具
  • 别称: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
  • 来源:8世纪法国的宫廷贵族
  • 用途:锻鍊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介绍

在中国叫孔明棋,也叫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源于18世纪法国的宫廷贵族,是一种自我挑战的游戏,可以锻鍊逻辑思维能力。  大约在二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前夕,在巴斯底狱中关押着一名贵族囚犯。此人面对铁窗,百无聊赖,终于想起下棋可以消磨时光,解除烦闷。但由于他被囚于独间牢房,找不到对手,于是就在当时欧洲流行的「狐狸和鹅」的棋盘上,设计出一种一个自己能够玩的棋。这就是「独立钻石」(solitaire)。这个玩意在十八世纪末才传至英国,及后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游戏规则: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三行平行的小孔,相交织成十字形。每行的孔数有七个,故此一共有33个小孔。而棋子一般是一些头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弹子。
玩法是在棋盘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着的。玩的时候是像跳棋一样行子。一棋子依直线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线)的方向跳过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后的一个空格内。故此,棋子后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过。每次棋子跳去一个空孔,被跳过的棋便被移离棋盘。这时棋盘上便少了一只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来的棋子越少越好。
单身贵族与华容道、魔术方块同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单身贵族-木製玩具单身贵族-木製玩具

评级标準

最后剩下6只或以上棋子是“一般”; 最后剩下5只棋子是“颇好”; 剩下4只棋子是“很好”; 剩下3只棋子是“聪明”; 剩下2只棋子是“尖子”; 剩下1只棋子是“大师”; 最后剩下1只,而且在正中央是“天才” 得天才步数:(以下的纪录连跳当一步) 1908年之前,人们认为要23步才可以得“天才”。 1908年,都丹尼将纪录变成19步就可以得“天才”。 1912年,布荷特创下18步可以这个纪录后来被英国剑桥大学的比斯尼教授证明为绝对的。即最少要18步才可以得“天才”。 1986年,上海举行的“独立钻石”征解赛中,一名中国女工万萍萍找到另一个18步得“天才”的方法。 后来,运用上海的计算机,发现只有两个18步得“天才”的方法,即是布荷特的和万萍萍的。

文化溯源

单身贵族在中国叫孔明棋,也叫独立钻石棋。源于18世纪法国的宫廷贵族,是一种自我挑战的游戏,可以锻鍊逻辑思维能力。 大约在二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前夕,在巴斯底狱中关押着一名贵族囚犯。此人面对铁窗,百无聊赖,终于想起下棋可以消磨时光,解除烦闷。但由于他被囚于独间牢房,找不到对手,于是就在当时欧洲流行的「狐狸和鹅」的棋盘上,设计出一种一个自己能够玩的棋。这就是「独立钻石」(Solitaire)。这个玩具在十八世纪末才传至英国,及后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游戏规则

板上有三行平行的小孔,和另外三行平行的小孔,相交织成十字形。每行的孔数有七个,故此一共有33个小孔。而棋子一般是一些头略粗的木粒子或玻璃弹子等。

玩法

是在棋盘33孔中,每孔都放下一棋,但是取中心的一孔是空着的。玩的时候是像跳棋一样行子。一棋子依直线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线)的方向跳过一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后的一个空格内。故此,棋子后必要有空的孔才可跳过。每次棋子跳去一个空孔,被跳过的棋便被移离棋盘。这时棋盘上便少了一只棋子。如此一直玩下去,使剩下来的棋子越少越好。 单身贵族与华容道、魔术方块同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天才记录

(以下的纪录连跳当一步) 1908年之前,人们认为要23步才可以得“天才”。 1908年,都丹尼将纪录变成19步就可以得“天才”。 1912年,布荷特创下18步可以这个纪录后来被英国剑桥大学的比斯尼教授证明为绝对的。即最少要18步才可以得“天才”。 1986年,上海举行的“独立钻石”征解赛中,一名中国女工万萍萍找到另一个18步得“天才”的方法。 后来,运用上海的计算机,发现只有两个18步得“天才”的方法,即是布荷特的和万萍萍的。

解法之一

(箭头棋位编号) 拔去17号的棋子,然后15→17、4→16、7→9、10→8、12→10、3→11、18→6、1→3→11、23→9、31→23、30→18→6→4→16→28、21→7→9→11、27→25、24→26、13→27→25、33→31→23、22→24→26→12→10→24、29→17,共18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