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

2017-12-08 02:06:24 百科
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

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

《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是2009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兰吉昌。

基本介绍

  • 书名:单机片C51完全学习手册
  • 作者:兰吉昌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

版权资讯

ISBN: 9787122035820
开本: 16
定价: 68.00 元

内容简介

《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首先详细介绍了单片机C51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C51程式设计的基本语法、函式、数据结构等内容,然后介绍了单片机调试软体KeilC51的套用及其调试。仿真技巧,同时还讲述了KeilC51的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3的安装以及界面等知识。最后给出大量实际套用的实例。《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配有一张光碟,光碟里包括了书中实例的程式代码,这些源程式都已经调试并通过,可以直接套用到开发项目中去。《单片机C51完全学习手册》适合广大进行51单片机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之用。

目录

第1章C51程式设计简介
1.1C51程式特点
1.2C51开发流程
1.3C51编程规範
1.4常用C51编程软体KeilC51
1.4.1安装KeilC51软体
1.4.2KeilC51软体的使用
第2章C51程式设计基础
2.1标识符
2.2关键字
2.3数据类型
2.3.1整型(INT)
2.3.2浮点型(flota)
2.3.3字元型(char)
2.3.4指针型(KeilC51)
2.3.5无值型(void)
2.4变数的作用域
2.4.1自动型变数
2.4.2外部型变数
2.4.3静态型变数
2.4.4暂存器型变数
2.5const修饰符
2.6C51的分隔设定
2.6.1“〔〕”分隔设定
2.6.2“()”分隔设定
2.6.3“{}”分隔设定
2.6.4“,”分隔设定
2.6.5“:”分隔设定
2.6.7“…”分隔设定
2.6.8“*”分隔设定
2.6.9“=”分隔设定
2.6.10“#”分隔设定
2.6.11“^“分隔设定
2.7运算符与表达式
2.7.1赋值运算符
2.7.2算术运算符
2.7.3逻辑运算符
2.7.4关係运算符
2.7.5增量和减量运算符
2.7.6位运算符
2.7.8逗号运算符
2.7.9条件运算符
2.7.10指针和地址运算符
2.7.11sizeof运算符
第3章C51语句
3.1C51语句的流程与控制
3.1.1顺序结构(sequence)
3.1.2选择结构(selection)
3.1.3循环结构(repetition)
3.1.4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3.2说明语句
3.3表达式语句
3.4複合语句
3.5条件语句
3.6开关与跳转语句
3.6.1开关语句
3.6.2跳转语句
3.7循环控制语句
3.7.1for循环
3.7.2while循环
3.7.3do-while循环
3.8函式调用语句
3.9空语句
第4章C51函式
4.1函式的定义
4.2函式说明
4.3C51函式的调用
4.3.1函式的参数传递
4.3.2递归函式的调用
4.3.3数组作为函式参数
4.3.4用函式指针调用函式
4.3.5嵌套函式的调用
4.4重入函式
4.5main函式
4.6函式的重载
4.7函式作用域
4.7.1局部变数
4.7.2全局变数
4.8内部函式和外部函式
4.8.1内部函式
4.8.2外部函式
4.9中断函式
4.9.1内部中断函式的使用
4.9.2外部中断函式的使用
第5章C51数据结构
5.1C51结构
5.1.1结构体类型的定义
5.1.2结构体变数的定义
5.1.3结构体的初始化
5.1.4结构体变数成员的引用
5.1.5结构的嵌套
5.1.6位结构
5.2数组
5.2.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
5.2.2一维数组元素的下标法引用
5.2.3字元数组的输入和输出
5.2.4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
5.2.5结构体数组
5.3联合与枚举
5.3.1联合(umon)
5.3.2枚举
5.4类型说明
5.5指针
5.5.1指针的基本概念
5.5.2数组元素的指针法引用
5.5.3二维数组的指针
5.5.4二级指针变数
5.5.5指针数组
5.5.6结构指针
5.5.7特定暂存器指针和通用指针
第6章存储结构
6.1C51存储类型
6.1.1存储模式
6.1.2存储空间
6.280C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6.3C51支持的指针类型
6.4记忆体分配
6.4.1记忆体分配方法
6.4.2动态分配记忆体
6.5位操作
6.5.1位操作指令
6.5.2栏位结构
6.6访问绝对地址
第7章预处理
7.1档案包含
7.2宏定义
7.2.1无参宏定义
7.2.2带参宏定义
7.2.3#运算符
7.3预处理指令
7.4头档案
第8章 Keil C51编译环境Vision3 115
8.1 Keil μVision3工作界面 115
8.1.1 Keil μVision3的选单栏 115
8.1.2 Keil μVision3的工具列 123
8.2 工程设定 124
第9章 Keil C51编译 127
9.1 Keil C51编译环境µVision3 127
9.2 编译过程 127
9.2.1 编译步骤 129
9.2.2 编译过程产生的映像档案 131
9.3 Keil C51编译器的控制命令 132
9.4 定製档案 133
9.4.1 STARTUP.A51 133
9.4.2 INIT.A51 134
9.4.3 XBANKING.A51 134
9.4.4 LIB目录中的C档案 136
9.5 最佳化器 136
9.5.1 8051特定最佳化 137
9.5.2 代码生成选项 137
9.6 C程式和彙编的接口 137
9.6.1 函式参数 137
9.6.2 用固定存储区传递参数 137
9.6.3 通过暂存器传递参数 137
9.6.4 函式返回值 138
9.6.5 使用SRC 控制指令 138
9.6.6 C程式传递参数给彙编程式 141
9.7 C程式和PL/M-51的接口 141
9.8 µVision其他编译功能 141
9.8.1 在多个档案中查找 142
9.8.2 Source Browser(资源浏览器) 142
9.8.3 对话框工具 143
9.9 编译器限制 143
9.10 使用错误信息 144
9.10.1 语法和语义错误 144
9.10.2 警告 144
第10章 Keil C51调试 146
10.1 µVision3调试器 146
10.2 断点 147
10.3 线上编译 152
10.4 实例演示 152
第11章 Keil C51仿真 159
11.1 Keil C51的一些仿真视窗 159
11.1.1 模拟仿真单片机的外设接口 159
11.1.2 逻辑分析视窗 171
11.1.3 性能分析视窗 174
11.2 Monitor 51 176
11.3 利用开发板和仿真器进行仿真 177
11.3.1 SHX-51A型开发板 177
11.3.2 SHX-C51仿真器 188
第12章 C51在RTX-51实时作业系统的套用 190
12.1 作业系统概述 190
12.1.1 作业系统的类型 190
12.1.2 作业系统的功能 191
12.1.3 实时作业系统(Real Time OS) 191
12.2 RTX-51系统概述 192
12.2.1 单任务程式 192
12.2.2 时间片轮转程式 192
12.2.3 用RTX-51进行循环调度 193
12.2.4 RTX-51事件 193
12.2.5 os_wait 函式 194
12.2.6 RTX-51的技术数据 194
12.3 RTX-51 系统函式 195
12.4 RTX-51 系统调试 195
12.5 RTX-51 系统套用实例 196
12.5.1 交通灯控制器命令 197
12.5.2 应用程式 197
12.5.3 TRAFFIC工程 206
12.5.4 运行TRAFFIC程式 207
12.5.5 RTX核心调试 208
第13章 C51程式设计综合实例 209
13.1 八位7段数码管动态显示 209
13.1.1 实例说明 209
13.1.2 八位7段数码管工作原理分析 209
13.1.3 硬体电路设计 210
13.1.4 软体设计 211
13.2 单片机实现12864的液晶显示 213
13.2.1 实例说明 213
13.2.2 设计思路分析 213
13.2.3 硬体电路设计 216
13.2.4 软体设计 220
13.3 单片机实现4×4矩阵键盘识别技术 224
13.3.1 实例说明 224
13.3.2 设计思路分析 224
13.3.3 硬体电路设计 225
13.3.4 软体设计 227
13.4 基于MAX232的RS-232串口通信 230
13.4.1 串列通信 230
13.4.2 晶片选取 231
13.4.3 晶片工作原理 232
13.4.4 硬体电路设计 233
13.4.5 软体设计 233
13.5 基于MAX527的串列D/A转换 235
13.5.1 设计思路分析 235
13.5.2 晶片选取 237
13.5.3 晶片的工作原理 238
13.5.4 硬体电路 239
13.5.5 软体设计 239
13.6 LED流水灯显示 240
13.6.1 实例说明 241
13.6.2 流水灯及LED工作原理分析 241
13.6.3 硬体电路设计 241
13.6.4 程式说明 242
13.7 基于MAX197的并行A/D转换实例 242
13.7.1 实例说明 242
13.7.2 设计思路分析 243
13.7.3 硬体电路设计 245
13.7.4 软体设计 249
13.8 基于RTL8019AS实现乙太网通讯 252
13.8.1 晶片选取 253
13.8.2 晶片工作原理 256
13.8.3 硬体电路设计 258
13.8.4 软体设计 259
13.9 单片机实现智慧型信号发生器 263
13.9.1 实例说明 263
13.9.2 MAX038信号发生晶片 263
13.9.3 硬体电路设计 265
13.9.4 软体设计 266
13.10 单片机实现简单音乐发生器 268
13.10.1 实例说明 269
13.10.2 设计思路分析 269
13.10.3 硬体电路设计 271
13.10.4 软体设计 273
13.11 RS-485汇流排现场监控系统 276
13.11.1 实例说明 277
13.11.2 RS-485汇流排工作原理分析 277
13.11.3 硬体电路设计 277
13.11.4 软体设计 279
13.12 单片机实现语音录放 285
13.12.1 实例说明 285
13.12.2 语音晶片工作原理 286
13.12.3 硬体电路设计 286
13.12.4 软体设计 288
13.13 单片机时钟设计 291
13.13.1 实例说明 291
13.13.2 设计思路 291
13.13.3 软体设计 291
13.14 基于T6369C液晶显示控制器的单片机接口 299
13.14.1 实例说明 299
13.14.2 晶片介绍 299
13.14.3 硬体电路设计 305
13.14.4 软体设计 306
13.15 非接触式IC卡读写 319
13.15.1 实例说明 320
13.15.2 射频IC卡和卡片读写器原理 320
13.15.3 硬体电路设计 320
13.15.4 软体设计 322
13.16 基于MPX4105 的数字气压计设计 331
13.16.1 实例说明 331
13.16.2 套用晶片介绍 332
13.16.3 硬体电路设计 335
13.16.4 软体设计 336
附录A 致命错误信息 339
附录B 语法和语义错误信息 342
附录C 警告信息 356
附录D L51连线定位器使用错误提示 359
附录E μVision3调试命令 367
附录F C51库函式 389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