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是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伯成。该书以国内套用最广的MCS-51单片机为基础,介绍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及传统设计方法。着重讲述在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同时还专门介绍基于SOC的嵌入式系统及如何设计SOC,并以此为基础构成嵌入式系统。
基本介绍
- 书名: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
- 作者:李伯成
- ISBN:9787302181651
- 定价:39.00 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
- 开本:16
内容简介
《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侧重于对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设计一个小型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可作为高校理工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最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1+X”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
主编:冯博琴,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目录
第1章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概述
1.1概述
1.1.1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定义
1.1.2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2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
1.2.1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2.2系统设计的步骤
1.2.3嵌入式系统的硬软体协同设计
1.2.4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习题
第2章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2.1MCS-51单片机的构成
2.1.IMCS-51单片机家族
2.1.2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1.3MCS-51单片机外部引线
2.2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2.1MCS-51的CPU
2.2.2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
2.2.3MCS-51的输入输出接口
2.3MCS-51单片机的时序
2.3.1MCS-51的三种周期
2.3.2指令执行时序
2.4MCS-51单片机的相关问题
2.4.1复位
2.4.2时钟电路
2.4.3编程和校验
2.5MCS-51指令系统及彙编语言程式设计
2.5.1MCS-51的指令编码
2.5.2指令系统中用到的符号
2.5.3指令定址方式
2.5.4MCS-51的指令系统
2.5.5彙编语言程式设计
2.5.6彙编语言程式的开发过程
2.6MCS-51的汇流排扩展
2.6.1MCS-51单片机构成的最小系绩
2.6.2MCS-51的汇流排扩展
2.7MCS-51的外部存储器
2.7.1存储器的分类
2.7.2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7.3RAM的连线使用
2.7.4只读存储器
2.8输入输出技术
2.8.1外设接口的编址方式
2.8.2外设接口的基本模型
2.8.3程式控制输入输出
2.8.4查询方式
2.8.5中断方式
2.8.6中断控制器8259
2.9MCS-51定时器/计数器
2.9.1工作方式
2.9.2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暂存器
2.9.3定时器/计数器的套用
2.10MCS-51的串列接口
2.10.1概述
2.10.2MCS-51单片机串列口的控制暂存器
2.10.3串列口的工作方式
2.10.4串列口的套用
习题
第3章嵌入式系统汇流排及接口技术
3.1汇流排概述
3.1.1汇流排概述
3.1.2内汇流排
3.1.3外汇流排
3.2汇流排驱动与控制
3.2.1汇流排竞争与负载计算
3.2.2汇流排驱动与控制的实现
3.3MCS-51的汇流排扩展
3.3.1概述
3.3.2扩展汇流排的形成
3.4扩展汇流排上的典型外设接口
3.4.1可程式并行接口8255
3.4.2键盘接口
3.4.3印表机接口
3.4.4显示器接口
3.4.5光电隔离输入输出接口
3.4.6数/模(D/A)变换器接口
3.4.7模/数变换器接口
3.4.8电机接口
习题
第4章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软体
4.1嵌入式系统软体概述
4.1.1最小系统
4.1.2驻留监控程式
4.2嵌入式系统实时作业系统核心开发
4.2.1嵌入式作业系统的特点
4.2.2实时核心所涉及的概念..
4.2.3实时核心的开发
4.2.4嵌入式作业系统的移植
4.3用户程式的开发
4.3.1用户程式的基本要求
4.3.2用户程式的开发过程
4.3.3高级语言与彙编语言混合编程
习题
第5章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5.1概述
5.1.1可靠性的基本指标
5.1.2故障因素
5.2故障检测技术
5.2.1嵌入式系统的脱机自检
5.2.2嵌入式系统的线上故障检测
5.3硬体可靠性设计
5.3.1硬体故障
5.3.2影响硬体可靠性的因素
5.3.3硬体可靠性措施
5.4软体可靠性设计
5.4.1软体故障的特点
5.4.2软体可靠性指标
5.4.3软体错误的来源
5.4.4软体可靠性模型
5.4.5提高软体可靠性的方法
5.5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5.5.1抗干扰的三要素
5.5.2干扰的来源及耦合方式
5.5.3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5.6汇流排的有关问题
5.6.1汇流排上的交叉串扰
5.6.2汇流排的延时
5.6.3汇流排上的反射与终端网路
5.7可靠性的总体设计
5.7.1设计过程
5.7.2可靠性的分配方法
习题
第6章基于SOC的嵌入式系统
6.1概述
6.1.1PXA27X一般介绍
6.1.2IntelXScale结构
6.2ARM处理器
6.2.1ARM处理器系列
6.2.2ARM处理器工作模式及暂存器
6.2.3ARM指令系统
6.2.4ARM的异常中断处理
6.3IntelPXA27X介绍
6.3.1PXA27X的结构
6.3.2PXA27X的内部存储器
6.3.3PXA27X的外部存储器控制器
6.3.4PXA27X的中断控制器
6.3.5PXA27X的键盘接口
6.3.6PXA27X的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
6.4PXA27X的开发与套用
6.4.1PXA27X开发平台
6.4.2PXA27X的套用
习题
第7章基于专用晶片的嵌入式系统
7.1概述
7.1.1数字系统设计的发展
7.1.2IP核
7.1.3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
7.2设计语言与工具
7.2.1EDA工具软体分类
7.2.2硬体描述语言HDL
7.2.3SystemC
7.2.4QuartusII
7.3基于VHDL的CPU设计
7.3.1单元电路的设计
7.3.2CPU设计概要
7.4SOC设计
7.4.1概述
7.4.2SOC片内汇流排
7.4.3IP核设计与复用
7.4.4SOC设计举例
7.5基于可配置处理器的SOC设计
7.5.1问题的由来
7.5.2TensilicaXtensa可配置处理器
习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