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式设计基础教程》内容简介: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套用面很广,发展也很快。儘管目前单片机种类繁多,但其中最为典型、套用最广泛的仍当属Intel公司的51系列单片机。《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式设计基础教程》介绍了单片机技术、C语言使用和套用系统开发等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C语言及编译器Keil C51的使用、内部各模组的开发、接口编程和扩展技术,以及单片机套用系统的开发。
《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式设计基础教程》体系结构严谨,内容由浅入深,案例取材广泛,书中所有示例均给出了设计源程式和仿真验证结果。
《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式设计基础教程》可供高等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信息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也适用于从事单片机技术套用与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基本介绍
- 书名: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式设计基础教程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
- 版次:第一版
图书信息
丛书名: 高等学校计算机套用规划教材
平装: 36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2230757, 9787302230755
条形码: 9787302230755
尺寸: 25.8 x 18.2 x 1.6 cm
重量: 599 g
内容简介
《单片机原理与C51程式设计基础教程》体系结构严谨,内容由浅入深,案例取材广泛,书中所有示例均给出了设计源程式和仿真验证结果。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单片机概论
1.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与单片机
1.1.2 单片机的分类和指标
1.1.3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1.4 单片机的套用领域及趋势
1.1.5 单片机的程式语言概述
1.1.6 如何学习单片机这门技术
1.2 常用51单片机介绍
1.2.1 Intel公司系列单片机
1.2.2 Atmel公司系列单片机
1.2.3 Philips公司系列单片机
1.2.4 Motorola公司系列单片机
1.3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单片机硬体基础
2.1 单片机内部结构
2.1.1 中央处理器(CPU)
2.1.2 存储器结构
2.1.3 I/O连线埠结构
2.1.4 定时器/计数器结构
2.1.5 中断系统
2.2 单片机引脚功能
2.2.1 晶片封装
2.2.2 晶片引脚及功能
2.3 单片机工作时序
2.3.1 时钟电路
2.3.2 时序定时单位
2.3.3 指令的执行时序
2.4 单片机的工作方式
2.4.1 复位方式
2.4.2 程式执行方式
2.4.3 低功耗方式
2.5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2.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3.1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概述
3.1.1 指令格式
3.1.2 符号说明
3.2 单片机的定址方式
3.2.1 立即定址
3.2.2 直接定址
3.2.3 暂存器定址
3.2.4 间接定址
3.2.5 变址定址
3.2.6 相对定址
3.2.7 位定址
3.2.8 定址方式总汇
3.3 单片机的指令说明
3.3.1 数据传送类指令
3.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3.3.3 逻辑运算类指令
3.3.4 控制转移类指令
3.3.5 位操作指令
3.3.6 单片机的伪指令
3.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Keil C51简介及单片机软体程式设计
4.1 Keil开发工具简介
4.1.1 集成环境简介
4.1.2 启动程式
4.1.3 工作环境介绍
4.2 单片机软体开发流程
4.2.1 建立工程
4.2.2 建立原始码档案
4.2.3 工程设定
4.2.4 软体编译与连线
4.2.5 硬体编程
4.2.6 程式下载
4.3 软体调试
4.3.1 调试视窗
4.3.2 调试命令
4.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C51程式设计基础及实例剖析
5.1 C程式的基本概念
5.1.1 主函式
5.1.2 标识符和关键字
5.1.3 数据的基本类型
5.1.4 常量和变数
5.1.5 运算符与表达式
5.1.6 函式
5.2 基本的程式设计结构
5.2.1 顺序结构
5.2.2 选择结构
5.2.3 循环结构
5.3 C51构造数据类型
5.3.1 数组
5.3.2 指针
5.3.3 结构
5.3.4 联合
5.3.5 枚举
5.4 Keil C51常用库函式
5.4.1 内部函式intrins.h
5.4.2 输入输出流函式stdio.h
5.4.3 动态记忆体分配函式stdib.h
5.4.4 字元函式ctype.h
5.4.5 缓冲区和字元串操作函式string.h
5.4.6 绝对地址访问absacc.h
5.4.7 访问SFR和SFR bit地址regxx.h
5.5 Keil C51的预处理器
5.5.1 宏定义
5.5.2 档案包含
5.5.3 条件编译
5.6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6章 C与彙编语言混合编程
6.1 程式设计及编程方法
6.1.1 单片机程式的编制过程
6.1.2 混合编程的优势
6.2 Keil C51和A51接口编程基础
6.2.1 宏彙编器A51
6.2.2 C51编译器
6.3 C与彙编语言混合编程
6.3.1 C语言中嵌入彙编语言
6.3.2 C语言与彙编函式的互调
6.3.3 混合项目档案编程
6.3.4 Keil中的编译控制命令SRC
6.4 模组化程式设计
6.4.1 设计思想
6.4.2 模组化程式开发
6.5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7章 C51单片机的内部资源
7.1 输入/输出控制
7.2 中断系统
7.2.1 中断的基本概念
7.2.2 中断源及其中断的入口地址
7.2.3 中断控制相关的暂存器
7.2.4 中断回响过程
7.2.5 C51中断的程式设计
7.3 定时/计数器
7.3.1 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7.3.2 定时/计数器的暂存器
7.3.3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7.3.4 定时/计数器的程式设计
7.4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8章 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8.1 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和扩展编址技术概述
8.1.1 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简介
8.1.2 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
8.1.3 存储器扩展的编址技术
8.2 程式存储器的扩展
8.2.1 程式存储器的典型晶片
8.2.2 EEPROM与单片机的连线
8.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8.3.1 单片机RAM的读写时序
8.3.2 RAM与单片机的连线
8.4 并行I/O口扩展
8.4.1 採用TTL电路扩展I/O接口
8.4.2 採用8255晶片扩展I/O接口
8.5 可程式外围定时/计数器8253
8.5.1 8253的结构和引脚
8.5.2 8253的工作方式和控制字
8.5.3 8253与C51单片机的接口
8.6 外部中断的扩展
8.6.1 採用定时/计数器溢出中断扩展外部中断源
8.6.2 採用中断源查询法扩展外部中断源
8.6.3 用优先权编码器扩展中断源
8.7 I2C接口晶片AT24CXX
8.7.1 I2C汇流排的特点
8.7.2 I2C汇流排通信技术
8.7.3 AT24C系列与C51的接口
8.8 SPI接口晶片X5045
8.8.1 SPI汇流排的组成
8.8.2 X5045简介
8.8.3 X5045晶片与C51单片机的连线
8.9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9章 串列通信接口
9.1 串列通信方式简介
9.1.1 串列通信分类
9.1.2 数据的传输模式
9.1.3 波特率
9.2 串口结构介绍
9.2.1 51单片机串列口的硬体结构
9.2.2 数据缓冲暂存器SBUF
9.2.3 串列口控制暂存器SCON
9.2.4 特殊功能暂存器PCON
9.3 MCS-51串口工作方式
9.3.1 方式0
9.3.2 方式1
9.3.3 方式2和方式3
9.3.4 各方式下波特率的计算
9.4 串列通信接口标準RS-232
9.4.1 RS-232C标準
9.4.2 单片机串列通信的连线
9.5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10章 C51单片机的A/D与D/A转换
10.1 数/模转换
10.1.1 D/A转换器
10.1.2 D/A转换晶片DAC0832
10.1.3 DAC0832套用实例
10.2 模/数转换
10.2.1 MD转换器
10.2.2 MD转换晶片ADC0809
10.2.3 MCS-51单片机与ADC0809接口
10.3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11章 输入设备
11.1 输入设备的分类及结构
11.1.1 开关和按键
11.1.2 按键去抖动
11.1.3 非编码独立式键盘
11.1.4 非编码矩阵式键盘
11.1.5 编码键盘
11.2 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
11.2.1 独立式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
11.2.2 矩阵式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
11.3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12章 输出设备
12.1 输出设备的种类及结构
12.1.1 发光二极体
12.1.2 数码管
12.1.3 液晶显示模组
12.2 输出设备的接口及其编程
12.2.1 LED指示灯功能的程式实现
12.2.2 数码管与单片机接口的程式实现
12.3 本章小结
实验与设计
习题
第13章 C51单片机系统开发基础
13.1 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开发过程
13.1.1 系统开发概述
13.1.2 总体方案设计
13.1.3 硬体设计
13.1.4 软体设计
13.1.5 系统调试
13.2 系统的最佳化设计
13.2.1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13.2.2 系统自诊断
13.3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4章 C51单片机系统综合实例——电子钟设计
14.1 概述及实例说明
14.2 硬体电路图及电路分析
14.3 软体设计
14.4 程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