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

2017-09-04 01:33:36 百科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以通用的51单片机为平台,结合独立开发的MCU—BUS学习板的实验项目编写而成,书中既包括单片机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又兼顾了实践部分的套用,既涉及彙编程式设计,又包括单片机C程式设计。书中每一块知识点的介绍都列举了相关的例程,并且大部分例程採用彙编和C语言同时实现,是一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并提高的实用性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
  • 作者:万隆
  • ISBN:9787302213802
  • 页数:380
  • 定价:35.00 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共包括10章内容,其中第1章为单片机概述部分,介绍了单片机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第2、3、6章是单片机的理论基础,为单片机的原理部分,包括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以及各功能模组的套用,第4章为单片机C程式设计基础部分;第5章介绍了单片机的集成开发环境;第7章介绍了单片机的常用接口电路设计;第8章介绍了常用的串列汇流排的套用;这两章为单片机的基本套用部分。第9章为单片机仿真部分,

主要介绍

PROTEUS仿真软体的基本使用;第10章简单介绍了单片机开发的基本步骤、抗干扰设计以及在系统编程的相关问题,并设计一个综合实例,供读者参考。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适合用于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教材和教师的参考用书,也适合于对单片机零基础,并希望快速入门的初学者作为自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1 单片机相关的基本概念
1.1.1 什幺是单片机
1.1.2 什幺是单片机系统
1.1.3 单片机套用系统
1.2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
1.2.1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1.2.2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3 单片机套用系统开发过程
1.4 单片机的套用领域
1.5 常用51系列单片机介绍
1.6 本书配套单片机开发板简介
第2章 单片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AT89s51单片机的主要特性
2.2 单片机的硬体结构
2.2.1 中央处理器
2.2.2 存储器
2.2.3 I/0接口
2.2.4 特殊功能部件
2.3 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及功能
2.3.1 51单片机的引脚分类
2.3.2 三汇流排结构
2.4 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
2.4.1 程式存储器
2.4.2 数据存储器
2.5 时钟电路与CPU时序
2.5.1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5.2 CPU时序
2.5.3 51单片机的指令时序
2.6 单片机的工作方式
2.6.1 复位方式
2.6.2 程式执行方式
2.6.3 低功耗工作方式
2.7 单片机最小系统
习题
第3章 80C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3.1 51单片机指令系统概述
3.1.1 指令格式
3.1.2 指令位元组
3.1.3 指令类型
3.1.4 常用符号说明
3.2 定址方式
3.2.1 直接定址
3.2.2 立即定址
3.2.3 暂存器定址
3.2.4 暂存器间接定址方式
3.2.5 变址定址
3.2.6 位定址
3.2.7 相对定址
3.3 80C51指令集
3.3.1 数据传送与交换指令
3.3.2 算术运算指令
3.3.3 逻辑运算及移位指令
3.3.4 控制转移指令
3.3.5 位操作类指令
3.4 51单片机彙编语言程式设计
3.4.1 设计步骤
3.4.2 伪指令
3.4.3 顺序程式设计
3.4.4 分支程式设计
3.4.5 循环程式设计
3.4.6 子程式设计
3.4.7 小结
习题
第4章 单片机C程式设计基础
4.1 C51程式开发概述
4.2 C51数据类型
4.2.1 C51的标识符与关键字
4.2.2 数据类型
4.2.3 数据的存储器类型
4.2.4 常量和变数
4.2.5 51单片机硬体结构的C51定义
4.3 C51运算符和表达式
4.3.1 赋值运算符
4.3.2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4.3.3 关係运算符和关係表达式
4.3.4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4.3.5 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4.3.6 複合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4.4 C51控制语句和结构化程式设计
4.4.1 C51语句和程式结构
4.4.2 表达式语句、複合语句和顺序结构程式
4.4.3 选择语句和选择结构程式
4.4.4 循环语句和循环结构程式
4.5 C51构造数据类型简介
4.5.1 数组
4.5.2 指针
4.5.3 结构体
4.5.4 联合体
4.6 C51函式
4.6.1 函式的说明与定义
4.6.2 函式的调用
4.6.3 中断函式
4.6.4 重人函式
4.7 预处理命令、库函式
4.7.1 预处理命令
4.7.2 库函式
4.8 彙编语言与C语言混合编程
4.8.1 C程式与彙编程式之间的参数传递
4.8.2 C语言与彙编语言混合编程实例
4.9 模组化程式设计
4.1 051单片机C程式开发过程
4.10.1 C51程式开发过程及程式结构
4.10.2 C51程式设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习题
第5章 KeilVision2编译环境
5.1 初识Keil软体
5.1.1 KeilC软体的初始化界面
5.1.2 KeilC选单与视窗
5.2 KeilC工程建立
5.2.1 新建工程
5.2.2 添加代码档案
5.2.3 配置工程
5.2.4 编译连结
5.3 Keil软体的调试方法及技巧
5.3.1 Keil软体的调试方法
5.3.2 常用调试视窗介绍
5.3.3 通过Peripherals选单观察仿真结果
习题
第6章 80C51单片机内部功能单元及套用
6.1 并行I/O连线埠
6.1.1 PO口
6.1.2 P1口
6.1.3 P2口
6.1.4 P3口
6.1.5 I/O连线埠的负载能力和连线埠要求
6.1.6 基本I/O口的套用举例
6.2 中断系统
6.2.1 中断系统概述
6.2.2 中断的控制与实现
6.2.3 中断的处理过程
6.2.4 中断服务程式的设计步骤
6.2.5 外部中断的套用举例
6.3 定时器/计数器:
6.3.1 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6.3.2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与实现
6.3.3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6.3.4 定时器/计数器的综合套用
6.4 串列通信
6.4.1 串列通信基础
6.4.2 串列口的结构
6.4.3 串列口相关特殊功能暂存器
……
第7章 单片机常用接口电路设计
第8章 常用串列汇流排介绍及套用
第9章 单片机PROTEUS仿真
第10章 51单片机套用系统开发与设计
附录1 开发板实验目录表
附录2 80C51单片机指令表
附录3 C语言优先权及其结合性
附录4 ASCII码錶
参考文献

本书配套教学资源

学习板所有原始码(包括彙编和c)、电路原理图、电子课件、利用PROTEUS设计好的仿真档案(供教学演示或没有学习板的同学调程式)

本书配套开发板

本书配套开发板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
l 主晶片为ATMELh或stc的51系列单片机
l 晶振:基本配置为11.0592MHz,也可由用户自己选定适合的晶振。l P0、P1、P2、P3的每一个I/O口均引至实验用户板上,方便实验。
l Watchdog:配置有带复位的看门狗电路。l 程式存贮器为64KB。
l 数据存贮器为4KB(24C04)。
l 提供20个发光二极体,供实验使用。
l 标準RS232串列通信接口。l 标準微型印表机接口。
l 液晶显示接口,液晶为LCD1602。
l 具有动态共阴数码管8个。
l 8 ×8点阵显示。l 具有4×4矩阵键盘。
l 具有4个独立的键盘输入。
l 串列数转并行数电路採用74HC595晶片。
l 配有日曆时钟电路(DS1302晶片)。l
1路8位A/D三线串列转换晶片:採用TLC549,每个通道均引出其测试点。l
提供8位D/A,使用TLC。具有0~-5V、-5V~0V、-5V~+5V输出。l
日曆时钟晶片使用DS1302,可在数码管上显示年、月、日、星期、时、分、秒。l
提供扬声器驱动电路,提供不同的频率,输出多种音乐。l
提供蜂鸣器电路。l 脉冲电路。l
在系统编程,提供线上下载,方便调试。

图书信息

编者:范力旻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9787121077227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电子电气专业系列实用教材

内容简介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主要讲述单片机的组成及结构、单片机指令系统及彙编语言的设计、单片机内部功能及系统的扩展套用,并在最后一章里介绍了单片机的新技术及单片机的发展方向。《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主的每一章均配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与习题,并有大量的套用举例。讲解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配以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目录

第1章 概述
第2章 单片机的硬体结构
2.1 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
2.2 中央处理单元
2.3 存储器结构
2.3.1 程式存储器
2.3.2 数据存储器
2.4 I/O连线埠
2.4.1 连线埠结构
2.4.2 连线埠功能
2.4.3 连线埠输入/输出方式
2.5 MCS-51系列单片机外部引脚
2.6 时钟电路和时序
2.6.1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6.2 CPU时序
2.6.3 MCS-51访问外部存储器的时序
2.7 复位
2.7.1 复位信号和复位操作
2.7.2 复位电路
2.8 低功耗运行方式
习题
第3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及程式设计
3.1 指令系统简介
3.1.1 指令格式
3.1.2 指令的分类
3.1.3 伪指令
3.2 MCS-51的定址方式
3.3 数据传送指令
3.4 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3.4.1 MCS-51算术运算指令
3.4.2 MCS-51逻辑运算及移位指令
3.5 控制转移指令和布尔变数操作指令
3.5.1 MCS-51控制转移指令
3.5.2 MCS-51位操作指令
3.6 彙编语言程式设计
3.6.1 彙编语言概述
3.6.2 彙编语言程式设计与彙编
3.6.3 程式设计方法与举例
习题
第4章 单片机内部功能
4.1 MCS-51单片机中断功能
4.1.1 中断的概念
4.1.2 中断的控制与管理
4.1.3 中断的套用实例
4.2 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功能
4.2.1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模式
4.2.2 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与管理
4.2.3 定时器/计数器的套用实例
4.3 MCS-51单片机串列通信功能
4.3.1 串列通信的基本概念
4.3.2 MCS-51单片机串列接口的工作方式及控制
4.3.3 串列通信的套用实例
习题
第5章 单片机系统扩展
5.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5.2 单片机系统的扩展结构
5.3 程式存储器的扩展与套用
5.3.1 EPROM程式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5.3.2 E2PROM程式存储器的扩展设计
5.4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与套用
5.4.1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5.4.2 静态RAM6116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5.5 I/O的扩展与套用
5.5.1 并行口的扩展原理
5.5.2 并行口的扩展方法
5.5.3 串列口的扩展方法
5.5.4 用串列口扩展并行I/O口
习题
第6章 I/O设备及接口技术
6.1 键盘及其接口
6.1.1 独立式键盘接口原理及套用
6.1.2 矩阵式键盘接口原理及套用
6.1.3 键盘的特殊扩展方式
6.2 显示及其接口
6.2.1 LED数码管及接口
6.2.2 LCD液晶显示器及接口
6.3 可程式键盘、显示器接口电路ZLG7290B
6.4 MCS-51单片机与A/D、D/A转换器的接口及套用
6.4.1 MCS-51单片机与A/D转换器的接口及套用
6.4.2 MCS-51单片机与D/A转换器的接口及套用
6.5 MCS-51单片机与串列汇流排接口技术及套用
6.5.1 MCS-51单片机与I2C汇流排接口及套用
6.5.2 MCS-51单片机与SPI汇流排接口及套用
习题
第7章 单片机套用系统设计实例
7.1 单片机套用系统的结构及设计过程
7.1.1 单片机套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7.1.2 硬体设计
7.1.3 软体设计
7.2 单片机套用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7.2.1 干扰源
7.2.2 硬体抗干扰方法
7.2.3 软体抗干扰方法
7.3 单片机室内检测控制系统
7.3.1 设计思想
7.3.2 系统设计
7.3.3 软体设计
7.4 脚踏车里程/速度计
7.4.1 系统设计及硬体设计
7.4.2 软体设计
7.5 防盗报警系统
7.5.1 系统组成原理
7.5.2 硬体设计
7.5.3 软体设计
习题
第8章 单片机新技术
8.1 新型流行单片机简介
8.1.1 Philips公司的P89LPC900系列单片机
8.1.2 TI公司高精度A/D接口单片机MSCl210
8.1.3 C8051F02X系列高速混合信号ISP单片机
8.1.4 嵌入式高速可程式系统器件:ItPSD3200系列单片机
8.1.5 高性能SoCAduC84X系列单片机
8.1.6 MSP430系列的16位单片机
8.1.7 凌阳16位单片机
8.2 单片机SOC(片上系统)及开发技术
8.2.1 片上系统简介
8.2.2 S0C单片机的开发过程
8.2.3 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8.3 嵌入式作业系统与单片机开发
8.3.1 嵌入式作业系统简介
8.3.2 典型嵌入式实时作业系统简介
8.3.3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
习题
附录A 单片机实验
实验1 仿真环境的使用
实验2 运算类程式实验
实验3 找最大数与最小数
实验4 按键实验.
实验5 8路拨动开关的实验
实验6 定时器的使用
实验7 外部中断套用
实验8 简单的I/O口扩展实验
实验9 8255接口扩展
实验10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实验11 D/A转换器DAC0832的套用
实验12 A/D转换器ADC0809的套用
实验13 串列口扩展实验
实验14 串并转换实验
附录B ASCII(美国标準信息交换码)
附录C MCS-51指令表(A):
附录D MCS-51指令表(B)

图书信息3

作 者:上官同英 编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01
ISBN:9787302245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2011-03-01
页数:301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结合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以加强人才的技术套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套用性和实践性。在内容组织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採用工作任务引导教与学,目标明确,深入浅出.实现知识点和技能点相融合,体现高职教育下教材的新特色。全书包括绪论和9个模组,通过23个实际任务引导介绍单片机基础知识及系列分类、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体结构、单片机程式设汁基础、单片机开发系统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及定时/计?器、MCS-5l单片机串列接VI与套用、MCS-51显示/键盘接口技术、MCS-51单片机输入/输十通道接口技术、MCS-5l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以及单片机综合套用系统的开发与设汁等内容。
《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电子信息、自动化、机电类等相关专业“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技术”的课程教材。也可用做从事单片机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以及电子设计爱好者初学单片机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绪论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1 MCS051系列单片机的硬体结构
任务1.1 模拟开关灯
任务1.2 流水灯控制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2 单片机程式设计基础
任务2.1 认识单片机彙编语言程式设计
任务2.2 多位元组BCD码相加
任务2.3 流水灯闪烁控制
任务2.4 汽车转向灯模拟设计
任务2.5 LED模拟交通灯设计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3 单片机开发系统介绍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4 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及定时/计数器
任务4.1 INT0中断控制LED状态
任务4.2 定时器控制交通指示灯系统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5 MCS-51单片机串列接口与套用
任务5.1 单片机之间的串列双机通信
任务5.2 单片机与PC之间的数据通信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6 MCS.51显示/键盘接口技术
任务6.1 8×8 LED点阵屏控制
任务6.2 LCDl602显示字元串
任务6.3 数码管显示4×4阵列式键盘按键
任务6.4 MAX7219驱动8位数码管显示数字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7 MCS-51单片机输入/输出通道接口技术
任务7.1 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製作
任务7.2 简易波形发生器的製作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8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任务8.1 单片机存储器的系统扩展
任务8.2 使用8255A实现并行I/O口扩展
任务8.3 基于I C汇流排的串列E PROM扩展
小结
思考与练习
模组9 单片机综合套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任务9.1 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任务9.2 脚踏车里程/速度计
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A ASCII码字元表
附录B MCS-51指令表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