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单片机仿真器

2019-02-02 06:33:59 百科

单片机仿真器

单片机仿真器是指以调试单片机软体为目的而专门设计製作的一套专用的硬体装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单片机仿真器
  • 定义:调试单片机软体为目的而专门设计
  • 属于:一套专用的硬体装置
  • 原理:单片机在体系结构上与PC机是相同

定义

指以调试单片机软体为目的而专门设计製作的一套专用的硬体装置。

原理

单片机在体系结构上与PC机是完全相同的,也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等基本单元,因而与PC机等设备的软体结构也是类似的。因为单片机在软体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软体进行调试,观察其中间结果,排除软体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单片机的套用场合问题,其不具备标準的输入输出装置,受存储空间限制,也难以容纳用于调试程式的专用软体,因此要对单片机软体进行调试,就必须使用单片机仿真器。单片机仿真器具有基本的输入输出装置,具备支持程式调试的软体,使得单片机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单片机仿真器输入和修改程式,观察程式运行结果与中间值,同时对与单片机配套的硬体进行检测与观察,可以大大提高单片机的编程效率和效果。
单片机仿真器单片机仿真器

发展

最早的单片机仿真器是一套独立装置,具有专用的键盘和显示器,用于输入程式并显示运行结果;随着PC机的普及,新一代的仿真器大多数都是利用PC机作为标準的输入输出装置,而仿真器本身成为微机和目标系统之间的接口而已,仿真方式也从最初的机器码发展到彙编语言、C语言仿真,仿真环境也与PC机上的高级语言编程与调试环境非常类似了。
仿真机一般具有一个仿真头,用于取代目标系统中的单片机,也就是用这个插头模仿单片机,这也是单片机仿真器名称的由来。
目前,随着单片机的小型化,贴片化和具有ISP,IAP等功能的单片机的广泛套用,传统单片机仿真器的套用範围也有所缩小。而软体单片机仿真器(即单片机仿真程式)的套用逐渐广泛,单片机仿真程式即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特殊程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单片机运行的硬体环境,并在该环境下运行单片机目标程式,并可对目标程式进行调试、断点、观察变数等操作,可大大提升单片机系统的调试效率。纯软体单片机仿真器往往与硬体设计程式集成在一起发布,使得开发者可以对单片机硬体与软体进行同步开发。

其他信息

MON-51是一个支持keil C51设计软体的软体断点仿真器。

主要功能和特性:

1.可以仿真63K程式空间,接近64K的16位地址空间.
2.可以仿真64Kxdata空间,全部64K的16位地址空间.
3.可以真实仿真全部32条IO脚.
4.完全兼容keilC51 UV2调试环境,可以通过UV2环境进行单步,断点,全速等操作.
5.可以使用C51语言或者ASM彙编语言进行调试
6.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所有变数观察,包括滑鼠取值观察,即滑鼠放在某变数上就会立即显示出它此的值.
7.可选择使用用户晶振,支持0-40MHZ晶振频率。
8.片上带有768位元组的xdata,您可以在仿真时选择使用他们,进行xdata的仿真.
9.可以仿真双DPTR指针.
10.可以仿真去除ALE信号输出.
11.自适应300-38400bps的所有波特率通讯.
12.体积非常细小,非常方便插入到用户板中.插入时紧贴用户板,没有连线电缆,这样可以有效地 减少运行中的干扰,避免仿真时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
13.仿真插针採用优质镀金插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日久生鏽,附赠优质园脚IC插座,保护仿真插针,同时不会损坏目标板上的插座.
14.仿真时监控和用户代码分离,不可能产生不能仿真的软故障.
15RS-232接口不计成本採用MAX202积体电路,串列通讯稳定可靠,绝非一般三极体的简易电路可比。

功能限制:

仿真器占用单片机串口及定时器2,与Keil C(PC)通讯,故不支持串口及定时器2的仿真功能。 全速运行时单片机串口及定时器2可供用户使用。

仿真器使用方法:

1. 将仿真器插入需仿真的用户板的CPU插座中,仿真器由用户板供电;
2. 将仿真器的串列电缆和PC机接好,打开用户板电源;
3. 通过Keil C 的IDE开发仿真环境UV2 下载用户程式进行仿真、调试。
4. 仿真器硬体说明:
a.使用用户板的晶振
仿真器晶振旁有两组跳线用来切换内部晶振和用户板晶振,当两个短路块位于仿真器晶振一侧时,默认使用仿真板上的晶振(11.0592MHz), 当两个短路块位于电容一侧时,使用用户板的晶振。
b.为便于调试带看门狗的用户板,仿真器的复位端未与用户板复位端相连;故仿真器的复位按 钮只复位仿真器,不复位用户板;若要复位用户板,请使用用户板复位按钮。

设定方法

1. 先打开一个工程档案。如果你没有工程档案就要先建立一个。这里拿 keil c51提供的 hello.prj为例子说明:
用滑鼠点击选单的project,选择open project。如图:
2. 选择keil\c51\examples\hello\hello,点击打开,如图:
3.选择选单的Project->Option for Target 'Simulator',如图:
3.1选择C51栏的设定如图: 删掉define:里的MONITOR51这几个字母,如果define栏是空的,可以跳过这一步:
删掉MONTOR51之后的设定如下图,不要点击确定,因为还要进行其他设定:
附注:3.1的步骤是调试keil提供的这个Hello工程才需要做的,对你自己建立的工程不需要这个设 置,你自己的工程可以跳过这步,直接进行下一个设定.在这里用红色来写这个说明,是需要引起用 户注意。
4.选择debug栏的设定项目: Use: Keil Monitor-51 Driver :选择这一项 Load Application at Start:选择这项之后,keil才会自动装载你的程式代码。Go till main:调试C语言程式时可以选择这一项,PC会自动运行到main程式处
点击上图的Settings,打开新的视窗: Port:设定你的串口号,为仿真器的串口电缆线所连线的串口。 Baudrate:设定为38400,仿真器固定使用38400bps跟keil C通讯。 Serial Interrupt: Cache Options: 这两项可以选也可以不选;
最后点击ok和确定关闭你的设定。
5. 编译你的程式,选择Project -> Rebuild all target files
6. 编译完毕之后,选择Debug->Start/Stop Debug Session,就进入仿真了
7. 装载代码之后,在左下角显示如图:
Connected to Monitor-51 V3.4  表示连线到仿真器,仿真器的版本号为3.4, Load "C:\\Keil\\C51\EXAMPLES\\HELLO\\HELLO"  表示代码装载成功。
8.其他的调试方法跟软体仿真一样,有单步,断点,全速运行等各种调试方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