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乔庄行政村

2019-12-30 12:12:32 百科

乔庄行政村

大乔庄行政村隶属于东明集镇,位于东明县城西南20公里、东明集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处,东邻小井乡李岗村,西与大井村毗邻,南与后陈寨接壤,全村159户,705人,耕地1053亩。

基本介绍

  • 地理位置:东明县城西南20公里
  • 人口:705人
  • 耕地:1053亩
  • 户数:159户

历史记载

据该村《乔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乔氏三兄弟从洪洞县东迁,老五落户长垣东南乔堤,老六落户长垣南龙箱,老七名七政迁长垣东50里落户,后因交通不便,再迁村东二里李岗,不久,又搬至李岗西二里临南北驿道安村,村名姬家庄(乔氏源于姬姓,故名),后演变为大乔庄。”
该村1911年属东明第六乡(东明集),1944年属东明第五区,1952年属东明五区袁长营乡,1956年属东明集乡,1958年属东明集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属东明集镇至今。
该村现住有乔、代两姓。乔姓,现有147户664人,代姓,从大屯镇东夏营村迁入,现有12户41人。另解放以后,该村乔连田等11户11人迁湖北,乔五美等9户18人迁东北,代发群等6户17人迁往新疆,乔自东等2户支边甘南。
该村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即成立了儿童团。12岁的乔雨林在黄庄村给表姐张长海家放羊时,黄庄村成立儿童团,让其参加,他回村后就在本村成立了儿童团,自己任团长。后又成立了枪班,农会班长乔留印,乔连田,老会首乔喜良。当时,共产党、国民党、日伪三方在此处“拉锯”,斗争十分激烈。因村民乔嘉户被伪军毒打逃跑,四个排头(村干部成员)被抓走三个,乔雨林年纪小没被抓,就在村里主持工作。一天,抗联队员王广雨、李正典来村里筹粮支援抗联去兰考扒铁路,还没出村,国民党便衣队几十人就进村里抓人。乔雨林忙把他二人锁到村公所仓库内,任便衣队怎样吓唬都没说实情。当时正值伏天,便衣队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吼着让乔雨林给弄水喝,乔雨林立即想到引开敌人,就讨好地向便衣队队长说:“村东地有块好西瓜,咱到地里吃西瓜吧!”结果几十个便衣队员便一窝蜂向东地窜去,走了不远,乔雨林惦记着锁在屋里的两个抗联人员,就对便衣队长说忘了拿刀,要回去找把刀来。队长看他是小孩子也没大在意,就让他回去了。乔雨林乘机赶紧将两人放走,乔雨林智救抗联战士的事迹,至今还在村民中流传。

先进事迹

处于複杂斗争旋涡中的大乔庄,可说是英杰辈出。村民乔水安,1938年参加革命,为东垣县八路军武装侦察员,他疾恶如仇,机警善战,当时日伪军好趁集会去抢劫财物,乔水安即经常在张表屯、大辛庄“炸会”。他化装成赶会人,把手枪、手榴弹藏在菜篮子里,找準机会,或放枪,或甩出手榴弹,把正在抢劫的敌伪军吓跑,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侦察员,他常单独截击敌伪散兵或偷袭敌营,而且枪法极準,使敌人闻风丧胆。据说黄庄岗楼上的鬼子一听说乔大爷要过就立即把灯吹灭。一次,他在新兴集北边某村执行任务,有十几个伪军从村边路过,他见汉奸就红了眼,一个手榴弹过去炸死了几个伪军,残余伪军见只他一人,就死命追赶,乔水安遂躲进一家红薯窖里,汉奸不敢下去抓人,就用柴草堵上窖口放火,乔水安被浓烟燻死,敌人又把他的头颅割下挂到新兴集示众三天。村民乔雪田,八路军老六营战士,他个子低又瘦弱,参军时没被吸收,见他意志坚决,準他随队,只发给4颗手榴弹不发给枪。在攻打柳园子时,他用四颗手榴弹缴了七、八支枪,立了大功,被準入伍。他善摸据点,偷袭敌营,而在多次战斗中,又冲锋在前。乔计田、乔来田,1944年同时参军,1946年牺牲于大刘寨战斗中。大乔庄人经常掩护红区人员到白区工作,护送伤病员无数,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由于乔庄村小,位置又偏僻,故教育比较落后,但其武术及民间文娱活动相当出色。清乾隆年间,村里有少林佛汉拳武术馆,武术师乔默然,外号乔老黑,名声颇着,弟子很多。当时,东明长垣一带经常闹水灾,乔默然就到开封东杜良一带打短工,因武艺高强,受聘在杜良开了个拳场,抽空往开封相国寺送水。当地地头蛇想敲他竹槓,一次他去送水,几个大汉尾随找茬,随即双方交手,因他推着装水的车子,需顾桶护车,打架不方便,他手拿点棍(推车时用来支车作临时休息用的棍子)打一阵走一阵,一直打到开封宋门里。众人见他武艺高强,没占到便宜,遂问:“你是何人?”答曰:“乔老黑!”领头人听说,甩了家伙,倒头跪倒:“不知师傅大驾,万望恕罪!”乔老黑独闯开封被传为佳话。
该村解放前有大平调玩会班,十多人组成。主演大黑脸乔尚荣,声若洪钟,外号八里瓮。大红脸乔喜田,音质清脆,远近闻名,五十年代中期解散。该村还成立过花棍队、高跷队、秧歌队等,其中花棍有几代传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代传人乔电功还为东明集镇培训过花棍队,为活跃本地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经济情况

大乔庄村清末民初战争不断,自然灾害频仍,村民生活极其贫困,好多家都以乞讨为生,有的甚至卖儿卖女。土地改革后,耕者有其田,村民生产生活明显好转。1955年农业合作化以后,抗灾害能力增强,民众干劲十足,农业生产出现大发展的势头。1958年以后的几年中,浮夸风及一平二调等损伤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下降,农民生活又陷入了新的贫困。但是,就是在那样物资匮乏、生活艰苦的年代,整劳力乾一天活,记10分工分,合人民币不过1 角多,但人们的团队精神思想坚定,学雷锋,比愚公,深翻土地,挖沟修渠,改良土壤,推水抗旱,为以后农业的发展铺路奠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给大乔庄人带来了生机。1994年,为解决村北大面积土地浇地问题,村民们连夜奋战,各自在责任田打压水井,不到一个月,全村打井150眼,同时完成了抗旱抢种任务。村里又打机井30多眼,添置了喷灌机械,水利条件改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尔后,又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改麦秋两季收为麦套西瓜、套棉花(花生)的三到四茬收,土地效益成倍增长,农民收入大增,农民购买力显着提高。现全村拥有拖拉机89台,三轮车98辆,机车41辆,挖土机、小轿车也开到了大乔庄。相信大乔庄人会奋发图强,与时俱进,乘党的惠农政策之东风把家园建设得更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