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该村共有798户,2790口人,耕地面积2674亩。该村立足本村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措并举发展二三产业,全面提升村庄文明程度,全村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乔庄村
- 交通:便利
- 人口:2790口人
- 耕地面积:2674亩
发展道路
该村位于206国道两侧,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如何把这一区位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是支部一班人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气候的形成,村支部一班人逐渐把眼光放到了发展二三产业上,确定了工业强村、三产富民的发展路子。该村沿206国道划出2000亩地,着手建设乔庄工业项目区。同时,充分发挥村里在外能人多的优势,多渠道融通建设资金,引进投资项目,先后引进了斯特木业、国信橡胶、广利製衣、鲁油加油、荣泰铸造等民营企业。仅2008年一年,该村就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青岛四桥国际贸易公司百万套斜交胎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日照大华木业公司30万套弯曲木加工项目和投资6000万元广利製衣公司的出口纺织服装加工项目,契约利用外资1.2亿元,到位资金6400万元。为扶持这些企业发展壮大,该村从企业的手续办理、招工培训、投资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为企业发展出力献策,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实现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良性发展轨道。到2009年,全村民营经济业户已发展到96家,其中利税过20万元的民营企业7家。2006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846万元,实现二三产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74元。该村也先后被诸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百强村”、“百佳文明村庄”等荣誉称号。
历史
乔庄春秋为诸邑,汉置诸县。明初李、刘等姓迁此,因城南遗址有一石桥,得名桥庄,后演称乔庄。
现状
村内现大力发展芸豆种植,有“中华芸豆第一乡”的美誉,村内农民肉兔养殖居多,多卖幼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