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庄水煎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起源于博兴县乔庄镇驻地乔庄村。最早开始于1928年,距今已有84年历史。乔庄水煎包被人们称为美食一绝。2011年,被山东省评为100中不可不吃的美食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乔庄水煎包
- 主要原料:面,馅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调料:盐
- 辅料:韭菜
概述
乔庄镇位于博兴县最北部,引黄济青工程渠首,全镇总人口3.4万,总面积131.1平方公里。是博兴县面积最大,水资源最丰富,养殖业最发达的镇,这里有近百年传统美食文化的丰富底蕴。乔庄水煎包被人们称为美食一绝。2011年,被山东省评为100中不可不吃的美食之一。
历史背景
乔庄水煎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起源于博兴县乔庄镇驻地乔庄村。最早开始于1928年,距今已有84年历史。起初,乔庄村有一个农村汉子,有一手做包绝技,专做水煎包生意。以馅好、面细、皮佳、火候巧,醇香宜口,餐后回味无穷,素有美食之称,颇得人们青睐,文明四面八方。被当地人誉为煎包一绝,一直传承至今。现在博兴县城和乔庄镇周边地区展现的水煎包摊点都是自此传承。
乔庄水煎包的闻名遐迩,引起了许多人的羡慕。一些本地和外地学做煎包的人慕名而来,学习取经。乔庄煎包远近闻名,这一美食文化越来越浓重,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享受。
乔庄水煎包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地处博兴县城东北部26公里处。乔庄镇政府驻地,博乔路最北端。即宴宾包子店。交通方便,地理环境优良。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乔庄镇政府以北,乔庄村商业大街,蔡寨商业小区及附近周边地区,水煎包製作卖点有120家左右。
製作工艺
乔庄水煎包相关器具製品有:平底水煎包专用铁锅、面板、面盆、馅盆、火炉,用树枝、棉花柴做专用烧柴。通过发麵调製肉馅,一般用猪肉、韭菜为主要馅料,从包做、下锅、用旺火烧至15分后煎制而成,可出锅享用。
乔庄水煎包的基本特徵特点。乔庄水煎包具有个圆、面细、馅香,两面煎制,赏口、飘香四溢,回味无穷等特徵特点,令人垂涎欲滴,使人百吃不厌。

美食文化
乔庄水煎包的重要价值。乔庄水煎包以浓香赏口而着称。这一美食文化越来越浓重,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享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乔庄水煎包的现状。现在,由于传承人年龄偏大,加之市场观念的变化,学做水煎包的人越来越少,以后衔接和传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也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水煎包生意越来越难做。再说水煎包摊点本身,也存在着规模小,客观条件差,经营环境需要进一步最佳化等问题,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地的人也在为乔庄水煎包发展做出贡献,韩亚强在青岛开首家乔庄水煎包。自此乔庄水煎包开始走向全国。
乔庄镇已採取的保护措施是:为切实保护乔庄水煎包这一美食文化,镇里已採取向水煎包个体经营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行倾斜鼓励政策,提供系列化服务等措施,帮助水煎包摊点提高档次,确保质量,扩展市场。并确定了五项保护内容。一是为水煎包经营户提供系列化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这一美食文化得到发展。二是出台支持、鼓励政策,引导经营户文明守法经营。三是帮助经营户确保製作质量,提高档次。四是规範经营市场,打造水煎包亮点。五是通过支持扶持政策,搞好服务,让乔庄水煎包走出村门、镇门,打入城市市场,宣传美食文化。六是充分发挥水煎包的带动作用,努力增加经营摊点。七是发扬光大乔庄美食文化,宣传乔庄新亮点,把煎包一绝传承下去。
民间传说
同治年间,在博兴有一户姓催的人家,主人叫崔方,靠卖水煎包为生,他们的崔氏水煎包独具特色,价格又便宜,买卖童叟无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有一天,崔方正在打着水煎包,突然,门外来了两位官差,骑着两匹快马,在门前停下来,他们跳下马,一位差人走上前问:“你们可是姓崔,主人叫崔方。”
崔方不知道发生了什幺事,小心翼翼的问:“是啊,我就是崔方,不知道官爷有何吩咐?”
那官差说:“好吧,先每人给我们来十个水煎包,我们尝一尝。吃过后再告诉你。”
崔方把二十个水煎包,放在两个盘子里,端到了两个官差面前。
两个管差,用筷子夹起来,放在鼻子上闻了闻说:“嗯,的确很香,果然名不虚传。”
他们吃光了盘子里的水煎包,来到崔方跟前说:“崔方接旨!”
崔方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家人吓的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
其中一位官差说:“传皇上口谕,崔方速进京候旨。”
崔方轻声的问:“官爷,不知道皇上叫我进京何事?”
官差笑了笑说:“你去了就知道了,现在马上跟我们一块走。”
皇命难违,崔方只好跟着官差到了了北京。
原来,同治皇帝身体欠安,整日茶饭不思,有人向皇上推荐了博兴的崔家水煎包,皇帝便传旨让崔方到京城,进御膳房给皇上做水煎包。
崔方知道后,这才放了心。在御膳房里,他很快做好了水煎包,让人端到了皇上面前,皇上尝过之口,食慾大开,身体也渐渐的恢复了健康。水煎包也成了皇上每餐的必需品。
一年过去了,崔方思念家乡,思念家中的亲人,他提出要回家,可是皇上说什幺也不答应。
直到同治皇帝驾崩,光绪继位,崔方才回到了家乡,又乾起了老本行。
光绪帝也是个病秧子,到了晚年,他心力憔悴,茶饭不思,又有人向皇帝推荐了崔氏水煎包,光绪又传旨叫崔方进京,还没到京城,因为戊戌变法,光绪帝就被慈禧老佛爷囚禁了起来。崔方又回到了家乡。
崔家有条家规,他家水煎包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
崔方回到家乡后,心想:“祖辈们立下这条家规,是为了让后人能挣出碗饭来吃,如果再有什幺变故,崔家的家传手艺就后继无人了,我要让大家都学会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祖先也不会怪罪我的。”
想到这里,他焚香祭奠了祖宗,开始开门收徒,从此,这乔庄水煎包陆续走出了乔庄,走向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