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是胡玫执导的一部商战剧,由陈建斌、蒋勤勤、马伊琍等主演。
该剧以乔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在经历千难万险后终于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
2006年2月13日,该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2007年,《乔家大院》在第3届电视剧风云盛典上获得2006年中国内地电视剧收视冠军。2007年,该剧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等奖项。
基本介绍
- 集数:45
- 每集长度:45分钟
- 线上播放平台:央视网、PPTV
- 製片地区:中国内地
- 收视表现:平均关注度:0.038%关注度计算公式:关注度=A/B
A:实时的看某电视台(直播)的终端数量
B:累计终端数量平均关注度=已播出每集的关注度之和/已播集数数据来源: - 类型:传记,爱情,商战
- 首播时间:公元2006年2月
- 导演:胡玫
- 编剧:朱秀海
- 主演:陈建斌,蒋勤勤,马伊琍,倪大红,娟子,雷恪生
- 中文名:《乔家大院》
- 外文名:《Jstars courtyard》
- 上映时间:公元2006年2月13日
- 主要奖项:第23届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第26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 总策划:汪国辉
- 总製片人:孟凡耀
- 语言:国语、粤语
剧情简介
清朝鹹丰初年,山西省祁县乔家堡乔家大东家、一代巨贾乔致广生意失败,病重去世。乔致广当家时,乔家在包头因和对手邱家争做霸盘生意导致银两亏缺、货物滞销。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危难之际,不但没有商家愿意借银子帮助乔家渡过难关,反而都窥视着乔家的产业伺机瓜分。乔家大太太立即命人召回在太原参加科举考试的二少爷乔致庸,并强迫他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江雪瑛,迎娶富甲一方的绰号“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陆玉菡,并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
乔致庸本不愿意作生意,更不愿意与富家小姐陆玉菡结婚,但面对乔家众人的跪求和殷切希望,本有望金榜题名的他,但为了哥哥放弃了科举,弃文从商背负着乔家大院的兴衰荣辱,乔致庸忍痛答应。孙茂才,一个经验老道的穷秀才。在太原赶考时曾和乔致庸有过数面之缘,更曾与乔致庸在龙门口舌战主考官,此时他得知乔家有难,也来投奔乔家帮忙。
乔致庸一行及时赶到包头,暂时稳定了混乱局面。在包头众人疑惑的眼光下,乔致庸兵行险招,顶着莫大的压力有条不紊地酝酿着自己的计画。陆大可意外地再次借银子使得乔致庸战胜了达盛昌,并由于乔致庸的宽容大度,乔家与达盛昌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在这场争斗中达盛昌的大掌柜崔鸣九被抓,其弟崔鸣十对乔致庸十分怀恨。
乔致庸针对包头各分号欺矇客商等行为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变更并制订了新店规,保证了乔家生意稳定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以“诚信”为首的商业秩序。乔致庸以“义、信、利” 赢得了包头众商家、股东的支持和信任,乔家的生意又开始重现生机。
乔致庸回到祁县,陆玉菡的温良贤惠感动了乔致庸,夫妻二人最终如胶似漆。而此时的江雪瑛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不起。乔致庸从一个叫花子身上偶然买到一张百年商路地图,潜心研究后发现因太平军作乱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乔致庸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带着各商家不怀好意的股银南下前往产茶胜地——武夷山。半年之后,正当大家盛传乔致庸在南下途中遇难,準备瓜分乔家家产的时候,乔致庸带着为各家採办的茶叶回到了祁县。随后,乔致庸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凭藉着“义、信、利”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契约。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千万茶农也因此得救。
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乔致庸不顾孙茂才极力反对毅然前往北京,力排众难,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随后前往江南四省开设票号并希望可以帮助朝廷汇兑官银。孙茂才由于生意上意见的分歧和乔致庸逐渐产生了矛盾。此时的江雪瑛早已嫁入并掌管何家,对绝情绝意的乔致庸恨之入骨。江雪瑛的丫环翠儿偶然看到了乔致庸偷偷埋葬太平军将领的事情,江雪瑛得知后一纸诉状将乔致庸害入天牢。乔家上下无奈,朝廷下令圈禁乔致庸并要求一笔数量巨大的银两,此后的乔致庸心灰意冷,在家里一躺就是十年。孙茂才说服了大太太曹氏,想要顶替乔致庸掌管乔家家业。乔致庸思忖再三,不能再忍,将孙茂才赶了出去。
角色演员介绍
- 乔致庸演员:陈建斌配音:招世亮出生于山西祁县乔家,原本一心只想学以致用,报效国家,却因大哥突然病故,临危授命,投笔从商。其间历尽坎坷,饱受同行及朝廷的打击迫害。仅为救10万灾民和为朝廷筹措平乱粮草两件事,乔致庸就几乎两次倾家蕩产。乔致庸为了实现汇通天下,不得不听从朝廷的安排,把自己软禁在山西老家20年,另外相濡以沫60年的爱妻突然过世,更让他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什幺值得留恋的了,在向爱他一生、也恨他一生的恋人江雪瑛叩谢当年的救命之恩后,他阖然辞世。
- 陆玉函演员:蒋勤勤配音:马海燕、郑丽丽陆玉函漂亮却不张扬,有心机却也善良。她懂得做生意,算盘打得比帐房先生还好,却甘心做乔致庸背后的小女人。她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当初是自己暗许的婚事,嫁过来发现坏了乔致庸和江雪瑛的好姻缘,她却能扭转乾坤,一步一步赢得乔致庸的认可。
- 江雪瑛演员:马伊琍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也是一个被爱情毁了的女人。江雪瑛不能跟自己心爱的男人斯守终生,是当时情势所致,但此后她一生都活在痛苦、凄凉、孤独中,却是她自己的选择。因为爱情,她动用何家庞大的财力,在生意上处处跟乔致庸作对,甚至藉机告发,把乔致庸投入天牢,最后虽拿了300万两银子救出乔致庸,却使乔家每年都得向朝廷缴纳150万两白银。
- 孙茂才演员:倪大红聪明绝顶,才智堪比乔致庸,起先是一个在贡院卖花生米的穷书生,与乔致庸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为乔家的生意兴隆立下汗马功劳。却因一时贪念,想娶被乔致庸视为母亲的大嫂,进而取得乔家一半的产业,而被乔家扫地出门。之后极不聪明的找到在生意上一直与乔致庸作对的崔鸣十,想谋一份职业,被崔鸣十毫不客气的拒绝,潦倒街头。后来他做到刑部郎中的职位,成为乔致庸偷埋刘黑七尸体一案的主审。在大奶奶自尽之后,他远走他方,最后客死异乡。
- 曹月枝演员:娟子曹月枝是乔家大奶奶,她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在自己的丈夫乔致广身亡后,她毅然让乔致庸当家。但在见到孙茂才后,她的心思活动被乔致庸严厉申斥。也许是有愧于心,在乔致庸入狱而孙茂才提出以娶她为条件放乔致庸一马后,曹月枝不顾世俗的闲言碎语,以50岁之躯下嫁孙茂才。最后,在与孙茂才洞房花烛夜的当晚,曹月枝服毒自尽。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类型 | 名称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
主题曲 | 《远情》 | 易茗 | 赵季平 | 谭晶 |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1:在剧中,陈建斌要从乔致庸19岁一直演到89岁,剧组的人都称陈建斌为“戏疯子”,因为他“从不按常理出牌”,导演事先準备好的路子,他却一定要打破。
2:陈建斌为了準确把握晋商乔致庸的性格特点,他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细细研究剧本。
3:为了塑造好角色,蒋勤勤买来很多有关山西风土民情、晋商历史的书籍,每天闭门认真阅读,开拍前,她特地先到乔家大院,请专家带她走访每一个角落,了解乔家发展的状况和历史。
4:蒋勤勤和陈建斌最初在这部戏的合作并不愉快,但随着越来越入戏,蒋勤勤发现“陈建斌的想像力特别丰富”,等到戏拍完,蒋勤勤和陈建斌就成了一对情侣。
5:在拍戏过程中,蒋勤勤和陈建斌经常争执不休。面对蒋勤勤的倔脾气,陈建斌给蒋勤勤起了“蒋特离谱”的外号,而蒋勤勤回敬陈建斌是”陈不靠谱“。之后全剧组都用这两个称号称呼他们。
6:陆玉菡出嫁前额头上是轻巧的几缕刘海,婚后是一大撮浓密的刘海遮住脑门。对此蒋勤勤查了许多照片,发现刘海有许多梳法,为了真实,蒋勤勤把化妆师整好的刘海儿又剪短了。
穿帮镜头
1:剧中陆玉菡将自己唯一的一件白色皮袄送给了江雪瑛,不料没多久她又穿上了这件送过人的白色皮袄,而剧情中并无收回白色皮袄的过渡。
2:乔家收了100多万两银子的高粱,随后乔致庸又用老丈人的100万两银子再次收了一批高粱,而他老丈人分析竞争对手“达盛昌”所有银子调集起来也就60万-80万两。但在无任何暗示的前提下,最后“达盛昌”居然把乔家所有库存高粱都给收了。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提名 | 获奖方 |
---|---|---|---|
2006年 | 第一届首尔电视剧盛典长篇剧最佳作品奖 | 获奖 | 《乔家大院》 |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 | 获奖 | 蒋勤勤 | |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 | 获奖 | 陈建斌 | |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 | 获奖 | 蒋勤勤 | |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 | 获奖 | 《乔家大院》 | |
2007年 | 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 | 获奖 | 胡玫 |
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摄像 | 获奖 | 池小宁 | |
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 | 获奖 | 蒋勤勤 | |
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 获奖 | 《乔家大院》 | |
光线传媒第3届电视剧风云盛典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 | 获奖 | 蒋勤勤 | |
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 | 获奖 | 《乔家大院》 |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乔家大院》以历史上实有其人的山西祁县乔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乔致庸的经历为原型进行创作。乔致庸为乔家中兴时期的当家人,亦是晋商商业理念的代表性人物。乔致庸掌家期间也是乔家的经商事业最为繁盛的时期。清末,乔家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流动资金达千万两之多,再加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资金有数千万两。胡玫表明,她拍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为了讲述一代晋商乔致庸的发展史,她还要让人们明白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诚信”二字。
製作班底
该剧的製片人由第二届“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得主孟凡耀担任,编剧由海军创作室创作员朱秀海担任,此外剧组还专门邀请了乔家大院的第七代传人乔燕和担任该剧的总顾问,并专门成立了创作顾问团、创作策划组,而山西省晋中市市委宣传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县委县政府、山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乔家大院——祁县民俗博物馆则作为该剧的协拍单位。
拍摄过程
2005年3月3日,该剧正式开拍。为了真实反映清末乔家大院的情况,摄製组在山西祁县千处民宅中最为出名的乔家大院实地取景拍摄。在拍摄过程中,胡玫导演坚持要让每一个演员上场前都确定自己的角色没有问题,如果有人感到不舒服,演员和导演就会反覆讨论,在拍摄过程当中,演员有任何灵感和想法,只要不违背整部戏的基调和发展都可以尝试。有一次为了一场戏,蒋勤勤和陈建斌谁也说服不了谁,导演最终决定按照两个人的想法各拍一条,然后再决定用哪条,这样的表演氛围让演员感觉是真正在创作。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 播出平台 |
---|---|
2006年2月13日 | 中央电视台1套 |
2006年8月9日 | 韩国有线卫星频道中华电视台 |
2007年1月23日 | 香港无线电视台 |
播出时间 | 集数 | 收视率 |
---|---|---|
2011年3月22日-2011年3月25日 | 1-4 | 0.63 |
2011年3月28日-2011年4月1日 | 5-9 | 0.94 |
2011年4月4日-2011年4月8日 | 10-14 | 1.10 |
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5日 | 15-19 | 1.30 |
2011年4月18日-2011年4月19日 | 20-21 | 1.46 |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具有启示作用
《乔家大院》通过剧情故事塑造的银屏人物,将乔家的商德、晋商的商经娓娓道来,在人物剧情的烘托中,将晋商的经营之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晋商的经营诀窍,晋商的经营艺术,就是通过剧中人乔致庸、孙茂才、马荀几位的口中讲出;比如商号的任何人都不得任用私人,私自拆借银子给店号造成损失的,违反店规喝花酒、捧戏子的,都要受到惩罚,轻则问罪,重则开除出号;比如激发号内所有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号内伙计增加分红身股,奖罚分明,事业留人等等,这些都对现代的经营管理有所启示。(孙丽萍评)
《乔家大院》以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精神,通过主人公乔致庸跌宕起伏的从商经历和人生历程,深刻而又生动地展示了晋商文化中以诚实守信为本,以见利忘义为耻,重信重义,百折不回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表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唤醒人们心底的荣辱观,满足了人们追求高尚文化氛围的需求。(网易评)《乔家大院》让观众感触到了晋商的辉煌和悲壮,让人们明白晋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仁义礼智信”,这也是现代商业社会所缺失的。(《民主与法制时报》评)
地域色彩浓郁
《乔家大院》这部戏好看,在于它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表现了山西独特的民情风俗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剧中不时出现的由胡胡和二股弦演奏的晋剧音乐旋律,把观众一下子就吸引到充满晋中乡土味的氛围里。建筑精巧、错落有致的深宅大院显示着晋中富商的气派。家具摆设、窗户剪纸、中堂条幅,以及衣服鞋帽、梳妆服饰等等,无不具有大户人家的风範。至于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更是晋中民俗的集中展示。还有那些在祁县城里、包头地面所出现的,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色彩的乔家大大小小的商号、票号、钱庄、当铺、粮店、油坊,以及驼队、轿车等等,都成为晋商写在历史文化上的印记和符号。(文艺评论家韩玉峰评)
反面评价
全剧有三处硬伤
《乔家大院》有三处硬伤。第一,该剧剧本的低智商严重影响了人物的魅力。有观众在看的过程中却发现该剧的故事漏洞百出,比如乔致庸的对手派人监视乔家,居然就在乔家大门口安插了一个弹棉花的,每天在门口道听途说两句,然后回家汇报给主子,说“得到了确凿讯息”,对手就信了,因此中计,这种弱智的对手居然成了乔致庸的心腹大患,实在让人不得不低估乔致庸。第二,由于胡玫是女导演,该剧中的武打部分实在是太粗糙了,而且民众演员的笑场经常能在剧中看到,剧中有一个对打的场景,两人的武器不断地轻碰,两个兵居然都带着微笑。第三,该剧的背景音乐大部分时候和故事严重脱节,而且剧中很多配乐片段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北京娱乐信报》评)
演员表演夸张、失控
《乔家大院》是想描述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历史,作为这部戏的核心人物,陈建斌在剧中不仅有扮嫩的嫌疑,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陈建斌的表演有些夸张、失控。陈建斌虽克服了读书人儒雅、迂腐、端着架子的毛病,却落入了恣意妄为的另一个极端。比如,既然接受了嫂子娶陆小姐以解乔家之困的建议,却还像一头斗兽一样发疯般反覆踢被子、踹东西;再比如动辄粗声大嗓耍“威风”等等。虽然观众没要求陈建斌将乔致庸塑造成一个谋略满心、呼风唤雨、行若大吕的极品男人,但他放得太过,有时候更像一个“毛头”,与历史上晋商的含蓄内敛反差太大。(《齐鲁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