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喀拉蚩(喀拉蚩三兄弟)

2018-04-14 16:36:20 百科
喀拉蚩(喀拉蚩三兄弟)

喀拉蚩(喀拉蚩三兄弟)

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创始人,17、18世纪学院派美术的倡导者。分别为路德维克·喀拉蚩(Lodovico Carracci,1555~1619)、阿格斯提诺·喀拉蚩(Agostino Carracci,1557~1602)、阿尼巴·喀拉蚩(A.Carracci,1560~1609),阿尼巴·喀拉蚩最为驰名。作品有《酒神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美惠女神为维纳斯梳妆打扮》、《逃往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等。创造的英雄式风景画影响到普桑、洛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阿戈斯蒂·喀拉蚩 安尼巴莱·喀拉蚩 洛多维科·喀拉蚩
  • 外文名:Annibale Carracci,ludovico carracci,
  • 别名:喀拉蚩三兄弟
  • 国籍:义大利
  • 民族:拉丁
  • 出生地:罗马
  • 出生日期:1560年11月3日
  • 逝世日期:1609年7月15日
  • 职业:义大利的画家
  • 毕业院校:自学成才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创始人,17、18世纪学院派美术的倡导者。
  • 代表作品:洛多维科的《巴尔杰利亚的圣母》、《圣家族与圣弗兰奇斯》及安尼巴莱的《圣母升天》

人物生平

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义大利,当时最着名的学院之一是博洛尼亚学院。它大约创建于1590年,它的创始人是着名的画家喀拉蚩兄弟。学院产生的原因一是为了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二是企图把年轻的艺术家引向所谓的正路,使他们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拉卡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学院派的主张是力求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如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準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柯罗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所以说学院派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有折衷主义的特色。由于过分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的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神话,而对世俗生活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以上这些特点都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个人作品

博洛尼亚学院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喀拉蚩兄弟。
路德维克·喀拉蚩(Lodovico Carracci,1555~1619)是博洛尼亚学院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这个学院里培养出许多重要的学院派画家。他在艺术上没有多大的创造性,主要画一些宗教题材画。代表作有《施洗者约翰布道图》(1592)、《圣容显现》(1595~1597)和《圣母子》等。
阿格斯提诺·喀拉蚩(Agostino Carracci,1557~1602)非常重视文艺复兴盛期大师们的作品,也受柯罗乔艺术的影响。他主要在博洛尼亚、威尼斯、帕尔马、罗马等地活动。1597年至1599年间他住在罗马,与同胞兄弟阿尼巴·喀拉蚩共同为法列杰宫作画。最着名的作品是祭坛画《圣哲罗姆临终领圣体》。
阿尼巴·喀拉蚩(A.Carracci,1560~1609)是喀拉蚩三兄弟中最为驰名的一个。阿尼巴·喀拉蚩早年曾从兄路德维克·喀拉蚩学艺,后曾在威尼斯、帕尔玛、罗马等地工作,1609年去那不勒斯,后在那里染上疟疾回到罗马身亡。他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善作大型壁画,也作祭坛画和架上画。他为罗马法尔内塞宫所作的天顶画尤为出色,风格很近似米开朗基罗,构图宏伟,人物生动。《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1597-1604)就是这一天顶画中的一幅,画面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巴库斯和他的妻子正坐在动物拉的车上凯旋式地前进,此时,飞翔小天使把星冠加在阿里阿德涅的头上,周围有不少是酒神的朋友,簇拥着他们,场面十分壮观。《美惠女神为维纳斯梳妆打扮》也是他前期的一件作品,画上的人物雍容华贵,颇似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人物。后期的作品好像完全摆脱了前期的威尼斯画派的奔放的风格,日益变得庄重、宁静、更具有纪念碑的特色,《女圣使在复活的基督墓前》(约1605),就是这样的作品。《逃往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约1605)是他创作的一幅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景画。画上的风景不是大自然的写生,而是理想式的风景。山川、树木、河流、田野笼罩着一层谈谈的轻烟,画中点缀着几个神话中的人物,为的是增加一种传说的气氛。这样的风景画也叫作英雄式的风景画,因为这些画具有一种崇高、庄严、典雅的特色。他的这种古典风格对后来的普桑、克劳德、洛朗的风景画有着直接的影响。阿尼巴·喀拉蚩也画过一些表现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吃大豆的人》、《肉店》(1583年前)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