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喀什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

2019-01-07 23:56:04 百科
喀什地区(喀什(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

喀什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

喀什(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一般指本词条

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属暖温带大陆性乾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辖1个市和11个县;2017年总人口464.97万人。

喀什地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乾)、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今塔什库尔乾南部)、西夜(今叶城)等地。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2017年,喀什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2.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85.6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350.3亿元,增长10.9%。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喀什地区
  • 外文名称:Kashgar Prefecture
  • 别名:喀什噶尔
  • 行政区类别:地区
  • 所属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下辖地区:1个市、11个县
  • 政府驻地:喀什市解放北路46号
  • 电话区号:0998
  • 邮政区码:844000
  • 地理位置:新疆西南部
  • 面积:16.2万平方千米
  • 人口:464.97万人(2017年)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 着名景点:帕米尔高原,香妃墓,喀什大巴扎,艾提尕尔清真寺,石头城
  • 机场:喀什机场
  • 火车站:喀什站
  • 车牌代码:新Q
  • 行政区划代码:653100
  • 地区生产总值:848.2亿元(2017年)

历史沿革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000多年。
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境域,秦汉之际,有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莎车、尉头、子合、西夜、蒲犁、依耐、乌禾乇、捐毒、休循等诸国,其中疏勒、莎车较大,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至这里。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在乌垒(今轮台县东野云沟南)设定西域都护府后,疏勒、莎车等国属其管辖,标誌着境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东汉初年,莎车一度称霸西域,时五十五国鹹听其号令。永平十七年(74年)起,班超驻守疏勒长达17年,使封闭65年之久的丝路南道再度开放。
三国至西晋时期,疏勒先后兼併了周围的莎车、竭石、西夜、蒲犁等国成为西域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政权。
南北朝至隋代,今喀什地区境内主要有疏勒、朱俱波、渴盘陀等国,多次遣使至中原朝贡。
唐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在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后,在疏勒设定去沙都督府,后改为疏勒都督府,府下设15个州,範围囊括今喀什地区全境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域辽阔,为当时有名的“安西四镇”之一。它曾有力地维护了西域与内地在政治上的统一,保障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开成五年(840年),居于漠北的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败,大规模西迁,其中一支迁至疏勒境内。后来喀喇汗王朝建立,这里又成为其东部重镇和陪都,“喀什噶尔”一名从此显见于史籍。至北宋庆曆元年(1041年)前后,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喀喇汗王朝建都于喀什噶尔,今地区辖境属汗国近畿之地。
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后,今喀什地区境内成为蒙古汗国的辖地。淳口十二年(1252年),蒙古设立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喀什噶尔等城受其管辖。
元代,境域虽属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辖地,但受蒙古朵豁剌惕部直接管理。
明代,境内先有大小“地面”,互不统属,后有号称“喀什噶尔王国”的阿巴拜克热政权。正德九年(1514年),叶尔羌汗国建立,今喀什地区为其核心区域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喀什地区喀什地区
清初,準噶尔部兴起,在灭亡叶尔羌汗国之后,扶植依达也提拉(阿帕克和卓)等傀儡统治南疆。清朝平定準噶尔部后,南疆地区纳入清朝版图。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在喀什噶尔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事务,同时“因俗设制”,在各地保留了以阿奇木伯克为首的伯克制度。至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在驱逐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新疆后,于光绪九年(1883年)废除伯克制和“军府制”,设定喀什噶尔道,下辖有疏勒府、莎车府、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和疏附、伽师、叶城、皮山、洛浦、于阗6县。
民国初年,沿袭清末旧制。民国二年(1913年),府、厅、州均改为县后,喀什噶尔道管辖疏附、伽师、叶城、皮山、于阗、洛浦、疏勒、莎车、英吉沙、蒲犁、巴楚、和阗12县,以及陆续成立的麦盖提、乌恰、泽普、阿图什、岳普湖、墨玉6县。民国九年(1920年),原隶属喀什的叶城、皮山、于阗、洛浦、和阗、墨玉6县析出,划归新成立的和阗道管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道改行政区,设喀什行政区,列为新疆第三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析出莎车、泽普、麦盖提3县与和阗区的叶城县合併,设立新疆第十行政区(莎车区),管辖莎车、泽普、麦盖提、叶城4县。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三区(喀什区)、第十区(莎车区)分别改为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5月25日,喀什市成立。1954年8月21日,南疆行署成立,喀什专署撤销,其所辖喀什市及疏勒、疏附、英吉沙、岳普湖、伽师、巴楚、蒲犁7县归南疆行署直接领导;莎车、和田、阿克苏3个专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亦由南疆行署领导。
1956年6月30日,南疆行署和莎车专署撤销,南疆行署所属阿克苏、和田2个专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原南疆行署直属县(市)及原莎车专区各县由新成立的喀什专区管辖。喀什专区管辖喀什市及疏勒、疏附、英吉沙、伽师、岳普湖、巴楚、麦盖提、莎车、泽普、叶城、塔什库尔乾11个县。
1971年1月11日,喀什专区更称为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喀什(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12月,喀什地区下辖1个市和11个县,即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塔什库尔乾塔吉克自治县。地区行署驻地喀什市解放北路4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地处在东经71.39′~79.52′、北纬35.28′~40.16′之间。东临塔克拉玛乾大沙漠,东北与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个国家。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
喀什地区地图

地形地貌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崑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乾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沖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崑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乾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着名绿洲。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乾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

气候

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乾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很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因地形複杂、气候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5个区:喀什平原气候区、沙漠荒漠气候区、山地丘陵气候区、帕米尔高原气候区、崑仑山气候区。

水文

喀什地区水系受地形地貌、地域降水影响,各河系的源头都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水分的融冻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各河都为融补型河流。全区有5大河流,另有短程河3条。喀什地区地下水的动储量约在50亿~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主要补给区是在洪积扇、沖积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后的砾质洪积物上大量渗漏,其渗漏量约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区地下水径流形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规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为补给形成区,至下游则为蒸发消耗区。
喀什地区(喀什(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喀什地区各河系的源头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不同季节水分的融化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全地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勒、盖孜、库山5条。全地区河水年径流量120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60万千瓦,易开发120万千瓦。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喀什地区已建地方水库58座(不含兵团),总库容17.26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3.9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56亿立方米,死库容1.72亿立方米。按照水库规模分:大(2)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7座,小(1)型水库35座,小(2)型水库3座。
喀什地区(喀什(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区))

矿产资源

喀什地区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铁、铬、钛、锰、钒、金、银、铂、铜、铅、镁、钻、钨、美矿、白云岩、萤石、熔剂灰岩、硫铁矿、自然硫、岩盐、蛇纹岩、重晶石、皂石、方纳磷、膨润土、水泥石灰岩、饰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黏土、宝石、玉石、东陵石、黄玉、石榴石、电气石、水晶、金刚石、玛瑙等。其中石膏储量居全国前列,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

生物资源

喀什地区境内植物资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绿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等。全地区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5%。树种有杨树、柳树、桑树、沙棘、槐树、梧桐、松树、杉树、柏树、红柳、胡杨、沙棘等。果树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质地优良、含糖量高。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粱、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植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10多种。动物家畜有羊、牛、马、驴、驼、骡、猪、兔等。野生动物有狐狸、野猪、黄羊、雪豹、雪鸡、野兔、松鼠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

人口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人口总户数119.08万户,总人口464.97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城镇人口106.5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2.90%。汉族人口28.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2%;维吾尔族人口429.5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92.4%;塔吉克族人口4.3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0.94%;其他民族人口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0.43%。全年出生率12.83‰,死亡率4.82‰,人口自然增长率8.01‰。喀什地区主体民族为维吾尔族,次为汉、塔吉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哈萨克、满、锡伯、蒙古、藏、俄罗斯等民族。

政治

职务
姓名
地委委员、地委书记
李宁平
地委委员、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帕尔哈提·肉孜
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
曹志
统计截至2019年4月,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

综述

2017年,喀什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2.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85.6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350.3亿元,增长10.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值的比重为33.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值的比重为25.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值的比重为41.3%。人均生产总值18511元,增长5.6%。
2017年,喀什地区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6%,八大类商品中,食品菸酒类上涨2.2%,衣着类下降0.6%;居住类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增长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4 %;医疗保健上涨17.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2%。
2017年,喀什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10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6.8亿元,下降15.5%;第二产业投资179.9亿元,下降22.7%,其中,工业投资177.4亿元,下降11.1%;第三产业投资809.4亿元,增长34.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286.2亿元,增长12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4%;民间投资104.0亿元,下降23.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9%;民生投资463.5亿元,增长10.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3%。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52.8亿元,下降29.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
2017年,喀什地区地方财政收入6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15亿元,下降8.78%。税收收入34.98亿元,增长0.2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06.40亿元,增长18.5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2.96亿元,增长22.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29.75亿元,增长1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62亿元,增长8.98%;医疗卫生支出44.10亿元,增长0.6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76亿元,增长33.08%;农林水事务支出96.55亿元,增长下降6.04%;住房保障支出55.12亿元,增长21.87%;节能环保支出4.49亿元,下降38.76%;交通运输支出11.64亿元,增长434.25%。
2017年,喀什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14769元,增长5.9%;经营净收入1403元,增长2.6%;财产净收入647元,下降3.1%;转移净收入7285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3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工资性收入2420元,增长5.6%;经营净收入3811元,增长1.9%;财产净收入61元,增长1.6%;转移净收入1721元,增长17.8%。

第一产业

2017年,喀什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658万亩,比上年下降5.2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98.1万亩,下降7.93%;小麦播种面积363.3万亩,下降6.09%;玉米播种面积292.8万亩,下降8.87%;棉花播种面积666.1万亩,增长10.42%;瓜类播种面积79.6万亩,下降26.61%;蔬菜播种面积81.8万亩,下降3.11%。
2017年,喀什地区粮食产量304.7万吨,比上年减产7.2%,其中,小麦产量148.8万吨,减产4.6%;棉花产量72.5万吨,增长13.7%;玉米产量147.6万吨,减产9.0%;蔬菜产量279.8万吨,增长14.3%;瓜类产量224.2万吨,减产23.8%。
2017年,喀什地区林果业总产量204万吨,比上年增长5.75%,其中,苹果13.48万吨,下降0.53%,葡萄10.2万吨,下降0.54%,桃子7.33万吨,增长9.33%,杏子56.06万吨,下降3.15%,石榴4.4万吨,增长2.54%,梨子1.6万吨,增长10.25%。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牲畜存栏713.66万头(只);年末牲畜出栏头数827.01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2.75万吨;奶产量28.94万吨;禽蛋产量8.82万吨。
2017年,喀什地区完成水产品总量1.38万吨,增长2.96%。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452.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01%。拥有大中型及以上拖拉机13.38万台,增长2.92%;小型拖拉机3.49万台,增长5.44%。

第二产业

2017年,喀什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5亿元,下降0.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3.7亿元,下降1%;私营企业增加值4.9亿元,下降29.8%。按工业三大门类划分,採矿业完成增加值3.11亿元,增长21.3%;製造业增加值22.84亿元,下降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8.51亿元,增长4.8%。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加值10.2亿元,下降0.2%;重工业增加值24.3亿元,下降6.9%。
2017年,在喀什地区重点监测的产业中,电力工业3.7亿元,增长2.5%;建材工业8.9亿元,增长8.6%;纺织工业3.2亿元,增长28.8%;农副食品加工工业2.7亿元,下降4.5%;有色工业0.66亿元,下降75.1%;化学工业0.8亿元,下降4.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0.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8%。
2017年,喀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2%,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4亿元,下降22.2%。
2017年,喀什地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9.8亿元,增长1.9%。

第三产业

2017年,喀什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9.3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其中,住宅投资19.3亿元,增长139.0%;办公楼投资1.03亿元,下降40.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8亿元,增长19.6%。
2017年,喀什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6.0%。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8.5亿元,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7亿元,增长9.7%。按消费形态划分,商品零售额157.8亿元,增长6.0%;餐饮收入额29.4亿元,增长6.3%。按规模划分,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0.07亿元,下降8.3%;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7.1亿元,增长10.8%。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按商品类别划分,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35.1%,饮料类下降36.5%,菸酒类下降26.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8.7%,化妆品类下降40.5%,金银珠宝类下降2.9%,日用品类下降3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9.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7.5%,汽车类下降8.7%,石油及製品类下降10.0%。
2017年,喀什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18.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1%。其中,出口17.83亿美元,增长7.18%;进口0.3亿美元,增长100.67%。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7.5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亿美元。全年招商引资落实执行项目512个,其中,全年招商引资新履约项目356个,落实执行项目引进到位资金240亿元。
2017年,喀什地区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6.61万件,下降23.36%;包裹业务15.79万件,增长13.43%;快递业务量231.56万件,下降7.09%,快递业务收入7267.03万元,下降11.01%。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9.73亿元,增长2.97%。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数28万户,增长17.08%;行动电话用户292.84万户,增长7.1%。电话普及率69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6.02部∕百人,行动电话普及率62.98部∕百人。网际网路宽频用户32.76万户,增长37.69%。
2017年,喀什地区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5%;旅游收入54亿元,增长37.83%。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6%。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61.95亿元,增长4.52%;住户存款余额680.36亿元,增长8.87%。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97.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3%。其中,短期贷款351.92亿元,比上年增长92.44%;中长期贷款142.12亿元,比上年下降68.64%。
2017年,喀什地区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1%。其中,财产险收入12.33亿元,增长10.09%;寿险收入10.22亿元,增长1.19%;健康险收入4.86亿元,增长75.45%;意外伤害险收入1.35亿元,增长25%。
2017年,喀什地区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9.45亿元,增长15.67%。其中,财产险赔款5.32亿元,增长7.47%;寿险给付1.9亿元,增长1.58%;健康险赔款及给付1.61亿元,增长61%;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0.59亿元,增长78.79%。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7年,喀什地区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专利申请总量共401件,比上年增长 22 %。其中,发明专利 61 件,实用新型专利 268 件,外观设计专利 72 件,职务发明(企事业单位申请专利)172件,非职务发明(个人名义申请专利)229 件。 2017年地区授权专利199件,其中,发明专利13 件,实用新型专利135件,外观设计专利51件,职务发明(企事业单位申请专利)92件,非职务发明(个人名义申请专利)107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2017年招生3291人,其中少数民族1922人;在校生数12585人,其中少数民族8114人;毕业生数2689人,其中少数民族1642人。教职工1040人,其中少数民族489 人;现有专任教师748人,其中少数民族331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44 人,占32.6 %,其中少数民族10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501 人,占67%。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7所,全年招生17019人,在校生48679人,毕业14039人。普通高中41所,全年招生40782人,在校生112658人,毕业生27018人。国中141所,全年招生63189人,在校生191625人,毕业生67298人。普通国小892所,全年招生112900人,在校生551880人,毕业生65813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全年招生212人,在校生859人,毕业生36人。幼稚园1780所,全年招生218603人,在校生404210人,毕业生108352人。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学校地点
办学层次
喀什师範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喀什
本科(师範类)
喀什财贸学校
喀什地区教育局
喀什
中专(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新疆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喀什地区教育局
喀什
中专
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喀什地区教育局
喀什
中专
莎车县卫生职业高中学校
喀什地区教育局
喀什
中专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拥有广播电视台12座,乡镇广播站16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9%,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71%;电影院15个,电影队168个,农村电影放映次数29663场次。全年出版报纸总印数1391.67万份,各类杂誌图书4.74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43个,拥有床位26895张,卫生技术人2032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324人,注册护士7893人。医院150个,其中,综合医院123个,专科医院13个,民族医院11个;拥有床位16793张,卫生技术人1281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64人,注册护士5667人。卫生院166个,拥有床位7585张,卫生技术人450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98人,注册护士1280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拥有床位256张,卫生技术人29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2人,注册护士84人。村卫生室2308个,乡村医生4608人,卫生院377人。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技术人员435人。

社会保障

2017年,喀什地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859人。年末全区共有20.26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1.9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2.2万人,增加39.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9.66万人,增加2.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18万人,增加1.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49万人,增加959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54万人,增加1.1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3.97万人,增加1.2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95万人,增加1.84万人。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有社会福利单位22个,从业人员195人;民办老年公寓2个,床位数325张,收养人员118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34所,床位3761张,集中收养2494人;儿童福利院13个,床位数7033张,集中收养703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8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73亿元。

交通运输

铁路

南疆铁路的终点就在喀什火车站,位于喀什城东,可乘火车前往乌市。距离市区约6公里,从市区打车前往需10元,或者在市区乘坐公车前往。
2017年,喀什地区铁路完成货运量777.5万吨,比上年增长91.46%;公路完成货运量3189.56万吨,增长14.77%;民航完成货邮吞吐量7722.77吨,增长15.89%。铁路完成客运量470.83万人次,下降2.9%;公路完成客运量4528.06万人,下降18.71%;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240.82万人次,增长12.84%。

公路

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业比较发达。喀什公路四通八达,全区12个县(市)均通汽车。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公路线路里程2.4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28.5公里。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53.3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17.6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7.37万辆,增长19.17%。

航空

喀什机场有喀什至乌鲁木齐、成都、西安、上海的航班。旅游旺季时,每周增加四个航班。

风景名胜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共创建成A级景区50处,其中,5A级2处,4A级7处,3A级25处,2A级16处。
喀什老城
喀什噶尔老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包括吐曼河风光带,东湖、南湖和人民公园等全景开放式景点,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泽普县西南40公里处的亚斯墩林场境内,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风景区内天然胡杨林面积广达1.8万亩。公园原始胡杨林保护完好,叶尔羌河与其分支环绕公园,具有两河加一岛的特色。2003年11月,被国家林业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帕米尔高原
石头城
香妃墓
卡拉库里湖
莎车
艾提尕尔清真寺
叶城
喀什大巴扎
喀什老城
红旗拉普口岸
塔什库尔乾塔吉克
达瓦昆沙漠
疏勒
公主堡
高台民居
公格尔峰
莫尔佛塔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卡拉汉王庭遗址
乔戈里峰
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
张骞公园
喀什博物馆
莎车王墓
东方红游乐园
核桃七仙园
国玉城

名优特产

莎车巴旦姆、伽师瓜、无花果、英吉沙色买提杏、叶城核桃、喀什噶尔石榴

着名人物

历史人物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11世纪中国维吾尔族的语文学家,11世纪后半期编译了《突厥语词典》。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喀喇汗朝时期维吾尔族诗人。
阿曼尼莎罕,维吾尔族音乐家、诗人。
香妃(1734年10月11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和卓氏),维吾尔族人。生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清高宗时为和贵人、容嫔、容妃。
现代人物
阿迪力·麦麦提吐热,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人,CCTV2014年度三农人物奖获奖者、2014年度“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城市荣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